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Meng_zhe
32关注11被关注0夸夸
缓慢思考
认真生活
Meng_zhe
3月前
推开A.P.C门,以为无意识的心跳漏了一拍,原来是和男神对视了一秒。
在日本这么多年都没遇到过明星,回国后来旅游竟然遇到了,还是最喜欢的松田龙平。
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0.5的男人和编舟记中的慵懒文雅,真人就这样出现在眼前更多的是不真实。激动到拉着队友一直在门口等他出来,然后默默注视离开,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可以说是心跳最快的一次情人节了。
本来只有心跳加快,最后最好笑的是队友和gpt的对话,现在真的感觉到有好运像气泡一样在心里爆裂开来,美好的事物总是这么短暂又永恒,以后每年情人节应该都会想起今天的好运。
00
Meng_zhe
4月前
过年想着给侄女们买点惊喜小玩意,结果自己陷进去了,短短3天跑了3次popmart,人总是高估自己的理性能力。🥹
01
Meng_zhe
5月前
之前jellycat没入坑,如今栽在了felt so good上,多少有点理解挂件的情绪价值了,以后有小鼠陪我夜读了。😄
01
Meng_zhe
6月前
看完《好东西》最大的感受是失望。
母女、朋友、情人、夫妻、同事,所有关系的叙述都是一个类似矛盾开头和对矛盾不了了之处理的结尾。
对于这部电影,我是带着期待去看的,期待看到动人的女性视角表达。期待从第三者视角体验导演对女性的社会文化领域进行剖析。就像那不勒斯四部曲一样,虽然埃莱娜讲述的是意大利的两位女性友谊,但你很容易被莱弄的自我体验剖析所打动,这种自我体验不仅属于主人公更潜藏在我们每个女性的心中,甚至跨越了种族和地域,这是一种群体共同的意识,她可以带给我们思考。但回忆好东西的剧情,我不仅没共鸣,甚至觉得导演对单亲母亲的认识完全不及对梧桐区文艺群体研究深入。
如果要尝试体会,我大概可以感受到一个因为自身社会价值缺失而无病呻吟的离婚后开滴滴重新想起老婆好的丈夫,一个莫名坠入女主魅力深渊的情人,并且两位男性生怕观众骂似的主动自嘲自己是女性的工具,在剧中大谈女性主义。(这类男性现实真的存在吗!?)然后是一个拥有自己乐队长得漂亮,唱歌动听并且痴迷收集声音自由、理想主义、单纯、家庭破碎、的恋爱脑闺蜜?(所以她追求自由独立的同时,需要男人爱!?甚至没有底线的人也行!?)最后是不明原因放弃理想,中年投靠前下属找到一份编辑兼直播工作,拥有大明星人脉,办公室决策权的失意优秀女记者?(我认为办公室的王菊角色才是弱势群体)小孩就不说简直是这部剧的上帝视角。所以以上这些人想表达什么?
女主拥有自己的事业,有健康的母女关系,也不算没钱,她比大部分家庭中的女性有自由有决策权,所以她的不满和困境是什么?整部剧好像也没有提出现实生活中的两性状态,所以导演要给我们的好东西是什么?我真诚提问。
20
Meng_zhe
6月前
最近对生活的一些思考,总结了以下十点:

简单生活的十项法则
- 吃没有添加剂的食物,顺应自然规律。
- 强身健体,专注精神与呼吸的感受力。
- 谨慎交友,建立真正有爱的关系。
- 为他人提供帮助,思考他人真正的需求。
- 购买之前,先考虑可以减少什么。
- 减少主观情绪输出,提醒自己理性分析。
- 思考事物根本的问题,而不是解决眼前的麻烦。
- 避免事情复杂化,学会抽象事物的能力。
- 控制信息输入,主动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 做一个真正有勇气的人。
00
Meng_zhe
6月前
我确保自己的锻炼计划持续的秘诀就是,留一个保底的,难度适中,时长适中,动作连贯(全站或全躺)。
比起躺着不动,起码练了。
01
Meng_zhe
10月前
可爱无处不在✌️
11
Meng_zhe
1年前
翻到18年去法国旅行,那时候喜欢拍出双入对的人们。
00
Meng_zhe
1年前
早晨半梦半醒的时候想到:
现在的品牌对应消费者垂直需求不断研发功能性面料来适应,市面上各种发热tech冷感tech,最初这些产品出现的时候确实给我带来新奇,但是最近看到一些广告把冷感T恤比作冷链,已经让我从新奇感到好笑,每家品牌为了突出自己的冷已经文案失调了。
事实上面料带来的温差调节效果远远不如人自身的皮肤,反而这种刻意的温度调节,破坏了原本皮肤的节律和生态。
我自己有个例子,某牌每年冬天会推出的airtech发热系列,其成分主要是石油提炼,会有越穿越热的效果,记得某年冬天突发干性湿疹,皮肤又热又痒看了医生才知道是因为这类石油提取的的化纤面料会大量带走皮肤的水分,虽然会让人感到发热,但是影响了皮肤的生态。
当然这个是我的个案。
但是这种刻意的面料们越来越让我感到人类对于不自然事物的依赖程度之深,包括空调是否也存在使用泛滥。
以前的人跟着节律走,现在的人跟着需求走。这条不自然的路,一条我们拼命满足自身需求欲望的道路能走多远?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