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简单不加班
12关注3被关注0夸夸
95年猪猪🐷,爱写作的INFP👻
欢迎来到我的文字小岛~
V:qinjiandan888
简单不加班
18天前
我的6月写作总结

6月一共写了25篇文章,如若是放在以前,在一个月的开头告诉我,要在一月以内写25篇文章,那我肯定是觉得压力山大,完成不了。

但自己亲自尝试之后,发现这25篇文章写下来也没有占用我多少的时间。

我每日的写作时间基本是固定的,写一篇文章差不多在1小时-2小时之间,当日的文章写完、发布,就再也不考虑写作的事情了,余下的时间该工作就工作,该玩就玩,该读书就读书,为明日的写作充电。

我不主张每日都写,时时刻刻都写的。

别人我不知道,但我自己的大脑就宛如一块海绵,文字和灵感是海绵里的水。每当我写作的时候,就是在慢慢地挤压那块海绵,让里面的水流淌而出,变成一句一句的文字,一篇一篇的文章。但若日日挤压,海绵总有挤不出来的一天,这时候写作就会比较吃力,有种没话找话之感。

如果我感觉有点疲了,那一天我就停笔,休息一日,去看看书,看看剧,出去溜达一下拍拍照,第二日再写。

写作终归是一件让自己享受的事情,我不想为了日更,而让这件享受的事情,变成一件做起来苦巴巴的任务。

写比想重要,想一万句不如动笔写下一句。

许多人都在告诉我想要写作,但许多人都停留在“想”这一步。写作写作,终归是要先写才有作,可还没写下呢,就在考虑作品之后的问题,有没有流量,有没有读者,有没有平台。

平台其实只是形式罢了,喜欢你文字的人自然会想方设法找到你的文字看,不喜欢你的文字人,你就是铺天盖地把文字放到人跟前,也是一字也读不进去。

此外,写作终归是自己的事,但人们往往把这件自己的事变成了别人的事,在动笔之前反复思索内耗,徘徊在究竟是写自己喜欢的文字还是为了迎合环境去写别人爱读的文字。

对此我的回答是,写自己喜欢的文字,写自己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

我之前提过,每一篇文章都是自己对自己的投资,每一篇用心写的文字都是自己的资产。如若把时间拉长,拉长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那么这份资产也会随着时间的沉淀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这价值不仅仅是说带来金钱上的回报,而是于自己来说,留下了一份经过时间洗礼的美好记忆,一份认真生活的记录。哪怕别人不理解,这些积攒下来的文字内容也是自己数十年苦心经营的一份独一无二的宝藏。

想得越多,问题越多,倒不如下笔去写,去发,在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享受这段旅途。等到有一日你回头看,哇,自己原来已经走了这么远啊。
00
简单不加班
22天前
如今的网络速度,会让人陷入这样一种快速赚钱的美梦之中。看到有人做PLOG赚钱了,那就都去做PLOG,看到有人发视频赚钱了,自己也跟着去发短视频。哪里有钱就往哪里跑,我并不否认这种方式,但至少在跑的过程中把自己也带上,记住自己是谁。

也就是说,始终知道自己所喜欢的是什么,所热爱的是什么,否则,跑来跑去的,也空有一张皮囊罢了。随着自媒体发展,人们认的恰恰不是皮囊,而是那个真真真正的你,那个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你,那个可以提供真正价值的你,那个具有自己风格和态度的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活人感”。
00
简单不加班
22天前
写作是普通人对自己最好的投资。

写作于我而言,已经位列值得长期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的榜首。就像是投资一样,每日定投一篇文章,无论好与坏,只要是真诚、认真输出和表达的,那么这一天的投资就算数。

从我正式在自媒体上写作到今天,已经有近两个月的时间了,而写作为我带来的回报也已经初现。

首先,每日的输出整理,就和早上的清洁打扫一样。昨日有什么不好的情绪,昨日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昨日读了什么书看了什么文章有什么新鲜的想法等等,都可以在每天早上的晨间日记里写下来,先不管写得好与坏,对与不对,这就是一个整理和清理身心的日课。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内耗的人,不太会释放和纾解自己的情绪。当我开始写作之后,这种内耗就大大减少了。脑子里,心里装的东西少了,我就感觉自己更加轻盈,从而也有动力和能量去学习新的东西。

其次,每日的写作可以让我的认知成长路径变得更加清晰明显。以前吧,我都是稀里糊涂地过日子,今天过去了就过去了,明天来了就来了,以前做过的事情和未来想做的事情,全部都是一团乱麻。当几十年的光阴积攒起来,不加整理,我整个人就宛如《千与千寻》里那个疯狂吃垃圾的大妖怪了,全身沉重且散发着恶臭。终日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往哪里去。

