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Yangyi.
15关注1k被关注4夸夸
🔅推特:Yangyixxxx
🔅分享商业&增长营销思路
🔅独立产品寻找早期1000种子用户
🔅小报童:独立开发/Reedit营销获客增长手册
Yangyi.
00:25
最好的AI出海广告,是最佳实践演示视频
如果你能做出20-30个细分场景的最佳实践演示
那么这些资产将发挥巨大的杠杆效应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AI产品都要做演示过程回放

1、将最佳实践演示,做成youtube视频进行发布,覆盖用户需求keywords,通过youtube高权重覆盖SEO

2、每做一个最佳实践演示,发布文章和Post
文章可以用于网站内部的Resources article
同时可以发布不同的平台进行投稿建设外链
甚至利用类似Medium,Reddit的平台做SEO引流

Post可以发布到X或Facebook引发二次传播

3、当你有10个以上最佳实践时,将这些最佳实践混合聚合,开始发布例如:

- 世界第一个能为你赚钱的AI Agents,以下是关于它的十个演示:
- 不得不知的10个使用AI赚钱的技巧
- xxxxxxxx

当然,仍然可以将这些内容重复2

4、当你有这些内容后,可以找到对应的influencer来发布,增加杠杆

5、当你在一个平台寻找到了爆款内容,可以开始多模态分发这个内容,用不同形式演绎这个痛点,来分发不同平台,这个杠杆率将越来越高

所以说,增长的秘密并不是在于你使用了什么渠道,做了什么广告投放,花了多少钱

而是你构建了怎样的内容营销系统,如何低成本快速量产素材,通过分发快速定位爆款选题,识别到用户的痛点,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加杠杆

当你找到杠杆支点的时候,恭喜你,已经突破了增长的第一课

在这以前,你要历经的过程,就是忍受无法增长
15
Yangyi.
4天前
推特这两年,经常看见有人抱怨说自己的产品又被100%复刻抄袭了,发个推特喷抄袭者

兄弟,现在是AI时代,
你以为你做了个App就能高枕无忧?
你做的事,接下来会有100个App也能做。
甚至可能明天就有人做得比你好。

想赢,不是靠你idea多独特,
而是你有没有把这些事儿做到位:
•别一上来就搞产品,先搞用户、搞品牌、搞社群
•别做泛的,选个特别细分的切入
•别装大公司,品牌要像个酷朋友
•别靠平台,拿下自己能掌控的邮箱/短信名单
•别只想着功能要“能用”,UI/UX要让人有感觉
•别傻做产品,用户进来后能不能带下一个才重要
•别只盯订阅,可以想办法按结果收费
•别一个人死磕,找合作伙伴帮你送用户
•别写废话文案,要让人看了有冲动、有感觉
•别做产品不做内容,内容才是流量入口
•别空谈AI模型,数据才是护城河
•别只做产品发布,要做能稳定转化的“漏斗”
•别干等流量,设计好引流工具
•别全面发展全面平庸,至少有一个功能要10倍于别人
•别让用户遇到错误就想关掉,连错误提示都能玩出风格
•别用“下一步”,改成“生成我的方案”这种让人心动的按钮
•别只写文字,视频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你怕被抄?
你得习惯——每天都会有人抄你。

但这场游戏,不比“谁造得快”,而是“谁更懂用户”。

别想太多,干就完了!
511
Yangyi.
4天前
评估企业ai人才的北极星指标:
该员工管理的有效agent员工规模

有效规模越大,产出越高,一个人可能有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人效
01
Yangyi.
4天前
说句实话 我很羡慕这个时代毕业的人
他们的大学四年 在还没毕业之前 每个人可能就可以管理几十号任劳任怨的员工了

