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倒置。不是价格高了,就有人从事了。是没人愿意从事,价格就要提高。还是人口趋势和构成。 //
@雪飞: 最近看到一种说法,国内大城市新鲜农副产品的低廉价格是不正常不能长久的,因为这个价格低廉的代价是农副产品的相关从业者(主要是底层)收入相对其它行业低了很多,比如打工一个月顶种地一年,所以才有那么多农民工。
农副产品物价高了,是不是就有更多人原因从事农业了?是不是就有更多人收入提高了?是不是就能提振消费、让社会财富更好的流通发展起来了?
当然这个事肯定很复杂,社会、金融甚至技术发展,我只是一种感情上的倾向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