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Anti-General
17关注14k被关注20夸夸
音乐制作人,《即刻电音》参演人
电子音乐制作人
Anti-General
6天前
是这个意思
00:29
10
Anti-General
8天前
我们都是那个宏大进程的一部分
00
Anti-General
8天前
00
Anti-General
9天前
展演的最后,来自现场一位基督信徒的即兴吟唱,放佛人类最后的希望在整个空间回荡。
00:17
00
Anti-General
11天前
10
Anti-General
11天前
“如神谕所示”
00
Anti-General
12天前
展演即将开始
00:21
00
Anti-General
13天前
POST-ANTHROPOCENE现已上线SPOTIFY
20
Anti-General
13天前
《后人类纪(POST-ANTHROPOCENE)》的封面设计来自于成都的平面/动画设计师:MUSEN。他同时也是我与GAMEFACE合作单曲《强迫症(OCD)》的美术设计。在向MUSEN阐述完我的专辑概念构想,给他听完我的Demo之后,我给予了他完全的自由度进行创作。对我而言这并不是一次服务性的设计,而是所有艺术家基于《后人类纪》概念的自由共创。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审美同频。

MUSEN:
这次视觉设计算是我和Anti的第二次合作,不同于之前的单曲《OCD》,这次作为Anti正式意义上的首张个人专辑,以“后人类纪”作为主题,这注定是一个宏大叙事的开始。

于是从最初设计企划开始,我就选择不再以一个单纯的封面设计或者视觉设计去做企划,而是要建立起一整个“后人类纪”的世界观。这一转变会彻底打破我以往的设计思路:我漫游在Anti通过声音构筑的世界里,我行走在里面,被里面的“空气”包裹,触摸到我不曾感受到的质感,闻到我未曾嗅到的气息……我不再需要抱着一种功利的心态去通过设计达成一个目的,我要做的只是把在这里“游历”到的一切,带到现实。

此次专辑结合了世界的八种文明,仿佛Anti以声音为文字,采样作记录,集成了一本文明与秩序的“法典”。里面记载了人类文明的历史,描写了我们与未来的战役。

对于一本“法典”,从设计支点来讲我认为它应当是继承原始的精神力量并具有永恒的气质。这种精神力对于我来讲是死亡、是欲望——人类最原始的驱动力,而永恒就是轮回,他只存在于开始与结束之间的节点。在我伴随着音乐进入调研阶段时,我看到了这样的图片:(附火山岩图)

这组图片上火山岩冷却固化的形态——如同成群的肉身流动涌入一个“深渊”或称为“眼”,一个无穷尽、一个深不可测的眼,这与我在Anti音乐中所感受的画面极为相似: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更高维度的空间观“人间炼狱”,只可观测,无法动弹,一时间悲悯、憎恶、蔑视…等等复杂的情绪同时涌现了出来,一切的混沌开始凝固,进入到新的秩序。我把这种静态却又好似流动的形态应用在了我的设计里,并将我此刻的感受转换成了这样一个浮雕作品。后期经过3D扫描将实体雕塑转换为数字资产,由3D创作者Lei Alucard 协作渲染完成最终的数字画面效果。
00
Anti-General
14天前
《The King‘s Farewell》是《后人类纪》专辑中一首特殊的曲目,以京剧元素为主导,在8种文化中代表了中国文化。作为中国人,我先天有更好的条件去深入了解这种艺术形式,并实现更深度的表达,这是优势也是责任。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在刚开始接触“国风”融合的时候我有想过尝试,但由于其唱调独特,节奏多变,要与电子音乐相融合,对我来说一直比较难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所以这个想法一直被搁置。

几年前我在看电影《末代皇帝》的时候,被其中皇帝结婚时的一小段京剧表演所吸引,其中有一段京打特别稳定且高频,用于表达角色的战斗状态。我立马抓住了这一小段动机:如果基于京打的这种稳定律动制作一首Techno会是什么感觉?(因为Techno在电子音乐中也基于“稳定的循环”而发展)但因为单从这个动机还不足以发展出立意完整的曲目,所以我并未立即开始创作,只是留了这么一个念想。倒是电影所展现的时代背景潜移默化地给我植入了一种情绪:外面的世界已经翻天覆地,大清灭亡在即,宫内却依旧在执行着古老而规矩的礼仪,这表演颇有番最后“绝唱”的意味。这部电影也是我后来创作《后人类纪》专辑的灵感启发之一,之后我会单独再聊。

时间来到2021年末,我通过综艺节目有幸认识了京剧裘派传承人裘继戎先生,并和他有了深度的交流。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相较于其他的世家子弟,他曲折的人生充满叛逆,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他能够不服框架与规训,成为一位先锋艺术家,敢于融合、突破、创新,并且对于暗黑与压迫感的音乐也有着与我相近的审美。我似乎隐约感觉到,与裘继戎先生的链接,将会引领我们走向京剧与电子音乐融合的“更极致”表达。

节目结束后不久的2022年,我向他提出了《后人类纪》的专辑概念。因为专辑的整体概念都涉及科技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与侵蚀”,所以这不是一般性质的融合,而是“侵略性”的。一般的传统艺术家或许难以接受:即我很明确地提出,我会用我的技术手段对他的原声素材进行“破坏”。但裘继戎先生很果断地答应了,并且对于这个议题产生了作为传统艺术家的强烈共鸣。后来我邀请他来到我的Home Studio进行简单的录音,我并未对录音的内容有明确需求,而是让他根据我所提供的demo和概念自由发挥,而这个demo,就是我后来根据《末代皇帝》中的京打桥段所发展的。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曲目中的《霸王别姬》唱段在一开始只是被我当作经典的京剧桥段来处理。但后来仔细琢磨,发现其唱词内容与《后人类纪》所表达的情绪竟无比贴合:“天亡我楚”。此刻的霸王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着人类传统文明,在排山倒海般侵袭而来的科技面前,大势已去,绝望无措,整个过程就像天意一样,不可抵抗。

最后是一些关于制作的细节。其实这首歌的音色设计相较于专辑中的其他曲目并不复杂,但一切都在为表达主题而服务:核心的Bassline律动与京打律动相交融,以体现传统与科技之间的“搏斗”,电子Lead后来取代唢呐的旋律,强调侵蚀与转变的过程。最“冒险”的尝试是将原声大鼓作为主体,这在电子音乐中相对少见,因为电子鼓一般拥有更硬的冲击感和更饱满的低频,但是在再三权衡之后,我认为原声大鼓的这种气场是电子鼓没法体现的,而这个气场正是科技想要与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搏斗”所要有的惨烈。当然,贯穿全曲最重要的灵魂元素一定是裘继戎先生发自内心的悲壮的呐喊,撕心裂肺般的,人类最后的“绝唱”。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