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播客上新!是可以的!告别,可以练习;哀伤,可以说出口 | 遗愿清单 Bonus
www.xiaoyuzhoufm.com本期特别对谈,源于一本关于哀伤和疗愈的书,名字叫《好好告别:如何疗愈你的哀伤》,这本书封面最上面写的几个词语:了解、允许、接纳、意义重建。这四个词不仅是我们疗愈哀伤的四个阶段,也是我们对待生命中很多难解的问题时,会经历的几个阶段。
在公共领域,我们也在频繁经历明星的去世和一些普通人的意外离开。很多难过、痛苦和哀伤,有的可以在社交媒体上交流,有些无法言说。似乎我们还是不会或者不知道应该怎么理解哀伤。哀伤是健康的吗?持续感到哀伤是可以的吗?我可以一边感到哀伤,一边去尝试感知快乐吗?如果告别可以练习,那我该怎么练习?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与《好好告别:如何疗愈你的哀伤》的作者唐苏勤老师开启了一场对话。唐老师不仅是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也和自己的科研团队一起做了一个公众号「哀伤与疗愈实验室」,用不同方式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想要了解哀伤、接纳哀伤以及重新发现生命意义的人。
希望本期节目可以帮到需要帮助的人,但我更想说的是,其实我们每一天都在经历着一些微小的失去和告别,在生活中练习告别,或许会帮助我们度过尽量不留下太多遗憾的人生。
本期嘉宾:
唐苏勤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哲学博士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布莱特青年访问学者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X-22-232)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美国死亡教育与咨询学会(ADEC)认证生死学专业人士(CT)
本期节目你将会听到:
[04:45] 一个专门研究失去、哀伤、丧失以及如何应对的老师和她的学生们
[06:58] 哀伤和难过,不知发生在亲人离世之后,其实从患病开始就已经开始了
[11:02] 人感到哀伤是一种天然的本能,太正常了!
[12:02]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难真正开口谈哀伤
[13:22] 在普通的家庭生活里,我们该如何打开良好沟通的通道?
[14:44] 颠覆我们想象的是,当你说出自己的脆弱,大家之间的链接更强大了!
[17:18] 如何面对和处理哀伤,其实和我们日常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22:09] 我们该如何识别日常生活中的哀伤和「被掩盖在乐观面具下」的哀伤
[26:21] 我们到底为什么不能坦诚地讨论哀伤?哀伤为什么常常不被允许?
[32:04] 什么是「整合性哀伤」?整合性哀伤是一个理想状态吗?
[40:04] 面对生命中的失去和哀伤,我们也不必「硬找意义」
[41:52] 我们会在生活中遇见新的意义:女孩和流浪小狗相遇的故事
[45:51] 首先,要爱自己,其次都是其次。
[50:07] 在照护的过程中,你真的可以说出「我好累」,袒露脆弱会成为关系的「胶水」
[52:30] 面对生命中的失去,「自我关怀」为什么是最重要的?
[57:14] 照护,不仅是提供吃喝拉撒的关照,还可以进行更多情感的交流和回顾
[1:00:35] 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失去」,我们该如何处理?
[1:08:12] 当科技可以克隆宠物,AI可以重建虚拟亲人,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哀伤?
[1:14:44] 我们总爱说「翻篇」,但有时候我们不需要那么快翻篇,可以和自己的情绪一起待一会儿
[1:18:11] 如果需要哀伤相关的帮助,该怎么找到资源?
※《遗愿清单》第三季阅读季,我们将会从老去、照护、遗忘、疼痛和临终五个主题出发,每个主题下精选4-5本书,深入到每个话题的细节和更深处去。期待和你一起阅读和讨论!
👉🏻 《遗愿清单》阅读季豆瓣书单 (持续更新中):
www.douban.com🎧 欢迎订阅收听!
www.xiaoyuzhoufm.com#marcast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