以前,我对未来有种很明显的焦虑,我焦虑自己的年纪,焦虑自己的事业,焦虑自己和父母的养老,但那焦虑也仅仅是在脑子里反复咀嚼内耗的焦虑,并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而如今,当我把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计划等等都变成文字写下来之后,那些无缘无故的焦虑感反而消失了,因为我不再是活在自己想象的恐惧中,我是活在具体的每一天,是在做具体的事情。

而未来,不正是这些具体的事情所组成的吗,当你认真地生活每一分每一秒,当你认真记录自己的生活轨迹,那种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感就会成为你源源不断地的动力与安全感。而在此之前,我还认为安全感就是自己攒够多少钱,现在我改观了,安全感是自己始终有从0出发的勇气。而我所写下的文字,就是我可以踏实做事踏实前进的最好的见证。

哎呀,提到这里我又要提一下燕子了。哈哈,因为自己最近都在疯狂看她的文章,实在是被她的各种观点所吸引。她说,不要怕打脸。在很多人看来,当然也包括我,被打脸的确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但她不这么认为,打脸就打脸呗,毕竟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千变万化的,也许今天计划想做一件事情,明天就不想做了嘞。那你都不想做了还在那里纠缠内耗个什么劲儿,不如拿这个时间去干点当下想干的事情。

害,我真是豁然开朗啊。

好好好,差点又跑题了。再次回到写作,它除了能清楚地记录我的前进轨迹之外,还是我的专属观点宝库。自己研究过什么事情,自己有哪些观点,自己爱读什么书,爱看什么电影等等,都可以把它们变成一篇一篇的文章,存放起来。有一天,你跟人聊到什么话题的时候,你就可以拿出自己的文章对方看,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补充。而不是面对这个话题自己只有七零八碎的表达,并且一直都是那些零散的观点。

近日,我的一个朋友想在小红书上发自己的故事,所以来找我取经。而他遇到的第一个卡点和我当初的一模一样,就是小红书正文字数限制在1000字,如果想发长文要么精简字数要么就是发卡片文字。精简字数是不可能了,我们都是表达欲极其旺盛的人,1000字那肯定是不够了。为此我还专门去研究了各种卡片文字的发布方式,甚至请教了其他博主以及以前的设计师同事。多方对比之下,我还是选择了简单粗暴的文章截图哈哈哈哈。

那天,我朋友来问我的时候,我就把记录发长文探讨过程的那篇文章发给了他,简单加以说明,就可以了。按照之前,这种探讨的过程肯定是探讨完就被我忘记了,给别人传授经验的话也只是寥寥几句就说完了。但是,当你以文字形式记录了那个过程之后,感觉就很不一样了。

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一场完整的交代。它代表着我有认真在解决自己做媒体时遇到的问题,哪怕只是一个小问题,也先后进行了各种尝试和实验,并且去请教了相关的人员,如此之下得出的结果,哪怕是最简单粗暴的答案,也是自己一步一步探索之后得出来的,所以当你对别人分享的时候,也会变得有理有据,更有底气。

最后了,写作于我而言,就像是播种种子一样。每日输出,就是在播下一颗未知的种子。这是一颗什么样的种子我不知道,有可能它未来会长成一株植物,开出鲜艳灿烂的花朵,释放出好闻的、迷人的香味。也有可能,它会慢慢地长成一株参天大树,拥有茂盛的枝叶,就和《怦然心动》里,朱莉·贝克喜欢爬的那棵高大的梧桐树一样,可以用粗大的枝干托起我,我坐在上面,惬意地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吹着带着树叶味道的微风,欣赏落日晚霞~~

在我书写的时候,就只是享受书写,不知道哪篇文章会爆,也不知道人们会被哪篇文章的记录所吸引。这些都不是我所能掌控的,我所能把握的就只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心,自己的手指和键盘。所以于我而言,播下的种子的也都是未知的。但我们对这些种子都抱有美好的期许,有一天,它会为你带来与深深共鸣的朋友,为你带来一场计划之外的旅行,为你带来一段不可思议的浪漫爱情……

一切皆有可能。但如若,一字不写,一言不发,那么属于你的田地就只是荒草丛生,那属于你的的花朵和树木,也永远不会到来。

以前,会有写作的负担。我会想,写作是作家们的事情,是天才们的事情,只有他们才会从写作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满足。现在,我想说,写作是属于每一个人普通人的事情,它不是作家的特权,不是天才的特权,地球上任何一个人,只要有表达的欲望,都可以摊开纸来开始写,享受写作带来的快乐。并以写作,反哺你的日常,努力让度过的每一瞬间都变得闪光、灿烂。

