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胡kk
203关注4k被关注2夸夸
胡kk
1天前
市场不好的时候,广告主会砍掉市占率第二第三渠道的预算

C端消费似乎也是类似逻辑?一线豪华品牌还能扛,二线豪华品牌就扛不住了,16万买🐆,18万买🐅
21
胡kk
2天前
京东打响外卖第一枪背后的推演逻辑

1,“多快好省”,“多”是排第一重要的,每多一个SKU,GMV就会涨一点,爱优腾、Q音网易云、喜马拉雅等书影音这样的虚拟SKU也是一样

2,但京东是自营模式,“多”了就很难控制库存周转,怎么办

3,把零售商(甚至小批发商)的SKU搬到线上来,等于多了无数云仓

4,但从云仓到消费者这段的物流,不是京东物流所擅长的,前者是无规律的e>j、c>y,后者是a>b1、a>b2

5,以及零售商的货,在供应链中层级较低,价格是没有优势的,但在即时零售场景下成立,客户着急要,不在乎价格,30分钟送达,也远超京东物流211的能力范畴

6,针对4、5,就有了达达体系+第三方体系

7,但“客户着急要”这种需求还是太低频了,今天去客户那演示忘带鼠标,一年能有几次,客单价也高不到哪去,养活骑手(可以看成是一种物流基建)需要一定的基础单量

8,美团买菜更名小象超市,逐步在扩品类,多少也吃掉了点京东原有的市场份额

9,1-7是京东原本就在布局的全渠道履约战略,8也许是催化剂,加速了京东做外卖的战术

10,上面都是我瞎说的
11
胡kk
18天前
最大的原因,感觉还是外形设计,另外,闲鱼上毛估估有1w个黄牛在转让订单

m.okjike.com
00
胡kk
18天前
我觉得HR可以分为两种,阿里HR和其他公司HR
原动态已删除
01
胡kk
18天前
喜欢这个角度的解读,豆瓣8.5,但上座率(票房)实在是惨😭

为什么电影《F1:狂飙飞车》让你感觉这么快?解析好莱坞百年飙车史!_哔哩哔哩_bilibili

01
胡kk
22天前
这么说中国品牌,很不公平啊,在油车时代,每款车确实是5-10年换代,但这属于彻底大改款,期间还有中期改款和每年小改款,因为市场一直在变化,厂家以年为单位对自家车型进行价格、配置甚至设计调整,是行业基操,不是中国品牌“首创” //@碳酸H2CO3: 车,本是耐用品,用十几年没事那种。现在被搞的,三年两代,五年四代,有时间做测试?还是边卖边测试?不是某个品牌,是所有国内品牌“电车”

_判官_: 掐指一算,雷军这会正要开始说服高管🤷‍♂️

00
胡kk
22天前
有个同事老转发这个学校的朋友圈,就不理解为什么工作了还在晒高中学校,看了浙江高考分数top排名,懂了
20
胡kk
27天前
时间线上刷到吐槽京东比淘宝贵的帖子,说说可能的原因

1,大促期间价格是波动的,可能京东&淘宝卖家的促销(力度)节奏(排期)不同

2,没抢到券

3,厂家价格管控,京东(大渠道)严格遵守了,但淘宝上的小商家(小渠道)乱来

4,托盘商的成本,因为京东与厂家之间的矛盾,例如京东向厂家要求的严苛退换货政策(利好消费者),出现了托盘商,增加了额外成本,把价格抬高了

第4点是最重要的,也就是渠道本身有差异

京东的目标用户,是愿意为这个渠道的正品心智+售后服务等伴随而来的溢价去买单的

当然也有个别SKU,京东价格是一定比其他渠道低的,就是C2B的且京东拿到总代资格的SKU

小小吐槽下,有阿里、拼多多的圈子,怎么没有京东的圈子
00
胡kk
1月前
卧槽,一鸣挽留离职同事的谈话,都这么理性

“创业是一个赌概率的事,做DAU 1万、10万的产品,是能力问题,但做DAU 100万、1000万的产品,还是机遇问题,让我现在出去做一个像今日头条这种用户量级的产品(当时DAU已经100万+了),我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你现在已经在一个创业赌中概率的团队了,离开加入另一个创业团队重新赌,这个动作很不理性”

