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绛烨jiangye
52关注87被关注1夸夸
不知名AI产品博主,全网同名【AIGC新知】。
微信:LimerenceSmultronst。
绛烨jiangye
11:00
Claude强势封禁中国用户!别急,GLM-4.5贴心到家搬家服务来了

Claude强势封禁中国用户!别急,GLM-4.5贴心到家搬家服务来了

00
绛烨jiangye
2天前
🎉 拍我AI限时免费狂欢,仅此6天! 🎉

9月5日10:00至9月10日23:59,拍我AI开启限时免费活动,APP端和WEB端全场免费! 在此期间,视频生成不消耗积分,让你尽情创作,无需担心资源限制。快来加入这场AI视频创作盛宴,释放你的创意潜能!

👉 获取方式 :应用商店直接搜索“拍我AI”,或网页端输入“pai.video”即可体验。
00
绛烨jiangye
3天前
做一个AI时代的应用工厂。
00
绛烨jiangye
5天前
最近发现了一个AI修图神器Banana模型,简直不要太好用!

我发现,lovart也上线了nano banana模型,赶紧去试了试,真的太爽了!😎
首先打开lovart,入口在这里:www.lovart.ai ,点击Try it Now,进入到画布,关闭AUTO模式,选择nano banana模型,就可以开始爽玩啦!🎉
在Agent里面,上传照片到对话窗口,然后输入你的提示词,就可以开始修图啦!📝

这款模型真的太强大了,就像一个全能的数字画笔,可以对现有图片进行精细化修改。无论是想对已有照片进行美化、修复,还是进行创意性的改造,它都能轻松实现。🎨

比如,你可以将自己放置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前,全身照,旅行装,只需一个简单的文字指令,就可以将自己或任何物体精准地抠图,并置入任何你想象得到的场景中。🏔️

还可以放大照片范围,如果一张照片的视野太窄,你希望包含更多背景细节,模型可以智能地进行扩展,补全周围的场景,让照片故事更完整。🖼️
在画布里面,你也可以无限爽玩banana,选中上传的图片,输入你要修改的提示词即可。🎨

设计师们可以规划不同家具和灯光效果在空间中的表现,快速生成多种设计方案,供客户选择。🛋️

还可以快速生成产品设计的多种变体,帮助设计师在概念阶段就能进行多角度的探索。🎧

在这个视觉至上的时代,我们所见即所得。但如果,你所见的每一张图片、每一段视频,都能由你亲手定义呢?👀

曾经,我们记录世界。现在,“Nano Banana”让你创造世界。🌍
01
绛烨jiangye
10天前
a16z发布《Top 100生成式AI应用榜单(第5版)》,展示了全球生成式AI应用在过去两年半的发展趋势和生态演变。

榜单核心发现
- 生态系统趋于稳定:网页端新入围应用数量减少,移动端因打击“ChatGPT仿制品”新入围者增多。
- 谷歌发力:谷歌四款产品入围,其LLM助手Gemini在网页端和移动端表现强劲,AI Studio等其他产品也表现突出。
- Grok和Meta强势入局:Grok在移动端增长显著,Meta AI表现温和。
- 中国本土玩家崛起:夸克、豆包、Kimi等中国产品在网页端和移动端榜单中表现突出,且部分中国开发的应用已“出口”至全球。
- Vibe Coding带来真实用户:Vibe coding相关平台如Lovable和Replit首次入围主榜单,其用户留存率和流量增长显著。
- 14家公司持续霸榜:包括ChatGPT、Perplexity、Midjourney等在内的14家公司连续五版入围,代表了不同的人工智能消费类应用领域。

中国产品上榜情况
- 网页端:夸克(排名第9)、豆包(排名第12)、Kimi(排名第17)等三家中国公司跻身前20名,另有Deepseek、Hailuo、Kling、SeaArt、Cutout Pro、Manus、Monica等中国开发的产品上榜。
- 移动端:豆包(排名第4)、夸克(排名第47)等上榜,美图旗下五款产品入围,字节跳动开发的Cici、Gauth、Hypic等也上榜。

榜单方法论
- 排名基于独立月访问量(网页端)和月活跃用户数(移动端)。
- 仅纳入“AI优先”产品,非原生AI产品(如Canva和Notion)未被纳入。
01
绛烨jiangye
10天前
刚刚拍我AI(PixVerse国内版)V5全新模型上线啦,这次升级简直就是“全能王”,全方位升级,速度更快、功能更强,性价比也更高,创作者们有福啦!
六大维度全面升级,特别是人物运动、二次元和广告场景,效果更自然流畅,很给力!最快5秒就能出视频,灵感复现很高效,就是效率神器!和国内外一线视频生成模型比性价比更高,拍我AI对创作者更友好,很实惠!
现在PixVerse全球用户累计破亿啦,太牛啦!
01:27
11
绛烨jiangye
16天前
vibe coding确实爽,无限接近那个奇点
10
绛烨jiangye
19天前
一点点实践

从0到1,我跑通了一个小小的海外产品网站 这个demo是给想学习中国文化的老外取中文名字,所以逻辑很简单:输入不同地域的用户信息,然后生成推荐的中文名字就行。 第一阶段是明确你想解决什么问题,然后你想怎么做。 建议前端一上来不要让AI生成,否则你会改很多遍。可以跟带思考能力的模型(豆包,gpt等)沟通好需求,舌战群AI,这个部分做的越准确,后面的修改工作会非常少。 第二阶段是根据需求设计原型。 当然你以为是用figma去设计,然而并不是,figma上手难度太高。 你可以用Google的一个产品,直接生成多个设计网页的原型,battle好之后,直接把所有代码copy到文件夹,交给v0或bolt.new或lovable这其中的一个,最终交付给你一个初期的前端网页。 第三阶段是利用Cursor进行精细化微调。 因为前面设计的前端,并没有接入后端的各种API以及交互逻辑,所以这部分根据功能设计一一对接, 这部分不宜太着急,功能需要打磨,结合git进行版本管理,包括后期接入Google登陆验证,支付能力等。 最后是部署上线你的AI产品。 相较于国内,有supabase,vercel这样的一键部署平台,free版本够用,所以直接部署上去就行,最终搞个自定义域名,完整的一个小demo就OK了。 看起来蛮简单,其实真正难得是挖掘用户的需求,功能设计(PM品味,其中的细节)以及产品形态了, 最重要的是,海外产品极度要求极简实用,整一堆功能没啥用,跟国内不一样,所以我这个菜鸡还得多练[撇嘴]。 真正打造一个爆款产品,每个环节比这个还细化,仅仅提供一个思路,如果觉得不对,评论区蹲蹲大家意见。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