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This.is李诺
772关注874被关注12夸夸
做了几档播客(详见动态)
身在南方的北方小伙儿🍜
音乐发热友🎼🎸🥁🎹
摄影初级入门选手📷
要多读点书的基督徒
自我怀疑的ESTP
置顶
This.is李诺
2年前
听播客4年多,做播客3年多
不知不觉,弄了7档播客

【太男了】男性视角聊闲天
【随想整理】个人独白分享心情,记录感知
【结婚之后】原【土豆炖蘑菇】夫妻搭档,聊婚姻、谈感情
【昨夜Spirit】纯音乐,无口白,纯情绪,无技巧~
【在读丨Book turner】一档读书者的播客
【不花钱唠嗑】倾听、陪伴、漫谈是这档播客的关键词
【播客Yu我】那些关于播客主播的故事

就当个置顶吧~
332
This.is李诺
19:36
值得记录的订阅数❤️
20
This.is李诺
2天前
图书馆看书,更认真?
00
This.is李诺
2天前
关于内容输出,个人理解就是沉淀或积累。

今天在洗手的时候,突然想水龙头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打开水龙头意味着什么呢?至少在楼房,通常是在楼顶有一个蓄水池,一根或几根输水的管道负责把水输送到每家每户。说白了,在打开水龙头之前,水就已经在管道里,就等候在阀门处。(很明显水并不是临时抽送上来的)就算是在过去使用水井,也是需要提前打水存在水缸里,需要的时候再去舀来用。(简单来说就是:蓄势待发)

如果我们的内容类比为:水。那么这些内容是怎么出现的呢?是临时的获取?还是早已储备?如果我们继续深入思考水在生活中的处理。除了提前的储蓄,还有过滤净化!而内容也应该是这样。至少在现如今,获取资讯(蓄水)是容易的,但是究竟哪些是于我们有益处的?那些是可以通过梳理,进行系统表达输出的?那么思考、对话,正是一种较好的过滤净化。

然后就想到近几年我自己多次表达过的“输出带动输入”,这个逻辑虽然城里,但很明显这并非是最健康的状态。毕竟这种应急式的状态很难有较好的沉淀,一方面对自己并非最理想的状态,另一方面在输出的时候,也不太容易形成自我体系并进行有质量的输出。当然,这只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思考。而且,假如“输出带动输入”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较为客观的反馈,那么对于自己的梳理和调整也是很有帮助的。当然这也相对来说要求自己的心态要更平和、更开阔。就好比自我成长是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包括了:构思、准备物料、试运行、正负反馈、多次验证、推倒重来、细节微调……

所以说,日常的储备势必会让我们仓促的输出更有质量。当然,这里所说的储备不只是读书、读文章、看视频、听内容,而在我自己的经验里,对生活的思考和观察,和人的交流,也是一种很好的储备方式。

认真生活,很有必要!
00
This.is李诺
3天前
家是港湾,但婚姻是围城?

在亲密关系中的难点,是否可以在关系建立之前消除或避免?

Tim和Heaven看的是短剧,品的却是自己。

本期节目从爆款短剧《家里家外》聊到真实的亲密关系建立的根基。

017:《家里家外》,活出真爱!

结婚之后

20
This.is李诺
4天前
哈哈哈哈,《结婚之后》要更啦!!
00
This.is李诺
4天前
《厨子与裁缝》是一档由两位都市手艺人、建院逃兵、NTP小美——厨子崔迪与裁缝黄一旦创建的女性播客,意在记录与分享她们“非主流”的创业与成长……

勇敢探索的《厨子与裁缝》:内容创作的核心是言之有物 ft.崔迪

播客Yu我

00
This.is李诺
4天前
我只想说:自媒体害人不浅😂

行走的大象君: 房琪最近参加浪姐有点塌房了。首先不建议这种平时靠脚本、剪辑拼接跑出流量的人去参加真人秀,什么都要只会毁了自己。其次她的很多朋友发视频给她说话,更显得她整个圈子都水平不高。我刚刷到有个博主说她“我们不缺一个情商高的房琪,我们缺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笑死,为什么我们缺一个活生生的人啊,请问你很缺吗?我不缺啊。活生生的人中国有14亿,地球上有64亿,请问到底哪里缺了?替一个人辩白要用这么苍白无力的烂梗吗? 博主参加真人秀,其实逻辑很拧巴。参加节目的那些姐姐,她们的偶像内核就是她们本人,比如王心凌,她的唱跳才华被唤起,现在演唱会爆满。 房琪吸引人的内核却是她精心编织的短视频内容,无论是参加《我在岛屿读书》还是《乘风破浪的姐姐》,她在综艺上的人设却跟她的内容人设,其实就是内胆和皮肤脱节了。而她的内胆,没什么深度和文化,读书水平都还停滞在郭敬明,过气二十年了。 还不如不去,永不漏馅儿。靠短视频也能纵横好多年吧,偏要遥望娱乐圈的名利场,还直接硬上专业的明星都很谨慎参与的真人秀。博主里唯一走这条路走通的就是papi酱了,但是她毕竟是中央戏剧学院的研究生,念书……多少还是有用的。

11
This.is李诺
4天前
还是得参加读书会😁
40
This.is李诺
5天前
刚刚同电梯的邻居手机里发出了一个声音:考前吃什么能提高成绩……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