微信文章

14
胡kk
2月前
哈哈哈,这帖子,让@王慧文 在对PM段位定义中把ToG列为最高段位这事,描绘地栩栩如生了

阑夕ོ: The Information发了篇深度报道,讲了英伟达是怎么努力在美国和中国两大市场之间「踩钢丝」的不少内幕: - 黄仁勋意外的成为英伟达这家公司的首席政策游说官,这未必是他想要的,但他不得不这么做,以前他都会把和华盛顿的沟通事务交给副手去办,但现在因为川普的治国风格特别看重私交,所以黄仁勋也和之前的马斯克一样,频繁造访川普在弗罗里达州的私人俱乐部,而且次数远高于媒体发现的,这甚至挤占了他在公司总部出现的时间,有高管表示,今年以来在公司经常见不到这位素以工作狂著称的老板,这太少见了; - 推动这种转变的是英伟达面临的严峻压力,目前,英伟达在中国的业务几乎中断,一个月前,川普禁止了英伟达出口中国H20芯片——这本就是配合更早的禁令为中国客户的特供产品——中国市场贡献了英伟达总营收的14%,禁售导致英伟达损失了25亿美金的单季收入,到了下一个财季损失还会上升到80亿美金,黄仁勋在电话会议上主动谈论这则坏消息,表示中国的AI产业无论有没有美国芯片都会继续发展,而禁售则会迫使英伟达被排除在一个年产值高达500亿美金的市场之外; - 和其他科技公司的老板一样,黄仁勋也很快学会了抨击拜登作为投名状并取悦川普的技巧,他开始在各种公开场合激烈批评拜登时代对于英伟达的限制,同时赞美川普推动美国公司技术领先的种种做法,但仍然没能防住川普的背刺,禁售H20芯片的政策完全没有任何征兆就被出台了,讽刺的是,2022年拜登也曾考虑禁售H20芯片给中国,但英伟达成功说服了白宫,用权衡利弊的正常沟通方式; - 当然拜登政府也不总是对英伟达感到满意,比如夸大华为的进展,威胁政府出口管制只会帮助华为收复失地,再比如对大量H100芯片被走私进中国的情况毫不知情,有和英伟达开过会的前任美国官员讽刺表示,一边吹捧华为,一边装作不知道中国公司哪怕走私也要买英伟达的芯片,这两者不可能同时成立,英伟达这家公司太不老实了; - 和拜登政府之间的复杂关系,让黄仁勋倾向于选择保持距离,并至少拒绝了一次拜登亲自邀请的商界领袖餐会,川普的上台改变了黄仁勋的作风,虽然很多人以为他是那种书呆子型的工程师,但他实际上比大家预想的要更善于社交,在经常性出入川普庄园之后,他也成功赢得了川普的喜爱,即使禁售H20芯片对英伟达造成了巨大打击,但没过多久,黄仁勋依然公开承诺,未来四年会在美国本土投资5000亿美金,确保美国领先的愿景,而这也得到了川普的称赞,他对着一屋子的记者说:「他(黄仁勋)是个聪明人」; - 在服务美国国家战略的同时,黄仁勋也格外小心的维持公司和中国的关系,在ChatGPT发布后不久,英伟达内部会议上有员工问他为什么还要向中国销售芯片,黄仁勋听了之后显得特别恼怒,斥责这是反华言论,他不想再听到任何同样的观点,面对全球市场,英伟达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尊重不同国家的体制; - 上个月H20芯片被强制断供后,黄仁勋紧急安排了一次出差中国的行程,目的是修复和中国政府的关系,相关部门对于英伟达没有提前告知中国客户出口管制感到很不高兴,这导致很多公司错过了在新规生效前囤货的机会,在这次造访中,黄仁勋保证只要美国商务部批准,英伟达一定会优先考虑中国市场的需求; - 中国对英伟达的态度还算温和,在短期内,本土替代的芯片还达不到行业标准,黄仁勋的公关活动也为英伟达带来了转圜余地,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今年已经不再被提醒需要减少对于英伟达的依赖,但黄仁勋和他的工程师们仍然需要尽快研发出符合出口法规要求、同时又能尽量弥补性能损失的芯片; - 目前,英伟达正在为中国市场专门开发一款新芯片,暂定名为B30,并引起了字节、阿里和腾讯等主要大客户的兴趣,在英伟达的排产计划里,今年预计需要生产100万片B30用来满足中国的需要,在没有芯片可卖的当下,英伟达在中国的业务只剩下推广培训课程,用来加强中国的开发者对英伟达软件系统的熟悉程度; - 对于黄仁勋来说,乐观的消息也不是没有,比如有美国市场的繁荣为英伟达的财务状况兜底,5年前,美国客户只为英伟达贡献了20%的营收,但在去年,这个占比上升到了47%,在失去了中国市场后,英伟达仍然预计今年Q2的收入会有50%以上的增长,英伟达的股价也从新的出口管制法规出台之后重新恢复正常,无论如何,那根危险而又脆弱的钢丝,黄仁勋都还要继续长期的走下去。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