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 Tim 的回应,再对比了一轮四大平台的舆情画像,差异真的很典型:
B站:
这就是典型的“主场流量池 + 粉丝友好型社区”。内容调性一致、用户画像集中,评论区依旧是高粘性用户在玩梗接梗,情绪非常可控。
小红书:
这里的“情绪盘”最重。大量用户不看长内容,主要靠信息流里的 AI 图文和小号切片做情绪决策。素人内容的杠杆率极高,投产比在全网最高,一张图能撬动整条话题的走向。典型的“低成本舆情引爆场”。
抖音:
视频消费意愿最强的平台。完整观看率高,用户评论能直接复述视频重点,说明是“看过、理解过、再输出”。更像“内容理解型社区”,不是纯情绪型。
微博:
老牌“广场型舆论场”。创作者和同行在自己号下“站台护盘”,外围用户“反向情绪对冲”,阵营非常分裂。典型的左右脑互搏,公共讨论最激烈,也最容易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