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总结——一个人做“品牌”的一年》
2023年,是我一个人从0做“品牌”的一年。“品牌”为什么打双引号,因为它只是个白牌,它和我一样,什么都不是。但对我而言,它意义重大。
对于我个人,2023,是重生的一年。
☀️从无到有
3月份刚去杭州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公司也没有,产品也没有,有的是离开伤我多次心的父亲后只想保住项目继续推进的决心。
“如果一件正确的事情最终没有做起来,那一定是做事的人不对。”
我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创业者,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而不是做一个面子优先、为了权力地位表面虚荣实际做事一塌糊涂的生意人。
“如果你真的是一个能创业的人,你最开始的天使投资人往往是你的亲戚朋友,如果你没法在身边人那融到资,那么你也一定无法在资本市场获得支持。”
我认可这句话。但我最初实在不好意思向身边人开口,做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因为确实身边也没什么有钱人,亲戚没有,同学很多也还在读研读博或者刚毕业没多久。最后把实际情况坦诚地告诉大家,现在在做一个什么事,遇到了哪些问题,计划如何去做,需要多少钱,占多少股份,如果失败了算借大家的。
“帮忙是情分,不帮忙是本分,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
[图片]
最终融到了25万,包括各个阶段的同学老师领导同事。去掉中途退还回去需要用钱的,差不多20万,带着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我开始了从0做公司的创业之旅。
找场地、设计产品、跑包材供应商、仓储、备货、线上店铺搭建、内容运营、客服、达人商务对接、线下渠道拓展……一个人把能干的都干了一遍,因为招人的人效还不如我自己兼着干的效率高,而且资金实在有限。亲手实操过并在过程中不断优化后,我也总结了每个版块的工作思路和对应更适合我们现阶段的运营方法,以后有时间再展开介绍吧。
不怕大家笑话,条件和渠道有限,最终的数据体现在这几块:
1.小红书内容运营:
从23年5月12号开始品牌号正式发笔记,到12月底,半年时间一共发了不到160条笔记,现在看来定位和调性很乱,最后收获不到500粉丝,8000赞藏,50万总阅读量,品类名#水果蒸馏酒 和产品名话题#嘉莉灵魂椰子酒 浏览量各20多万(含达人笔记),品牌名话题#嘉莉灵魂 浏览量60多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线上商务对接:
7月底开始,整个8月份和9月份一共发了近400封邮件,加了近60个达人或商务微信,团长渠道(最终被证伪)也加了近60个,最终上了6个达人直播间,有两位讲解并成交,总成交量十来单。种草达人19个(有效笔记)。
[图片]
3.线下渠道拓展:
线上直播带货销量不好但店铺每月也有自然动销所以也带着继续做,从9月开始为了更精准获客在渠道有限的情况下又只能开始跑酒吧,不到一个月跑了40家,成品铺进去5家,单店月使用量0/1/1/0/3。结合铺设成功率和月销量,酒吧渠道放弃,逻辑参考之前写过的一条动态。
[图片]
从23年4月底产品开始上线,7月备完第一批大货,截止23年12月底,总销量未达到备货量的20%。
至少把做一家公司所需要的各个版块摸索了一遍,也初见端倪,但仍然还没产生结果。
☀️不要自嗨
为什么一开始说这个“品牌”它什么都不是,但对我而言意义不可言说,因为这个“品牌”名字背后的故事完全是我的真人真事。但Carrie是谁?Louis是谁?这不重要,它承载的是一个承诺,是对于美好事物的最后一丝期待,也是对我们大部分用户的寄语:
When suffering the lives,
please put on your designer glasses
and drink your spirit.
Finally,
follow your heart
and become yourself.
当遇到生活的磨难时,
请戴上你酷酷的墨镜,
喝下这杯烈酒,
品味你的灵魂。
最终,
跟随你的内心,
成为不被定义的自己。
[图片]
人生就是不断接受和放下的过程,不一定会来得及和过去好好告别。因为真正的告别都是不用准备的,更像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消失。
当年的承诺,我履行得差不多了。最终等到了她结婚的消息,第一时间我是笑着的,是一种彻底放下的轻松感,真心祝福的同时依然相信美好的事物仍会降临。
也许我该撤了。
我一直在反思,本质上这个“品牌”也许就是我自己的个人自嗨,一种纯纯的自我感动。真的会有用户觉得它有价值么?
因为从品牌传播性的角度来看,它好像并没有什么优势,也不容易被记住。如果有朋友有专业性的真知灼见,还请您不吝赐教!骂几句都可以!
☀️继续探索
做酒吧渠道验证的过程中,给到我的一个关键信息就是,既然你们很多都说像白酒(原因应该是和水果特性有关,芒果就不会,椰子这类水果油脂含量重,能榨油,所以口感风格偏醇厚,所以会像白酒),那我就回归白酒纯饮的路线,结合产品特性,走量更能发挥优势,放弃之前热门的独饮小酌微醺酒定位,选择定位聚会白酒平替,聚焦中式餐饮带包厢的白酒渠道终端和商超。我们就做白酒的平替!
