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SUiTHiNK
511关注3k被关注11夸夸
📍从业十六年的工业设计师
💡创意/产品/设计/顾问
🔋写作者/视频作者
🎙️播客:荒野楼阁 WildloG
📝博客:suithink.me
置顶
SUiTHiNK
4年前
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blog”?
你有持续写作的blog吗?
你有订阅的blog吗?

这是我的blog:
suithink.me

始于2005年,至今未曾断更过。
在2010年搬迁过一次,直到今天。

mp.weixin.qq.com

期间写过三年公众号,但始终觉得写作和阅读体验比blog差太多,常常阻断我的表达连续性,遂停更近四年。尤其在今天这个充斥着社交网络的时代环境,大家的连接已经足够多了,一个中心化的自留地愈发显得珍贵。甚至于,“自留地”这个词都显得相当古早且不合时宜。但待在这样的地方里,人才更像人。世界很精彩,更应慎独。

人不是数据,不是野兽。试图把所有一切量化的和以动物性当作人性的互联网产品,都是人类走过的弯路。
5612
SUiTHiNK
12:03
最近的状态好得让我有点害怕,害怕自己从抑郁转变成双相。正好这个月的药吃完了,就预约了今天早上回医院复诊。我把最近半个月的精神状态、话多、心情好、积极麻利给医生描述完之后,她皱着眉头说:“这有点兴奋啊。”

随后给我把药的内容调整了一下,原本一天三顿总共 8 颗,改成了一天两顿共 4 颗,但种类从 2 种改成了 3 种。下去药房拿了药,本来要顺便去把驾照换本的体检做了,结果没带驾驶证,只好回去。回去送太太到健身房的路上,我跟她说起早上医生改药的事情,她也觉得很担心,如果是双相就麻烦了。

我在工作室楼下吃了点早餐后,车头一转又回了趟医院。

网上能查到两种说法,一种说抑郁严重到后期会转成双相障碍,一种说抑郁和双相是两种不同的病,只是双相里包含了抑郁的症状,通常是抑郁发作时就诊,还没暴露出躁狂的问题,后面到了躁狂期才会判定是躁郁。我问医生,哪种说法是对的?

「第二种,它们是不同的疾病。」

我是很担忧的。医生说,你现在的状态还不构成双相。讨论了一会,我最后复述重新确认一遍:如果说,我目前的状态能持续保持,那这就是抑郁在好转康复的信号;如果后面出现了比现在更高涨、更兴奋的状态,才能说是双相。

「是的,目前才一两个星期,不用担心,先观察。」

嗯,我想我应该是快要好了。
40
SUiTHiNK
2天前
最近的感觉太好了,好得我有点害怕…
50
SUiTHiNK
2天前
早安!
迭代了三个版本,总算像个样了!
60
SUiTHiNK
4天前
下课!
00
SUiTHiNK
4天前
四十岁,真的就一定会遇到中年危机吗?
这一期,我们三位中年人一起来聊聊,各自在临近四十的感受:

苏志斌:从业十六年的工业设计师,前车联网公司联合创始人,是一位父亲,也是一名正在与抑郁症同行的人。
筱烨:前服装设计师,靠健身、跳舞、学吉他自救走出抑郁。现负责头部家居主播的售后相关,亦是占星师和动物园园长。
广鑫:曾在饭否、百度、字节做产品经理,因抑郁症躯体化而离开职场后,陷入人生的迷茫,正在通过玄学、佛经寻找出口。
三个人都接近 40 岁,都离开了体制化的公司职场轨道,正在数字游民式的生活里重新建立自我。

在这一期里,他们聊到:

为什么中年危机不只是「焦虑」,更像是一种「失重」?
星盘和紫薇斗数,能不能比 MBTI 更深刻地揭示一个人的矛盾?
当抑郁凶猛来临,是药物、玄学,还是伴侣关系在托住你?
作为另一半,到底怎样才能真正陪伴一个抑郁的人?
为什么有的人在 40 岁时会感到「下岗式绝望」,有的人却能乐观地把自己活成朋友身边的「小太阳」?

这不是一场教科书式的讨论,而是三个接近 40 岁的朋友的真心交谈。他们的痛苦、挣扎、甚至自救的方法,都未必是答案,但或许能带给你一种共鸣:

四十如何不惑:在下岗和抑郁中重塑自我_14.ylog

荒野楼阁 WildloG

01
SUiTHiNK
4天前
小宇宙的审核是人工的还是AI的?一期节目审核二十多分钟好像有点久唉。
00
SUiTHiNK
4天前
我今天意识到,如果是在MacBook上使用iPhone里的APP,我对广告的容忍度会直线上升。因为iPhone投屏的这块屏幕只是整个画面中的一小部份,我等待广告切换注意力去其他地方的迁移成本,非常低。不仅容忍度提高了,甚至觉得其实一条广告的时间非常短,短到我根本无所谓它的存在,因为我几乎不会把注意力放在上面。
00
SUiTHiNK
4天前
它没电的时候会不会……那个?
60
SUiTHiNK
5天前
终于在龙岗喝上了西乡之光!
30
SUiTHiNK
5天前
和曾经的饭否产品经理录了一期播客,马上要剪出来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