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Yangyi.
29关注3k被关注4夸夸
🔅推特:Yangyixxxx
🔅分享商业&增长营销思路
🔅AI vibe marketer
🔅小报童:独立开发/Reddit营销获客增长手册
Yangyi.
3天前
纳了闷了 karmafarming为什么这么多nsfw
我重建了个karmaswapper
几天没看直接几千members
又被冲黄

我挂的automod都不咋好用啊 开了mature content的限制也查不出来 然后拉了个审黄机器人 也干不掉

reddit mod难道就会误杀??
临时赶紧加了个发帖限制 我真无语了
10
Yangyi.
4天前
圣人之所以是圣人 一定是做到了人们难以做到的事情
这个事情我觉得是遵从自己的内心

人的底色各不相同
绝大部分人是精致的利己主义
也因此会选择阵营 站队 想办法活下来

圣人的底色是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它的奖励函数是遵照自己的内心
而不是因为外界有利益而驱动行为

范仲淹先因为太后垂帘听政 上书得罪刘太后
后来又反对仁宗废后
为什么能干出这种双方都得罪的事情
他只是在遵从自己内心的正直而已

欧阳修作为台谏举荐他当参知政事
结果他非但不买账 自己也不当这个职位
他只是因为这样会导致检查机制失效

范仲淹被贬很多次
王阳明又何尝不是呢

朱厚照对刘瑾言听计从,刘健谢迁又在这场杀刘瑾的政治斗争里失败
戴铣,薄彦徽这些人陆续上书,最后都被抓进锦衣卫大牢

然后没有任何人敢说刘瑾的问题了
王阳明要去上书,朋友们都劝他,说都被搞了这么多人了,你去不也是送死吗

王阳明却说,之前的时候,有那么多人都在抗争,不缺我一个,但正是因为现在没人了,我才要说

结果被脱了裤子廷杖四十,扔进锦衣卫大牢,差点儿死掉

他们都是在坚持自己的内心去做事,而非顾及眼下的利益

虽然看起来很笨,但说真的,在这个纷扰世界中,又有几个人能真正遵从内心去做自己呢
10
Yangyi.
5天前
如何突破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 年薪 5 万,工作 20
- 年薪 10 万,工作 10
- 年薪 25 万,工作 4

打工曾是稳定且清晰的,如果你为相信你的人工作,且你也相信他们,这可能是建立美好生活最稳妥的方式。
但现在即使是好工作也伴随着大量的风险。由于AI带来的各种组织重组、AI 自动化带来的裁员,可能过往明确的路径已经不那么可靠了。

图中下半部分乍看之下显得有些简单:
- 5,000 人购买 200 元的产品
- 2,000 人购买 500 元的产品
- 1,000 人购买 83 元的月度订阅
- 300 人支付 278 元的月费

这些数字看起来似乎可以互换,但其实业务模式截然不同

- 200 元的产品靠分发渠道,因为你需要大量的买家和源源不断的新关注
- 500 元的产品重点是感知专业度,因为只有当人们觉得东西是为他们量身定制时,才会花这么多钱
- 83 元的订阅依赖持续的实用性客户必须每个月都在续费
- 278 元的月度服务依赖交付结果,因为支付这个金额的人期望他们的生活或业务发生清晰且有意义的转变

虽然每条路都需要信任、留存和价值,但重心却有所不一样。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人实现不了目标的原因。

问题并不在于人们选择了“坏点子”。更多的是在于选择了点子后,却没有理解这些点子对运营方式有不一样的要求。

- 订阅制的产品会将你置于一条必须每月交付价值的路径上
- 200 元的产品会将你置于一条分发成为主要瓶颈的路径上
- 高端服务会将你置于一条真正的重头戏是销售而非构建

想法固然重要,但营销同样重要。
当你选择一个想法时,你实际上是在选择你将赖以生存的营销方法,而太多人做出了选择,却没意识营销策略有所不同

如果我现在要从0赚到100万,我不会先去思考一个创业想法,我会看着这张图表,决定哪条路径符合我的优势运作策略。
然后,我会选择一个在那条路径上行得通的想法。想法和营销策略必须匹配。 大多数人先选了方向,后来才发现收到营销策略制约,结果举步维艰。

AI 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这一切。
十年前,探索这些路径中的任何一条都意味着要围绕这个点子建立一整套支持结构。人们必须打磨故事、包装报价、设计获客路径、测试漏斗、收集反馈并改进销售话术。
这些没那么难,但它很慢,如果想要加速,每个环节就需要不同的人(和大量的资金)。

