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猫咪茶会
66关注424被关注3夸夸
🇬🇧Sheffield BA; LSE MSc
国际主义/定性研究
热爱当代艺术 鸡尾酒 时尚
置顶
猫咪茶会
5月前
00
猫咪茶会
5天前
在杭州天目里美术馆待到关门
策展主题“我们为何绘画”,一个在摄影出现并且艺术整体进入后现代之后,任何时刻都可以出现的展览主题;显然这个展已经默认了当代艺术发展到如今的整体语境,内容被划分为直觉/感觉(人类感觉)、图像边界(数字技术)、空间和观念(装置和观念艺术)。展览没有尝试具体铺垫和概括艺术史和绘画的发展背景,三个子主题大致比例3:2:1,大量内容放置在每一个艺术家介绍的description里(这些描述内容质量挺好)。并且因为策展主题近乎于元主题,作品描述无论如何都可以直接回应主题,同时作品只需要大体符合那三个非常宽泛的子主题便可以为它合理出现辩护。
总体来说个人觉得不够精彩,尤其对于120元这个在大陆艺术展来说挺高的价格。最喜欢的画是桑亚·康塔罗夫斯基的《断肠人》,这幅画甚至有一种queer的悲伤,工业废气笼罩的钢筋水泥里,我只想在此刻轻盈地和你接触,哪怕只是一只手指。顶楼赵要那个颜料装置《风景》的观念很有趣。
展的艺术家都是挺优秀的,作品也很好,但是在为何绘画这个非常大且重要的主题下,过于宽泛的3个子主题真的显得很普通,并且这三个子主题定义模糊和且讨论深度有限。直觉流动板块把广泛的感性、情愫、社会批评、跨国身份认同、种族等涉及不同个人历史、社会结构的艺术家主观性内容都笼统归在了此类;二主题图像的的边界其实和第三主题空间和观念是差不多的概念方向,但是这个展览扁平的把2作为数字技术和印刷,3浅尝辄止展出了几位做装置的艺术家。这个子主题每一个都值得被更仔细具体地以一个完整的展甚至书来讨论,而此刻的展览显得像一个拼盘。整体来看,这个展对于“我们为何绘画”这个主题的回应可能没有tate modern常设的那个当代艺术编年史性质的展更好,尽管后者甚至没有主要回应这个主题(拿tate做对比有些太高要求了)。
4楼图书馆质量非常高,我基本一半的时间都在这里翻书。京都坪庭爱好者很开心有很多庭院书籍。翻了一遍一直买不到的深濑昌久的鸦。白南准晚期作品这本书很好看,尤其是里面那篇论文写得很易读,梳理了他整个生涯的脉络并且尝试给他晚年作品辩护。
天目里挺有趣的,植物景观非常好看,block买手店也很好,买手店内部的展也很好看,植物画的质感极好,一种脆弱专注但热忱的注视。
10
猫咪茶会
6天前
苏杭旅游酒精报告
本来计划一周多去bar多喝,但是逛的太累了最后也只去了4家。
⛰️杭州
Vitae酒庄p1-3,在南宋皇城遗址附近,吃完大头隐食出来正好看到(我真吃不来杭帮菜),葡萄酒bar. 老板人非常好,快关门了进店但是老板招待很热情。价格非常好,99元4杯试饮。我想喝贵腐,虽然店里当时没有但是老板给我尝了一支和贵腐工艺类似的风干葡萄酒verduzzo passito. 很用心的按甜度帮我选了一个set. 我还第一次尝了一下意大利的白兰地,用葡萄皮发酵的白兰地p3

巷子Alley Bar p4-6, 在五柳巷附近,正好在我住的桔子楼下。特立尼达酸非常好喝p6, 而且店里有一个Trinidad Sour框架变式的特调破茧也非常好喝。破茧p4的味型整体是一个柑橘水果型的特立尼达酸。我个人非常喜欢喝20-25%的框架直接的、酸甜平衡的鸡尾酒,这杯完美在我的喜好点上。沉默的种子p5是一个雪莉酒味道打底的茶酒,甜度比上述两杯高,我个人更喜欢破茧那种厚重、更浓烈的味道。

