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小吴老吴
187关注13k被关注22夸夸
我是老吴,做股权投资。
【命运反复出题,直到你给出新的答案。】
置顶
小吴老吴
1年前
四十岁之前是来世界调研的,
四十岁后才开始真正的人生。

小吴老吴: 6年前的今天,我从所谓副厅级的岗位离职。 一家中管央企最大的业务板块、最年轻的班子成员;一个从学生到文员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草根干部,和集团领导的关系都融洽;作为公司核心主业的管理团队,成绩荣誉和光环加身,所谓的仕途被称作前程似锦。 离开的唯一理由是所谓职业经理人的梦想,以及下一家民企上市公司总裁岗位诱人的offer。支持我的人只有我太太,反对我的人包括整个世界。一篇精彩的辞呈交给集团董事长,他摔下眼镜半晌没吭声,指着桌上年轻人培养计划中我的照片说,你要走,我怎么跟其他年轻人交待! 那个时候的我得罪谁都不怕,嗯,我要去中流击水和鹰击长空。就这样无负担、无思考、无怀疑地投入到了一种纯粹的感觉中。然而,渴望的未来只是潜意识的,其实并不知道未来是什么。 新鲜感和蜜月期扑面而来,除了一切都过去得太快。仅仅第三个月后,我让我的驾驶员和行政秘书留在公司配备的专车内,独自一个人走到一条河边大哭了一场。理想太高,力不从心;全力以赴,累到崩溃。 离开之前,为什么从未有人认真地告诉过我: - 单纯的管理能力不是一种市场化能力; - 中国的职业经理人阶层并未成熟; - 中国的民营企业还未走出浮躁期,组织能力和盈利模式很多不成熟; - 任何不是因为“新”而产生的岗位需求都有风险; - 既有环境中的人具有的坑位优势有其合理性; - 稳定感也是黄金屋; - 之前的仕途有希望,多半是因为平台和运气; - 民企基本只是一个人或个别人所有的,突破底线的利益争夺,违背了人性基本诉求, 而不论职务高低,国企同事之间关系的底层逻辑其实都是同谋或合作。 ...... 我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在社会的熔炉中锤炼,世态炎凉,修身养性;终得业绩,百炼成钢。直到一年半前,我重新回到另外一家专做投资的央企,带着远比6年前多很多的本领和心力,重回体制内的干部序列。 我后悔当初了吗?如果确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仍会坚定地离开。但能否走到今天是不确定的,因此回头看当年的选择,是过于草率了。 人生是最好的学校,过去的六年是非常辛苦的修炼。 - 现在的我,不再抱怨什么命运不公,没有什么沾光吃亏,没有那么多的人对人错、事对事非,总之就是没有意识形态至上的执念,就事论事之后就没有什么过不去。 - 现在的我,热爱失败、热爱成功、热爱吃苦,被尊重、被冤屈,都还可以,敏感和无感并存于心,每一天新鲜的日子和每一天傻傻的劳作,都很幸福。 - 现在的我,对各行各业的知识保持浓烈的好奇心,每天必做、可以常年坚持的事情越来越多;除了也偶尔控制不住喝大酒外,一定不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 现在的我,对世界、生命有了朴素的认知,学会了认识渺小、简单的人生;更发现人生真的好快,而人生中的职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 现在的我,明白了不论命运是否眷顾,仍然可以有乐观状态;如果连公平都不可以了,就保持有尊严的态度。 - 现在的我,明白了能力是最安全的。但关于能力这件事,有时不是个人的自体力,而是环境的激发力,持之以恒、曲线向上。 - 现在的我,不被尊重也是常态,因为人天然不会去尊重别人而只是要尊重自己;但我却学会了尊重每一个人,只是包括了敬而远之的那一部分。 这几年的经历之后,让我得到了从未有过的稳定的自律、执着的学习、坚定的善良。在工作中,学会了结构化思考的能力,学会了化繁为简、直入主题;严守规矩、专业精神;对方视角、从不懈怠。 这几年的经历之后,在舒适区和不舒适区之间频繁切换,直到发现不舒适区根本不存在(除了病痛)。不是因为喜悦、成功、走运就进入舒适区,也不是因为天下无事吹着小风就一直开心。增进能力、拓宽视野、良好习惯、积累知识;不执念,不依赖、不寄托,舒适区即在内心自主可控。 要问我现在最缺乏什么呢?现在最缺乏的还是勇敢。 既因为能力不足、知识短板,缺乏勇敢;也因为在成长早期与先天优秀的人形成的差距远未弥补,缺乏勇敢;还因为人到中年更加保守,缺乏勇敢。 缺乏勇敢地跳出现有体系,直面人生更大的挑战和可能性的勇气;缺乏勇敢地面对社会,追随最根本的理想去运营一家企业的勇气;缺乏勇敢地面对自己,设定更高目标,痛下狠心快速成长的决心。 因为不够勇敢,现在的我既没有特别具象的当官梦想,也没有特别执着的发财目标。但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所谓希望,并非确信事情总会有世俗的结果,而是坚信不论结局如何,肯定有其价值。 我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接纳自己的平凡,并在平凡中享受努力的意义。 以上,作为6年来工作的自省笔记。

