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郑贝壳女士
5关注96被关注1夸夸
人必须知道活在世上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人为设计的“你需要”;
人只有健康的体魄,清醒的头脑,才不会被他人精神奴役。
活着很容易,不听他人言。
置顶
郑贝壳女士
6天前
不要较真,不要负责,不要焦虑,不然就会点燃爆炸毁灭好不容易恢复的平静心情💢💥
00
郑贝壳女士
1天前
光有真诚,没有价值没用
00
郑贝壳女士
3天前
我记得李诞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认为还是要好好生活,对自己好一点。你是要活到至少八十岁的,最终你的工作是你,你的作品是你,你的成果是你这个人,你应该时刻想着这件事,就是你所做的所有事情,受过的所有训练,委屈,成就,都是为了成就你这个人。你用这样的思考方式去考虑问题的时候,有些事情你就知道该怎么分等级了。”
00
郑贝壳女士
4天前
每天都是迎头暴击
20
郑贝壳女士
5天前
过好自己的生活,我再也不要像我老豆一样,无能的愤怒只会发泄在老婆和孩子身上。
00
郑贝壳女士
6天前
写个小剧场:呵呵。当你跟你丈夫说别人对你态度不好不尊重你的时候,人家反过来说是因为你没有考上教师证?哈?有当老师的出来说两句吗?人家没有尊重你,不是人家素质问题吗?是你看起来不够富有不够高级吗?人家会尊重老师吗?笑死……
10
郑贝壳女士
7天前
有一点点被安慰到。虽然依然一地鸡毛……

骆克: 35岁,人生才真正开始。 最近和不少朋友聊天,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人,尤其是过了35岁,都开始有一种无声的恐慌。这种恐慌不是来自具体的裁员或账单,而是一种更深层的迷茫:“我拼了这么多年,得到的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我们习惯于将这种状态称为“中年危机”,但心理学大师荣格,给了它一个更积极、也更深刻的名字——个性化(Individuation)。 他认为,40岁不是危机的开始,而是自我整合、真正活出自己的黄金时代的开端。 1. 前半场:我们在为社会剧本打工 荣格的理论点明了一个真相:我们人生的前半场,本质上是在完成社会化。 从求学、工作到成家立业,我们像一个尽职尽责的项目经理,严格按照社会给定的成功KPI来执行任务: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大厂的Offer、不断上涨的薪资、体面的社会地位…… 我们努力打造一个符合外界期待的人设,一个闪闪发光的社会自我。这没有错,这是生存和立足的必要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真实的自我、那些不符合标准的欲望和梦想,被暂时压抑和雪藏了。 直到35岁左右,当外部世界的任务基本完成,那个被忽略已久的真实自我才开始醒悟。 2. 后半场:从外求转向内求 这场转变的核心,是从关注「外求」,如别人的评价、社会的标准,逐步转向关注「内求」,如内心的满足、真实的渴望。 这必然会带来一系列变化: ① 重新定义成功:我们不再执着于赢过别人,而是开始思考什么能让我真正圆满。成功不再是爬得有多高,而是活得有多真实。 ② 完成阴影整合:你开始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那些曾经被视为缺点的部分。你意识到,真实的你,正是由这些光明与阴影共同构成。不再追求完美人设,反而获得了巨大的自由。 ③优化你的人际资产:你不再需要通过无效社交来证明自己。时间的宝贵让你学会断舍离,把能量留给那些真正滋养你、能与你同频共振的关系。 3. 如何开启你的黄金时代? 如果你正处在这个转折点,恭喜你。开启后半场,有三个关键动作: 1. 找到你的“无用之用”:去做那些纯粹因为热爱、不为任何功利目的的事情。无论是学一门乐器,还是研究一段历史,这些“无用之事”是滋养你内在生命力的最好养分。 2. 建立清晰的个人边界:温和而坚定地拒绝那些消耗你的人和事。你的时间、精力和善意,都应该优先供给那个最重要的客户,你自己。 3. 与自己进行深度对话:通过书写、独处或冥想,定期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最近快乐吗?我在为什么而焦虑?如果抛开一切限制,我最想做什么? 总而言之,35岁不是一道下坡路,而是一道分水岭。 在山坡的这一边,你为世界而活; 在山坡的那一边,你将为自己而活。 请相信,35 岁,你人生最好的故事,序幕才刚刚拉开。

00
郑贝壳女士
7天前
不知道该如何刷屏去掉以往那些黑暗面和不愉快,但那的确是我的来时血泪路,也是自我真实的一部分,不图你什么,不害你什么,我只是做我自己。
10
郑贝壳女士
7天前
我根本不想要什么,我只想强大地拒绝不想要的任何一切!
00
郑贝壳女士
7天前
久违了,三个月以来喘口气的一个上午,没有人类,没有活动,没有小朋友,没有动物,没有智障,没有傻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