🎋苏州
苏州的bar生态非常有趣,点评里消费者有什么想法都直抒胸臆地骂店家,超级精彩,给了我很大的震撼。选了两家风评综合都很好的。

Elemental, 点了一杯regroni p7. 因为我很喜欢雪莉酒的味道。是一只非常干净清爽同时保持一定酒感的酒,挺适合第一杯喝。

Project7, 双空间店p8-9, 一楼酒更多彩更多水果,二楼wabisabi风格。一楼喝了一杯菠萝p8, 因为我对苦艾酒很好奇,个人觉得果汁量过多了有点甜腻。我找bartender要了两shot这个苦艾利口酒, 68%但是大种草,有点微微花椒的香料感,这个酒我会入手一瓶研究一下。二楼点了一杯雪山p9,我非常喜欢龙舌兰以及白可可,自然这个酒我非常喜欢。并且酒的呈现和整个空间相得益彰,22%是我最喜欢的度数,清冽、芳香,白可可香味令人满足。二楼有挺多书,翻了一遍想看很久的《液体的智慧》,还有一本the art of advanced cocktail, 记录了非常多日本调酒师给经典酒的新呈现,开始期待去日本纯酒精旅游了,酒厂bar一条龙旅游。
00
猫咪茶会
7天前
在苏州为了园林当特种兵 - 人少园林推荐
作为一个庭院、园林、花园爱好者,我此前去日本旅游、在英国生活时,每到一个城市,第一件事就是查一下附近的花园和庭院。我从19年开始就很期待看苏州园林,终于这次圆梦了。直观体会是无论哪里的贵族和精英阶层的生活质量都真高啊(笑)。我选了三个相对游客较少的园林一下午逛完,网师园、可园和沧浪亭。做行前功课的时候被劝退最著名的两个园,因为我想慢慢看景色并且听讲解,首选就是有特点并且人少的园。
非常推荐每一个人都在入口租讲解器,但是建议自己带有线耳机,共用的不是很卫生。讲解质量真的很高而且是按你自己走的位置自动开始讲解。
网师园p1-3是住宅型园林,可以感受到其布局的工整。同时作为文人住宅,此园林中有大量和书房配套的中庭和小花园景观,例如看松读画轩用门框作为画框呈现的松树景。布局紧凑但是水系其实面积不小,并且四周的书房和赏景景观高度围绕水系设计。
可园p4-6,苏州唯一留下来的书院园林,北宋时期是沧浪亭的一部分,清代单独变成一批书院地址。20世纪初变成当时留学生的预科学校,曾也是苏州大学一部分。可园景观没有网师园和沧浪亭精致,作为几处书院的地址,讲堂建筑周围的绿植和绿地更像一种自然的环境调节器而不是单纯为贵族审美设计的景观。可园里几乎泾渭分明的被分成了书院区和园林区。园林区有山有水,其实也挺平衡。
沧浪亭p7-9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园林在这三个当中。苏州最古老的园林之一,核心区一入门可见一山。我最喜欢这个园林的是它的竹林以及那一条沿河而建的走廊。翠玲珑是竹林中一个曲折的书屋,这种曲折的三房连接隐于竹林中让室内和心理空间也和室外竹林闪烁、视线婆娑的自然环境融合。面水轩到观鱼处的这条长走廊真的非常精彩,它是一种半开放的边界,取园林这个封闭空间之外河和街区为景,让主人凭自己的行为来决定自我拥有的空间的开放与否。这条走廊有一种傲慢的阶级区隔的气质,尤其当语音讲解说到百年前的路人可以通过雕花窗管窥园内,想象士大夫阶级的生活闲适时,这种精英主义黑色幽默和居高临下感更圆满了(笑),但是从景观设计来说,这条走廊真的非常精彩。
00
猫咪茶会
9天前
网师园震撼美丽🫨
00
猫咪茶会
12天前
抓住旅行的机会学习酒
杭州
VITAE酒庄
巷子Alley Bar

武汉
三重门
紫楼
水厂
Citrus
00
猫咪茶会
1月前
00
猫咪茶会
2月前
酒精月度小结
香港
Ole Spanish
LOCKDOWN
Quinary
Penicillin
Socio

成都
Bar Lotus
Semmering
Truth Serum
Localand

武汉
Lakeside
Sukiya
Classic醇
1up
循环酿造
Lanpub
三重门
喜德堂
失眠乐园
SJCREW
酩酊
zozo tiki
Huhushisha
跳海1/2

国内陆续喝了几个城市二十多家bar和pub了,刚回来的时候喝亚洲材料的一些特调还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觉,现在基本上看到那些材料就能猜到味道了,能真正意义惊艳到的还是香港那几个。