53
小吴老吴
11:17
除了宗馥莉之外,宗庆后还有6个孩子。
71
小吴老吴
2天前
中国现有创投行业各类评奖机构超过50家,每年量产超200个榜单,每年产能至少3500座奖杯,而同期真正完成退出的项目不足800个。
31
小吴老吴
2天前
中国尼特现象正从短期转向长期、从个体偶发演化为普遍性问题。

“尼特族”出现明显的大龄化趋势。2018—2022年,30—34岁青年劳动参与率从98.7%下降至88.3%,尼特率从2.2%上升至12.3%,而16—24岁青年尼特率则从12.1%下降至10.9%。25—29岁青年尼特率亦达到11.1%。

2025年5月,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4.9%,较上月降低0.9个百分点,为今年目前最低点;但对比2024年5月,仍高出0.7个百分点。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下行0.1个百分点至7.0%,亦高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
142
小吴老吴
3天前
跑步时候,理理今天的思路。
00
小吴老吴
9天前
当硬科技攻关进入深水区,面向那些转化难度更大的科技成果,投资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强。一些项目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技术被证伪、商业化不成功等问题。一些科学家在创业时,缺乏商业思维、管理经验不足等短板逐渐暴露,创业成功率没有那么高。因此,投科学家创业的门槛很高,需要投资机构有长时间的积累、学习和迭代,对技术形成深刻理解和判断。同时,能够给科学家匹配相应的资源,帮助科学家跨越技术和市场之间的鸿沟,提升创业成功率。
10
小吴老吴
9天前
建议解散足协解散国足,每个省组建自己的球队打联赛,选择最好的队伍代表国家参赛。不止是打进世界杯,还可以节约财政、刺激消费、把足球还给人民。
160
小吴老吴
9天前
数据好像差不多
582
小吴老吴
11天前
小心不要把自己的逻辑能力变成逻辑洁癖。
“逻辑洁癖”表面上是理性的极致,实则可能是一种精致的设限。逻辑思维本是重要的认识世界方法论,但当我们对逻辑产生执念,就容易将逻辑当作精神工具,用以抵御混乱、情绪、偶然性甚至未知的真实。
这种洁癖看似追求清晰,其实是一种惧怕复杂和脆弱的逃避。逻辑的前提往往也是人自己选定的,而人的经历视野、知识结构和性格局限,会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一个“逻辑闭环”——你用逻辑排除了不合理的世界,却没发现,那些所谓的“不合理”,可能只是与你的体系不兼容。
真正深刻的智慧,或许在于敢于在逻辑的边界上与混沌共舞。在理性的光亮与人性的灰色之间,在规则与意外之间,在执著与从容之间,找到一份张力中的平衡。这种平衡不是认知上的技巧,而是一种深层的修炼。
世界从来都是多维的,在百分之百总量的世界中,阴和阳、正与反,各自都还是百分之百。唯有容纳非逻辑的逻辑,才可能成为更大的“逻辑”。
32
小吴老吴
11天前
你现在碰到的每个困境,基本都是针对你的性格弱点而量身定制的。
所以命运反复出题,直到你给出新的答案。
3152
小吴老吴
11天前
公司团队成员中,不止是有约三成清北毕业这样的高学历,还有不少干部甚至现任高官的子女。
与所谓的世俗印记不同,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比普通人更谦卑。他们的气质中丝毫没有小人得势、草根得志的漂浮,对金钱和职级的宠辱得失比一般人更淡然,对职场琐碎和人情世故的内心超脱也显而易见。
他们对事情的在意范围似乎自带精英气质,对事情本身的专注度常常更高,有着接纳各种结果的从容。甚至,在他们的谦卑中偶尔还会有一些怯懦,远远不存在那种想要撑一下某种场面的表现欲。
在这些优秀家教的孩子们身上,我依然能学到很多。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