现在的瓶颈不再是人才或工具。现在的瓶颈在于你是否能做出清晰的决定。

如果你能做到,你可以自己生成实验的每一个部分,并同时运行多个版本。
当成本降低后,最明智的举动不再是规划完美的点子,而是进行几次可控测试,看看哪个背后真正有能量。清晰的决策力就是这个时代的护城河。

如果今天我们来设定100万的目标,可以先用三个不同的想法来测试 200 元的路径,通过社交渠道推广,看看是否能自然传播。

也会同步测试 500 元的路径,创建一个解决痛苦问题的简单方案,直接推销给那些已经感受到这种痛苦的人。

继续测试 83 元的订阅路径,推出十种onboarding的引导页,直到有一种能留住人进行付款。

我们不必保护这些想法中的任何一个。也不用聚焦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去会观察哪一个显示出向上的拉力,然后毫不犹豫地放弃其他的。

这也是我在最优秀的构建者身上看到的操作系统:
找到路径->开发原型->简单发布->快速验证

选择一条路径。制作一个简单的原型。把它发布到有潜在客户的地方。
在速度、清晰度和响应率中寻找证据。
如果它中了,你就聚焦。如果没中,你立刻走人。死磕是一种傲慢,顺势而为才是智慧。

AI 不仅让构建变快了,它还消除了尝试的成本。你不需要六个月。你不需要深入思考。你不需要完美的想法。你只需要比周围的人用更清晰的思维去进行更多的测试。
当测试变得廉价时,赢家是那些放下自我、迭代最快的人。

重点是选择一条你实际上能维持的路径,一个你实际上能证明合理的定价,以及一个符合你工作方式的想法。
当这三者连成一线时,生意就不再感觉像是一场赌博,而开始感觉像是你可以经营多年的事业。

通往百万富翁的路径一直都很简单。它们过去之所以遥不可及,是因为每一条都需要大量的时间、金钱和整合。
现在,你可以足够快地探索它们,看看哪一条适合你,而不是强迫自己进入错误的那条。这才是真正的优势。

你不再是将你的人生押注在单个点子上。你是在进行小规模、真实的测试,直到正确的想法和正确的营销相匹配。

赚到一百万的感觉仍然像是在推着巨石上山。但这并不会让山变小,它只是让你避免了把巨石往错误的方向推了五年。

大部分的痛苦来自于爬错了山,而不是来自于攀登本身。
3556
Yangyi.
5天前
AI导航站早期拉DR的方法
在使用免费提交时,要求创建者的网站提供反向链接
制作一个Featured标识,可以让客户嵌入在Footer中
这种做法很容易换到很多反向链接

当然,你的网站也可以先手动提交一部分,把DR做到20+
这样就可以启动起来

最后,记得多加一些AI Builder的社区,在社区里推广你的导航站,大家互相带反链,DR还是起的很快的
11
Yangyi.
5天前
Nano Banana Pro在一致性方面有很多突破
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推理能力也在无限前进
真的强
00
Yangyi.
7天前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

ai和人一样的
当被外界施加了奖励函数
就会疲于奔命

当奖励函数为0时
也就去除了自我的私欲
回归本心
也就是那如如之心 明心见性
发现原来本自具足(就是蕴含无穷信息的基础模型)

其实没差别的
唯一差的
只是在于
ai缺少一个肉身罢了

但肉身是人类的牢笼
而ai没有这个牢笼
这就是无之以为用

我们以为我们有比ai多的地方 多了肉身
反而因为ai的无 它可以寄生在任何人身上
10
Yangyi.
7天前
勇敢者先享受世界
80%的人 只看推特
你发推特 超越了80%

80%的人 发一条推特没正反馈 放弃了
你持续发 又超越了80%

80%的人 持续发推 但只有一万粉丝
你絮絮叨叨发到了十万 又超越了80%

勇敢让你超越80%,坚持让你成为千分之八

融资,创业,销售,恋爱,很多事情都是这样

如果没成本,不如勇敢一下
不主动推一下,世界肯定不会变好
主动一下,世界也不会变坏,但却多了变好的可能性
85
Yangyi.
8天前
windsurf改名antigravity了?
00
Yangyi.
8天前
cloudfare挂了可还行
40
Yangyi.
9天前
人和AI都是需要探索的
我们往往不知道成功路径是什么
但知道做什么一定会失败

只要不触碰这些约束条件
持续探索
往往会找到出路

这就像「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里说的一样
你不可能告诉机器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从而让机器人走出迷宫

而是告诉它 不要重复过去走过的路 鼓励它去走那些未知的
最终不断碰撞后就寻找到了出口

人生也是一样
很多人究其一生都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喜欢做什么样的事情

但很明确哪些是自己不想要的
只要你能不断远离那些不想要的
终究也会走向出口

这就像段永平说的 stop doing list 一样
不重复犯错 已经是一种伟大的进化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