回想我的大学 那时候为了做个校园电竞对战平台 还在各个学校里来回找人🤣

我记得雷军有一年演讲,说他很羡慕马云那一代人,早生五年赶上了第一波互联网浪潮,雷军那些年都没什么大风浪,死等很久才赶上了一波移动互联网浪潮

浪潮不是随时都有的
能在浪潮里乘风破浪,是上天恩赐的机遇
01
Yangyi.
5天前
👍👍👍lafe也是实干家

Lafe8088: 如何利用 AI + seo 从0开始 2周获得 200w免费自然流, 70w 用户访问 最近有幸拿到了 @哥飞 3月的新站比赛第一,上线24小时, 40w访问, 15w的Visitors 2周就有200w访问, 70w Visitors 想把这个过程中的一些思路、执行细节整理分享出来。 非常感谢哥飞日常在公众号和社群的经验分享,拨开迷雾,脚下的路渐渐清晰 如果你也在用AI + SEO做独立站,或许能从中获得一点参考 =============== 需求挖掘 =============== 两种模式人找货, 货找人 谷歌的搜索词可以被看作用户主动寻找“货”的行为. 可以基于用户的搜索行为匹配合适的产品(人找货);也可以是我们已有产品资源,再通过关键词寻找目标用户(货找人).谷歌搜索词就像用户与产品之间的桥梁. 在做产品的时候会先选择。我是想要有一个流量去感受流量,还是去深挖一个利基的市场去做产品?3月份这波爆款流量其实抱着的目的就是到底这通过热点通过seo手段短期能带来多少流量? 不同目的的产品挖掘思路也不一样, 大流量的引来信息来源, 知道最近热度最高的, 也被称为爆款. 哪些渠道找风口?挖掘渠道和手段最重要 高流量的地方,爆款内容的起点。这些爆款信息,最先在社交媒体平台发酵,比如** Twitter、Reddit** , 可以日常国内外大v (小互, orange.ai, 歸藏, Dreaming tulpa) 等, 但他们发的内容不一定代表已经爆火。 这时候就需要验证工具。可以通过** Google Trends** 查看相关关键词在过去 7 天、30 天内的搜索热度变化,来验证它的短期流量趋势. =============== 需求切入点 =============== 找到需求方向之后,下一步就是选择一个切入点。以“吉卜力风格生成”为例,它其实关联了很多关键词. 可以综合考虑,比如法律风险低, 或欧美高收益人群搜索量大, 或者他的词组当中还有一些未来可以往老词上靠的, 像图片生成,艺术生成之类的. 还有搜索词和域名的完全匹配等方式. 当找到合适的需求词之后, 接下来就是理解它. 有些词印度搜索量比较大, 有些欧美高 =============== 需求理解 =============== 用户为什么会搜索这个词?他的动机, 意图, 目标场景, 情感需求等. 以及他还会搜其他长尾词,这些长尾词需要用什么类型的页面内容来承接?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盲目的选择blog内容页, 如果一个用户只是想要找素材,那就提供对应长尾词的素材库给他.像freepik一样. 这一步就是理解用户的搜索意图以及有哪些长尾的搜索词,这些长尾的搜索词的搜索意图. 来综合设计不同的流量入口以及功能. 具体的做法就是先将用户搜索词在谷歌里面听搜索,或者利用ai搜索可以得到一些竞品网站或者相似网站, 将这些网站通过gpt让他去分析, (ps: 参考附件图片) prompt: 请分析上述网站内容,挖掘用户的痛点,用户的需求场景。并且总结出用户关心的价值点以及可能使用到的场景。再根据上述痛点需求场景提供一些网站功能设计是比如提供素材,提供内容,提供免费工具之类的。通过几轮对话,AI会根据需求或者是长尾内容提供大量的信息,那这些信息可以为之后的网站结构或单页面的内容提供服务. 然后再让AI输出基于seo的网站结构设计以及基于功能的网站结构设计。大量的长尾词可以聚合为几个类型, 这些类型需要什么样的页面的功能,是落地页介绍, 功能介绍, 产品对比, 免费功能, 素材等等. 然后功能页的用户使用流程,,什么时候登录,什么时候弹支付,提供怎样的最小核心功能?让AI输出一个流程图 确定最小的MVP,包括seo的MVP以及网站功能MVP。也可以让AI进行设计。如果seo最小MVP 可以是单落地页跳转一个功能页。这个mvp呢可以基于已有的基建。如果基建丰富可以在半天内上线. =============== MVP =============== 落地页和有价值的长尾词的页面, 落地页里面又包含hero, feature, faq, show case等. 内容的设计要明确目标, 是给google 看, 还是给用户看, 给用户是为了提升信任从而带动转化, 当前阶段流量入口是最重要的, 所以减少复杂素材或者后期为转化提供帮助的内容. ship fast . 这些内容可以利用之前用户理解的内容让AI基于提示词修改网页内容。保证主词密度外, 还可以引入一些小的长尾词。让谷歌爬虫分析得更加宽泛一点产生更多元的流量. 功能也可以做seo, 就是平衡好用户体验和为谷歌的seo内容, 用户登陆之后隐藏大量seo内容等技巧. 功能流程其实是做的转化。如何让用户使用付费包含用户的信任。付费的点的展示等, 适用的设计, 国家的区分价格权益等 =============== 上线 =============== 上述所有内容差不多一天完成。之后就是网站上线的sop, 包括谷歌登录支付域名, 技术的部署等. 对于拿到流量,其实是谷歌给你分配排名。所以说需要有多少的内容,有多少的外链是相对于你的竞品。可以进一步详细分析其他网站的外联数量内容等。上线后免费的外链较多,付费的话比较少。然后就等待谷歌出词。以及看不同国家不同词的排名来考虑下一步的优化/ =============== 转化 =============== 后续流量上涨之后会发现一天内的试用开销比较大,然后深入分析国家来源,会发现嗯不同国家的转化率比例差别比较大。像一些低付费意愿国家可以考虑功能和付费点的区分对待。对于低付费意愿国家, 减少试用次数和增加等待时长等操作, 以及不同的价格策略,再增加不同类型的权益说明或者是折扣卷. 根据这个词以及用户习惯, 低频使用追热点的特性。短期来看通过高流量的广告, 以及高付费意愿国家订阅, 长期来看可以往老词或者是其他带有用户粘性的功能调整. =============== 碎碎念-模式 =============== ai 时代发展很快, 在高速变化的世界, 什么是不变的?? 做独立站的思路,不是像传统那样开一个店、卖一个产品,而更像在搭建一个预制菜中央厨房 + 连锁店体系。这个“中央厨房”就是构建的一套内容和功能生成体系, 对于没有特别深的行业性, 偏技术的团队, 可以不紧盯着哪家店卖得好,而是从市场选址(哪个国家、哪个赛道)、菜品组合(卖什么功能/内容)、门店装修(页面结构/UI/转化路径)到开张运营(SEO/社媒/广告)系统性运作. 开了一家有效的店. seo + ai 产品像虚拟资产一样, 选择资产, 配置资产, 产生收益, 多资产配置的感觉. =============== 碎碎念-心境 =============== 创业没有成功或失败, 而是一直在路上. 术的层面可习得, 锻炼, 还有个心的层面, 创业的过程也是一个修心之旅. 当你急功近利, 盲目追求增长和收益, 恰恰会影响你的心态, 影响你的动作, 以及信念感. 提供大家一个prompt, 当你陷入纠结的时候, 让ai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自己, 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创业道路. ``` {{输入的你困惑, 详细描绘心里动作}} 请帮我分析我现在的状态, 在纠结什么, 深挖问题, 向我提问, 我纠结的两头是什么, 需要放下什么, 多次询问深挖, 治病不仅要看表面,还要治病根儿。上述内容只是一个现象,那底深层纠结的根源在于什么? ``` 想做seo, 不要想那么多, 打开一篇 @哥飞 的文章读下去, 照着做. 想做产品, 先去toolify.ai, 刷一遍产品榜, 收益榜 想跑通mvp, 先跟着 @艾逗笔 走通全流程 想做增长, 多和 @子木聊出海 学习 迈出第一步我的朋友

