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Kosan.
967关注6k被关注10夸夸
既在孤峰顶上
又在红尘浪里
Kosan.
22:16
中成药为啥有效,倒是写得一清二楚🤷
00
Kosan.
20:16
吴世春一边说,企业家太不容易了,企业家太艰难了。一边召集大家去西安,拒绝白嫖。也没见多体谅企业家。
10
Kosan.
2天前
直到今年才感知到,我们做流量出身有个天生弱项,那就是对产品的投入。

赚钱太容易,业务闭环太容易,就缺乏对产品的研究。当然本质是傲慢,对用户需求的傲慢。

我也是今年业务差点死了,忽然想起来,我过去几年的积淀是啥。我做了什么产品出来?知识付费毕竟是速朽的。

想到这里忽然就理解罗振宇在2016推出得到的决定了。那时候他的粉丝,可是类似宗教信徒一般呀。那为什么他决定放弃内容电商、放弃浪潮式发售、放弃经营社群,而去老老实实打造得到呢。

因为用户嬗变,他想穿越周期,想打造一个能卖5年的产品。
10
Kosan.
2天前
负面评价再多,也不妨碍王家卫真是好导演。

但很多人总以为“文如其人”“戏如其人”。对名人专家去不了魅。我早年在看周作人、汪曾祺文章的时候就去魅了。文章是真好,人也是真软蛋。
40
Kosan.
3天前
用GPT写了一个佛法智能体,
把13经全部输入进去再和他聊。
终于搞清楚了“心经”的讲者主体,
理解起来容易多了。
10
Kosan.
8天前
《心经》解读买了N个版本看了N个视频,
目前看来楼宇烈的《花开莲现》版本最好,
看得懂看得进解释通透不废话,
照顾读者感受,太难得了。
31
Kosan.
9天前
当人们开始说,这是我带过最差的的一届、我很看不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某某行为(包括刷短视频不看书等)…

注意了,很有可能,登味、爹味出来了,很重。

事实上,每一届新一代都被这么批判过。从50年代美国的年轻人被称作“垮掉的一代”,到60年代被称为“嬉皮士一代”,还有70年代的沙发土豆;中国的80后也被叫过反叛的一代,90后被叫过“网瘾少年的一代”。

而今天,00后10后被称作沉迷短视频的一代、不阅读的一代,躺平的一代,小帅小美的一代…

说来说去总是这些词,登味好重。哪个年代的人垮掉了?并没有。理解不了“老登们”的问题,不是年轻人的问题。理解、尊重、试图融入、彻底改变才是正确方式。不要教育年轻人了。真没啥用。你妈的唠叨啥时候你真听了?
00
Kosan.
12天前
宋代有个尊师重道的典故叫“程门立雪”。讲的是杨时和朋友去拜访程颐,结果老爷子睡着了。俩人也不好意思打扰,就在旁边等,等到后面雪都下了一尺深了。程颐大受感动,把这事就告诉了其他学生。“尊师重道”的典故就流传下来了。

但二程本人其实并不怎么尊师重道,主要是指二程对周敦颐。他俩十多岁被老爹送到周那去学习,加起来学了三四年。按理来说周对他俩影响应该不小,但后面他俩几乎不提周。

究其理由一个词概括就是“门户之见”。二程一直以儒家正统自居,对于道家佛家,是看不起看不上看不见的。而周敦颐刚好是个融会贯通的人,它不仅学道,还搞出了“太极图说”;他还学佛,莲花是佛教的核心象征,他写“爱莲说”…

从现代视角来看,二程的确是古板老头,所以后世把那些糟粕归罪于二程等理学大师,不算太冤。周敦颐是广泛涉猎小老头,不狭隘,生活中应该很好玩。要我就会喜欢周敦颐这种老师。
00
Kosan.
12天前
兴致来了,想和GPT聊《坛经》。给它布置了任务:逐字逐句给我讲。

我开车开了半小时,他给我绕了半小时,就是不给我逐字讲。似乎是找不到原文。太离奇了。
40
Kosan.
14天前
《五灯会元》讲,青原惟信在1000年前提出: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这是我们人修行、参禅的三境界。

1000年后,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提出达克效应,讲人的认知分为4个阶段:愚昧之巅,绝望之谷,开悟之坡与平稳高原。

什么是“见山是山”,就是人处在愚昧之巅,只能看清表面;什么是“见山不是山”,就是忽然我认识到自己是啥傻逼,我直接来到绝望之谷,然后我慢慢建立信心,重新认知一切;什么是“见山还是山”,就是我忽然意识到“凡所有相,都是虚妄”,我是个傻逼也是虚妄,真正的状态应该是“真空妙有”,处在“平稳高原”。

人类的知识,转了一圈,换了个名词,换了种形式,又溜达出来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