后面调研的结果证实了我的战略方向是正确的。(终于)
战略,即做什么,不做什么。
我坚定了走性价比路线,不走商务路线,不做低端,所以核心单品的价格带是100~300区间,对标的也自然是这个价格带的白酒。
回归白酒路线,铺餐饮终端、商超和特色礼品店,尤其是早期,那么效率最高的就是在酒厂的当地和周边城市,甚至我去除中间商,直接铺设终端给到最大的让利空间。
23年10月份从杭州飞海南到三亚跑了一圈市场做了调研,市场给到我的又一个关键信息是,我们这个属于特色酒,比正常白酒销的更好,数据大概至少一个月一个终端十几瓶的量(定价168,参考近似价位的产品月动销估算,后面还会保守测算),比酒吧好太多了。
那么我们可以设定目标来拆解了。
第一年如果需要完成40000瓶的销量,保守估计一家终端一个月我们按照10瓶,一年就是120瓶,那么差不多需要铺进去至少400家。一个多月我一定能跑下来!
如果说酒吧还要考虑铺设成功率的话(按跑下来的结果算跑20家才能铺进两家,一家月动销3瓶算,我得跑10000家酒吧……算了吧),餐饮终端我们则具备足够强的竞争优势。
一来我们是当地特色酒,品类的销售情况本身就更好,二来我们能给到超出同价位白酒竞品10-20%的让利空间(因为我们技术优势带来的成本优势,给自己留70%毛利率的出厂价,加上没有经销商直接铺设终端)给到终端,他们没有理由拒绝的。即使没有品牌效应,初期他们也是愿意去尝试推推看的,谁会跟更高的利润过不去呢?后面就是看能不能复购了。这就取决于产品力够不够强了,那这个我是非常有信心的!
所以我们需要解决的就是渠道受限的问题,包装的更换升级,以及扩产能。
根据财务测算,极度控制成本和拼命的情况下40-50万的投入能搞定,如果想自己稍微轻松点的话70-80万。
就拿50万的缺口算吧,如何筹到这50万,要么继续融资,要么自己挣到50万。
☀️创业心态
经过了再三考虑,我选择了后者,决定从新的业务着手。
11月份的时候接触了一些资本,但对于目前的我来说融资的效率很低。虽然也有靠谱的投资人的认可和邀约(没到投资的地步但愿意把深圳市中心的办公室免费给我用),但这一年反思下来我认为在很多事情的执行上并没有能够做到极致,创业心态也许还并不够成熟,可以说我魄力不够,不是那种主流投资人喜欢的疯狂的人。但我确实是那种拥抱不确定性的同时更想稳步前进的人,一旦有人上了船,我得对全盘的人和事负责,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能理解我这种心态,但确实从资本的角度来说,现在的我不是一个值得投资的成熟的创业者。
“如果小项目都做不好,凭什么能够把大项目做成。”
我想让自己在做事上真的做到极致。
[图片]
三年半以前刚工作时
[图片]
现在
☀️对抗人性
23年2月10号开始第一次跑步,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是一个短跑选手长跑菜鸟,但通过这一年的历练,我把跑步坚持了下来,截止到24年2月5日近一年的时间,一共完成了1132公里的跑量。
[图片]
跑步的目的就是为了训练韧性,维持身体机能,所以我的目标就是23年完成1000公里的目标,没想到额外完成了一次马拉松,算是个顺其自然的结果。
这个过程是不是痛苦的,当然是,就像苦行僧一样苦练修行。讲道理没有那么热爱的,我跑步就是为了创业,训练韧性和心力,给自己加油打气!这么长时间这么多跑量的跑步都坚持下来了,还有什么坚持不下来呢对吧?
最近还做到了不偏执,搞清当下重点,就差几天就正好一年,本来想着最近这段时间冲一冲月均100公里的成就,但后来想了想23年度1000公里的目标已经完成了,而且重点是年底事情实在太多不好分时间,临时完成它只能满足自己的虚荣成就心理,不能本末倒置,于是就让它停在了1132这个数字上。
我很满意自己这个决策。
23年还整理了一份个人图书馆。
我用飞书,建立了适合自己的知识空间/个人图书馆,把我认为对我当前有价值或者长期有帮助的科目筛选出来划分好,用字母和数字来作分类检索,在之后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中就可以按照内容属性自动归档,方便整理也方便记忆,用的时候从脑子里调取就可以了。
[图片]
[图片]
☀️十年目标
通过新业务赚到足够调整升级椰子蒸馏酒项目的钱(新业务等到开始有结果了再拿出来介绍分析),再借助资本市场,把椰子蒸馏酒打响!提到这个品类首先就是我们,且一开始只有我们!
核心能力
1. 做一个好产品。
2. 做一家好公司。
3. 做一个合格的创业者。
张一鸣说像做产品一样做一家公司,所以我想训练的最终核心能力是做一家有价值、规范、丝滑、有爱的公司!
我对自己说,即使没有好好被爱过,也要一直做一个有爱的人。
☀️写在最后
创业的旅程中感谢真心且真诚帮忙出主意提意见的朋友,真的很感谢!因为真的真诚永远是可以被快速感知到的。但如果是认知水平有限还好为人师抱着指点心态通过教我做事来秀出内心卑劣的优越感,对不起,那我天生反骨。我讨厌狭隘的人。
现在的我什么都不是,仍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推翻自己,保持一份空杯心态。
记得大学读双学位时老师上课说过的开饭店理论,你要开饭店,跟五星级酒店大厨学习,有可能开出三星四星级饭店,要是跟二三星级饭店厨师学习,可能最后只能开个面馆。用分数理解就是你跟70分的人学习也许不一定及格,但跟100分的人学习,有可能达到90分。
学习那些优秀并且价值观和理念相符的人和事。我相信吸引力法则,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被什么样的人吸引或者吸引同样的人。
明年见。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