而且可能国内鸡尾酒更低碳健康吧,好几家喝到的威士忌酸、百香果马天尼都甜度不够,纽约酸也没有用Port,我真的不愿意在鸡尾酒里喝到朱霞珠那种高单宁的味道
00
猫咪茶会
3月前
我用中文写作的习惯几乎完全和英文不同。散文这种思考方式的重要性对于我的中文写作有多重要,几乎和酒精之于我的意义一样。用中文写作的时候,我不受任何训练的约束—后殖民对于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桎梏在我的笔下不存在;学院无法要求我的语言和措辞结构;同样我不需要对任何读者负责。这种写作习惯的分离,长期导致了我用不同语言写作的情景、时间以及目的从来没有重叠。

在本科的时候,没有教授鼓励我们创新性写作,学生被作为潜在的专业研究者、社会学家训练,我们的语言继承了线性逻辑的传统,我们的思维对每一个论点直接负责。在整个本科阶段,我从来没有把我用中文写作的主题带入我的英文写作,三年之内我一直在研究远方的事,这里的那里的数字社运。尽管我会在夜深人静里每周坚持用中文写一些我生活里的事,纯艺术、音乐、电影和酒精。

在一个人文和社科交叉的硕士项目,我第一次被推动着用不同的思考方式写作,这种推动不只来自教授面对面的鼓励,它从文本里四面八方涌来。我每一次读酷儿理论的书,都有一种被ta们的逻辑结构吞没的欣悦感。你无法习得酷儿理论,只能接受它。No Future (Lee Edelman), The Queer Art of Failure (Judith Halberstam), Cruel Optimism (Lauren Berlant), Cruising Utopia (José Esteban Muñoz)… 我感兴趣的东西在ta们的论点之外的,一种汹涌的、不言自明的张力。你可以用实证思路去论证社运和警察暴力、经济衰退、劳工不平等之间的联系,因为你在社会学规定好的结构里论述;但是我们是否可能用实证思路去写作public sex和未来之间的关系、死亡冲动的象征和未来、一瓶可乐和无法存在的当下;酒精汹涌后无限膨胀的大脑、演唱会里难以遏制的狂啸、parade中为了美好的(可能不存在的)现在以及未来的眼泪。

有一种社会学让生活和个人越来越远,有另一种学术让人热情地燃烧生活,文字是诗、表达是海洋、逻辑是馈赠。我无法向你写作当再次遇到一年未见的朋友,在酒精让人的ego像气球一样轻飘飘地带着理想飞到故乡的时候,我感到多么的鲜活。我的血液在奔跑,我的大脑在坠落,我感到思绪像树根,连接了欧亚大陆,连接了我们走过的所有土地,我们的过去,我们的梦想。

这种转变对我是阵痛,从一种“严谨/(模仿)科学”的社会科学转向人文和社科的交叉。在脱离了学院一脉相承的实证方法论和结构化理论之后,面对抽象的、被熟视无睹的、私人化的主题时,没有捷径。作者思考的方式、写作的广度和深度、和生命的距离直接决定了研究的魅力。它要求我将个人生活和生命开始和自己的工作相结合。
13
猫咪茶会
4月前
Hands off our foreign students
00
猫咪茶会
4月前
House of errors给客人都发了邮件,对于在美国的买家,尽管关税增长,他们同样可以用label price买衣服,差额由house of error自己补齐,for free trade. 同时去年9月买的两件秋季发售的衣服被朋友从伦敦带了回来。

house of error最早非常垂直,伦敦本地街牌,特点是非常夸张的重工刺绣、图案设计和充绒马甲,很多图案设计看起来很像奥迪隆·雷东画的独眼巨人。生产量极低,每次都是官网限量发售并且会给买过的人发密码可以提前30分钟进网站。当时很像买一个puffer vest,在grailed上给挂250刀的美国卖家一直私信,他从来不上线。后来审美变了,觉得这个牌子过于loud和hype

差不多两年前他们网站突然升级了,并且产能突飞猛进,开始做各种印花卫衣和短袖走量,并且出了更夸张的鞋子和裤子。去年回国后发现官网甚至有直邮大陆的选项,买了两件,但是被国内海关卡住了,因为价值超过了个人进口额,没办法补税只能退回。更有趣的是直邮中国只能用cny结算,所以用着更高的汇率多付了10%的情况下,最后也只能让海关寄回伦敦。寄回路径经过了欧陆一个国家,在经历大陆海关、欧陆某海关、英国海关后,两件衣服被成功转寄到我伦敦的朋友家。在我下单7个月后,它们又被朋友带着从英国关口进入大陆,终于送到了我的手里。

Lovely free trade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