所以,写起来吧,此刻开始,丢掉全部怀疑和恐惧的包袱,真诚、坦然并享受地写下自己的故事。
00
简单不加班
26天前
永远热爱山里的夏天。
00
简单不加班
1月前
建议热爱写作的人尽早去做自媒体

我一开始也不知道自媒体应该怎么做,自己是否适合,但一直有个声音在我的耳边告诉我,得试一试,我试了挺多次的,但都没有坚持下去,因为我一开始所抱的目的就错了。

起初,我做了一个阅读号,更了2篇就停止了,实在是找不到感觉。最主要的是,做那个号的想法就是要当大家都知道的读书博主,因为目标太远大,所以连起号黑洞期都没有度过。

这一次,我转换了心态。

我写,是因为喜欢写,此外,还希望通过写作,告诉更多热爱书写的人,写不该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一件享受的事情。我们应该在更加放松的状态下去写作,去表达,去分享。

当你不再抱着非要成为大博主的心态去更新,而是真诚地表达自己,真诚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就自然而然可以链接到许多同频的人,而这些同频的人就会给予你许多正向反馈,让你走出黑洞期,开始享受写作,享受做自媒体。

做自媒体一个月来,除了每日收到的正向反馈在激励我不断写作之外,我也在一日一日的表达中看到了自己的短板。

这点之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过,我的写作思考不够系统,我的表达不够深入,我的知识积累还很局限,但如果要做到长期输出,我就必须得倒逼自己输入。

我开始重读文学理论、历史、哲学等相关书籍,并重点关注国内外经典著作。作为一个靠写字儿来表达自己的人,如果在阅读上很单薄,那么路也是走不远的。

此外,我准备补足自己的语言能力,开始学习英语和各种感兴趣的小语种。学习它们不是为了炫技,展示自己多牛逼,而是为了打破信息茧房,去阅读更多书籍,去见识和体验更广阔的世界。

做媒体就感觉像玩游戏升级打怪一样。每天看着自己的粉丝一点点增加,阅读量一天一天累积,那种脚踏实地前进的快乐真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因为每一步前进,都是我实打实靠文字累积起来的。

所以,如果你热爱写作,喜欢表达,那么一定要尽早开启自己的自媒体之路。

不是为了成为重量级博主,而是为自己打造一个输出的管道,去积累自己的文字,积累自己的经验,在获得源源不断地正向反馈中一直写下去。

久而久之当你再回头看,你会发现你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属于你自己的花路。

人呐,早晚都得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越早越好。如今,我算是终于回归到了自己的路上,也希望你能早日找到或者回归属于你的轨道。

如何判断一件事是不是你喜欢的,是属于你的轨道呢,那就看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否真的开心,是否在财富自由之后,依然会选择继续去做这件事。
00
简单不加班
2月前
《三十岁后怎么活,多运动,多攒钱,多写作》

昨日聊到一个话题,没想过30岁以后的人生应该怎么过,今日跳绳的时候我突然理清了这个问题。

总结起来就三件事情,多运动、多攒钱、多写作。

首先是运动吧,身体健康直接决定了生活质量。

回想自己二十几岁时,我家人始终提醒我要少熬夜,少加班,找点轻松的工作来做。我嘴上是答应了,但进了广告的门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可以出去的,所以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因为身体的疲惫,吃的也是重油重盐的食物,我的大部分工资基本都花在了肯德基和麦当劳,于是我成功收获了一个肥胖且不健康的身体。

此外,长期久坐缺乏锻炼,休息时间也是躺着刷手机,于是我的腰也成功的坏掉了。更严重的是,高压工作下,精神崩溃了。原本INFP小蝴蝶就喜欢内耗,加上不规律作息和高强度工作,以及自我压榨,成功地重度抑郁了。

回顾这过往的六年,虽然是努力在工作,但钱没攒下来,身体也没搞好,到了三十岁啥也没有。所以这次,我想好了,任何事情都可以不重视,但是身体健康必须重视起来。坚持运动,实在不想动的时候,做个几分钟的拉伸,跳跳操也是可以的,关键在于重新唤醒身体的活力。

我现在特别喜欢看运动健身的博主发视频,我喜欢看她们青春洋溢的样子,没有化妆,干干净净,吃的食物也都是简单的果蔬和肉类,仅仅是看她们的日常分享都能从中汲取极大的力量。

其次呢是多攒钱,存款决定了我能否安全踏实地生活。

虽然我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物质欲望,也不喜欢出门旅游,但我实在也攒不下钱。主要一个原因是自己二十几岁的时候没有什么攒钱的概念,赚多花多,赚少花少,大部分的钱都花在了吃吃吃上。

还有一个原因,二十几岁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话,年轻就是折腾,所以我就使劲儿折腾呗。折腾的后果就是体验了生活,但根基没有扎稳。所以在三十岁这个节骨眼,没有稳定的根基就没有安全感。