00
Yangyi.
5天前
去找个人流量还可以的公园
在那里Build in public
上几波小红书 产品可能还没发出去就火了
93
Yangyi.
6天前
如果你想获得很强的执行力,其实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做你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情

找到一个你做起来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其他人可能是万般费力的。这就是属于你的个人竞争优势。在这个事情上不断深耕,你就会积累经验资产,总有一个时点会爆发。

- 第二种方法:放下期待,相信自己

不要给自己设目标,也不要给自己设限
没有目标,你就不会有负反馈和行动压力,就像很多人说先做个垃圾出来,这就是没了期待

没期待,你就会回归内心。期待是一种欲望得以存在的形式,当你有所求,就会反向考虑损失,就会带来负向压力,导致无法行动

相信自己是说,你要相信这件事你能做到,不要从内心觉得它难,当你对自己充满百倍信心的时候,再难的事情你都会觉得你能搞定,你自然就会行动
613
Yangyi.
8天前
因为25年在做Agent,所以需要了解Agent的所有动态
于是在Agenthunter上搞了News,每天看看,一方面看看Agent的进展,另外一方面练练英语
当然也有个Newsletter能推送到邮箱

欢迎使用: agenthunter.io
01
Yangyi.
8天前
如何学习使用n8n构建AI agents:

1、去skool加几个ai automatic社群
2、扒他们的案例图,传fiverr upworks挂单引流,帮别人制作n8n workflow
3、同步先看着视频进行学习,一方面学n8n基础,另外看人家视频是怎么做的
4、当第一单来了之后,不论付多少钱,有多难,你都接,去实际干
5、一边干,一边录屏,把过程记录下来
6、交单,入账
7、做视频,发youtube
8、用gemini总结youtube视频,整理成一篇软文,发reddit和推特
9、这个循环就回到了4,单子开始逐渐滚动起来了
10、把模式从做workflow转变,变成企业ai agents包月顾问,一个月2500美金,逐步涨价
11、借助youtube流量构建自己的n8n学院
12、招生,把活儿扔给学生做

就这样,第一单可能几百美金,但做上2个月,很可能就可以突破2万美金一个月,靠课程收入+顾问很可能就是5-10w美金一个月。

但这个过程一定不容易,能坚持下来叫“吃苦”,那些每天过的很拮据,吃泡面住地下室却一直低价出售自己时间的,并不是吃苦,因为即便吃10年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这是学习的意义,也是所谓的费曼赚钱法
06
Yangyi.
9天前
不论你的办公IM是飞书,还是Slack
要是群组里没有5个Agent Bot
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AI创业公司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