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工作思考:
1.创作最大的敌人,不是懒惰、焦虑、拖延,而是自以为已经懂了。
一旦你停止输入、停止思考、停止迭代自己,你就会原地踏步,天赋也自然消失。
2.真正的好内容,是你能比别人多看一点、更早看一点的那部分。
不讨好观众,但能带他们往前走一步。
3.所有稳定输出的创作者,都能把创作流程结构化,而不是被随机的灵感驱动。
你一旦建立了自己的工作机制,灵感才有可能被量产。
4.创作不是个人的兴趣表达,而是在训练公共叙事。
你要逐渐从“对我来说重要”走向“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表达才能脱离情绪泡沫,变成有普适价值的观点和经验。
5.你越理解真实世界的规则、博弈、和人的心理结构,表达就越精准。
动人的表达,要建立在对现实的洞察之上。
6.你看到的数据、评论、算法反馈,只是部分现实。
如果你不去主动去挖掘隐藏的信息,你就会被表象一叶障目。
7.创作不怕重复,怕的是无增长的重复。
你可以围绕同一个主题写十遍,但每次都要更深一点、更准一点、更有方法论。
8.你要接受这样一种现实:创作早期,没人在意你是谁,
大家只在意你能提供什么。
先别急着谈“表达真实自我”,先练好“提供有效价值”的基本功。
真正的自我表达,是在你建立起信任感之后,才有容身之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