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司马无风
370关注20被关注1夸夸
鹅厂毕业,创业路上。
司马无风
3天前
司马无风
4天前
想到昨天看的昨天关于黄铮五六年前的言论
企业的经营方向就是找一个足够长的雪坡
领导者负责解除雪坡中一些障碍
但更多是要靠团队的力量来推动这个雪球的滚动
如果领导者既要又要
那最后这个企业一定活不太久
这最后一句是我自己的总结
00
司马无风
10天前
真诚,无论在哪里,都很重要。
00
司马无风
11天前
正儿八经的参加了一轮上市公司董事会
对这个世界理解的程度更深了一点儿
00
司马无风
12天前
一个周末看了三场脱口秀,相对于电影院的大片,我更喜欢这种有人气的活动。一般去现场的目测都是二十来岁的,朝气蓬勃的,听到什么都呵呵乐的。
三场脱口秀,第一个是纯拼盘,主持人*1+拼盘演员*4,一顿哐哐输出,个别演员还是差强人意了点的;第二个选票过程中无意看到是专场,其实也就比普通的拼盘贵20,立马下单,我买票一般都是当天有时间了才会上网买票,所以很多想看的其实已经买不到了,一般能买到的可能也不太火的那种。第二个专场这个,立马感觉档次就上来了,虽然就差了20元,但一个演员,完完整整的跟那给你说一个小时,故事的完整性、逻辑的顺畅性是很重要的,拼盘让我感觉就是大家咣叽咣叽来,咣叽咣叽走,还没适应他的逻辑,就换一个新的。专场可以让人慢慢听,慢慢思考。
第三场又是拼盘,但是换了个剧场,前面类似,但最后有两个随机的表演很出彩,可以看到演员表演的稚嫩,但是又可以看出团队的用心。
本来抱着是去看看这个商业模式是否有价值的,看完感觉这更像一帮年轻人找寻生活出口的方式。
00
司马无风
13天前
这么算得吃一斤啊

冰冰的成长日记: 真的服啦

00
司马无风
16天前
这人到中年
同学什么的已经越来越远
同学基本上三拨
国外一拨、国内各个城市一拨、老家以及老家的省会一拨
这三拨人,应该彼此之间都看不上彼此
这三拨人,按照顺序,离家越远,彼此之间的关系也越远。
每年到过年
群里已经没有聚会的声音
基本上也就老家和老家省会的那一拨会聚
人数也不会超过20个人左右
正好坐一桌
00
司马无风
19天前
分享一点我身边的曾经大厂人现在在做什么吧?
这哥们我也是近期才知道下落的,因为太太太低调了,我最近一次看到他的名字是在企查查上,现在他是某头部互联网大厂的执行董事。这个具体是什么概念我不太清楚,因为所有对外的挂名里面都没有他,在我现在的公司里执行董事就2个人,一个是董事长一个是CFO。
这哥们是山东人,很仗义,年轻的时候好像还玩过乐队。后来进了大厂我两一个组,那会儿都年轻,爱玩,也都能玩到一块儿去。
印象中有一次,因为我们的老板有事儿,他去给大老板做汇报,深的大老板喜爱,从此也就挂上名了。我离开的时候,他应该已经到总监了,这是十年前的事了。后来听说他去了刚才说的那个大厂,这一呆又是七八年的时光。
这中间也就朋友圈偶尔互点个小赞。你会发现,到了这个年纪,朋友圈爱发的就那几个人,可能你已经被大多数人屏蔽或者加了标签,所以勇敢点,热情点,那些肯向你开放朋友圈的人,除了中介、销售以外,该点赞点赞,该寒暄寒暄,“珍惜”一点现在可怜的社交圈。
00
司马无风
20天前
这个真的辣眼睛
310
司马无风
23天前
分享一点我身边的曾经大厂人现在在做什么吧?
为什么会说说,因为你会发现人到了40+以后,如果不是干市场方向的,可能交际圈会无限趋向于狭小。
先说一个我第一份工作时候认识的同事S吧,当时就是一个从东北来北京闯荡的小妞,做广告销售,那真是没日没夜的跑客户,客户那会儿也是真有钱,所以小姑娘过的还算滋润,那是真的朝气蓬勃的样子,每天机场酒店的倒腾,偶尔在公司遇到,楼道里碰根烟,一副时不我待天下数我最恨的霸气姑娘。怀揣着北漂的梦想,那会儿如果我没记错百度在上地那个地方的楼刚起,附近金山的一个姐姐买了套二手房,单价一万多的时代。时隔十几年偶尔在微信聊起,现在小S已经结婚生子,跟朋友合伙做一家小代理公司,倒腾点广告的活记,自己找了一个小代工厂做婴幼儿的服装,时不时朋友圈发发快团团的链接。也爱分享自己的宝贝儿子,感觉多了一些烟火气的味道。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