我身边的朋友大都走在正常的人生道路上,毕业、上班、恋爱、结婚,而我却不知道为啥,独辟蹊径走到了不知道哪个荒郊野岭的小道上了,仿佛一直在追逐着现实不存在的东西一样。

我着重精神感受,二十几岁方能一无所有走四方,毕竟还有健康的身体嘛,但到了三十岁,这个想法就有点不现实了,因为身体垮了,就难以工作,难以工作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吃饱饭都成问题了,还哪里谈什么精神世界,简直就是在白日做梦。

我时常跟朋友们讲,好想去流浪啊,好想去体验一把住桥洞的感觉啊。其实这不是什么浪漫主义想法,而是源自于对一无所有的恐惧,我希望有一天如果自己真的一无所有了,还有技能可以生活下去。

马上三十岁咯,攒钱这件事儿就该提上日程了,对INFP而言,攒钱不是在攒欲望,而是在攒一份安全感。它可以让我在关键的时候给家人兜底,可以在朋友需要安慰的时候大方点一杯咖啡,可以让我不想上班的时候就不上班,可以让我不想待家里的时候就随时飞到一个想去的地方睡大觉。

最后一点呢就是写作,我这辈子都和写作离不开了,它已经成为了我人生的一部分,甚至是我这个人的一部分。

我时常觉得,我的细胞都是一个一个文字小精灵组成的,在我不书写的时候,它们就在我的身体里呼呼睡大觉,在我写作的时候,它们就成群结队手拉手从我的身体里跳出来,成为你们眼前所看到的这些文字。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想写一本书,记录我从小生活的故乡以及故乡里的那些旧人和旧事。自从我小学二年级搬家后,我就很少回去了,但是那里有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里还有我日思夜想的山林和田地,还有长在山林里的五颜六色的蘑菇,有春日的映山红,夏日的百合花,秋日的栗子,冬日的雪,我怀念故乡的一切,一直到现在它们也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

如今的故乡已经不是我儿时记忆中的那个故乡了,人死了,散了,田地荒芜了,山林封闭了,所以我只能用自己的文字将儿时记忆中的故乡写出来。我担心有一日我记忆混乱了,就再也记不住那些闪闪发光的风景和日常,所以得赶紧写出来写出来,把它永久地留存下来。

除了这本书之外,我还想写我在深圳当文案的六年,这六年真是转瞬而逝。如今回想,在深圳的六年里,我也见过许多人,经历过许多的事,从一个城中村辗转到另一个城中村,从一个广告公司到另一个广告公司,从一批朋友到另一批朋友。第一次租房,被管家威胁,第二次租房被管家吞钱,第三次租房家里水漫金山,仅仅是租房这件事可写的内容就太多太多。

而关于职场的,关于文案的就更是说不尽了。当然我也不想只写这些苦痛的事情,我还想写一写令我觉得幸福的瞬间,出差时采访的那些可爱又温暖的老者,学习摄影时关心我鼓励我的老师和学员,还有第一次提案冒着暴雨开车送我去的总监……

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上班的六年白过了,每天不是在上班的路上就是在下班的路上,回家不是在睡觉就是在刷剧,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好像没做多少,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才发现,啊,原来六年的时间我经历了这么多。

回到写作这件事上来,我享受写作的快乐,喜欢写作时的自己,喜欢写作带给我的宁静。

人们常说,幻想一下当你真正实现财务自由之后,你最想过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那我始终不会变,如果我财务自由了,那我依然在写作,记录自己的生活。只是那个时候心态会更安稳,内心会觉得更安全踏实,我不用在写的时候还考虑自己能不能赚钱,不用在上班前奋笔疾书,我可以自自在在地享受写作的快乐。

甚至,在写作空间上我也有了更多自由地选择,我可以选择在山清水秀的家里写,也可以去旅游,在旅游的路途上写,在酒店里写,我还可以在书店里写,在咖啡馆里写,不用考虑上班,任由自己选择。

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在30岁开始攒钱的原因,无论攒多少都是一种底气一种安全感,就像有了一块坚实的土地一样可以让我稳稳扎根,然后任由自己的文字不断地向上生长,开枝散叶。

好啦,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了,希望今天也是快乐开心的一天,你也是,我也是,大家都是。

30岁后怎么活,多运动,多攒钱,多写作

00
简单不加班
3月前
最近好疲。
00
简单不加班
3月前
今天刷到一个段子,虽然可能是起号博眼球的,大家看看就过去了,但却给我敲响了一个警钟,一定要保持阅读保持阅读保持阅读,时刻让自己汲取新的知识和思想,并且保持思考不断输出,因为认知不够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00
简单不加班
3月前
不想写的时候就不写,休息,身体比你更懂你。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