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末看了三场脱口秀,相对于电影院的大片,我更喜欢这种有人气的活动。一般去现场的目测都是二十来岁的,朝气蓬勃的,听到什么都呵呵乐的。
三场脱口秀,第一个是纯拼盘,主持人*1+拼盘演员*4,一顿哐哐输出,个别演员还是差强人意了点的;第二个选票过程中无意看到是专场,其实也就比普通的拼盘贵20,立马下单,我买票一般都是当天有时间了才会上网买票,所以很多想看的其实已经买不到了,一般能买到的可能也不太火的那种。第二个专场这个,立马感觉档次就上来了,虽然就差了20元,但一个演员,完完整整的跟那给你说一个小时,故事的完整性、逻辑的顺畅性是很重要的,拼盘让我感觉就是大家咣叽咣叽来,咣叽咣叽走,还没适应他的逻辑,就换一个新的。专场可以让人慢慢听,慢慢思考。
第三场又是拼盘,但是换了个剧场,前面类似,但最后有两个随机的表演很出彩,可以看到演员表演的稚嫩,但是又可以看出团队的用心。
本来抱着是去看看这个商业模式是否有价值的,看完感觉这更像一帮年轻人找寻生活出口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