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啸侠为何而来
53关注57被关注0夸夸
📆创业、跑步、生活记录。
🍶做一瓶有温度、不被定义的酒。
🌗目前一人团队、想尽可能感受商业全貌。
🤡研究人性、跟自己较劲。
置顶
啸侠为何而来
2年前
大家好,我是啸侠,虽然挺不习惯反正就用这个昵称吧。一个拧巴青年,正在创业中,做一个水果蒸馏酒的项目。玩即刻也没两个月吧,也想认识一些新朋友。我想分享一下我是怎么样走上创业这条路,在做什么样的事情,做到了什么阶段,怎么做的以及踩过的坑。

☀️缘起

创业缘起于我的前女友。

三年前我遇到的她,即使异地,我们仍很相爱。本可以步入婚姻殿堂,但因为她父母对我外地人身份的极度排斥,我们没能走到最后。她在上海工作,我在南京工作,她家人希望她以后回浙江。

纠结了三个月,我从体制内辞了职选择了创业,也跟她父母表态我们以后会来杭州发展定居。

因为之前工作性质需要经常喝酒也发现烈酒饮后的问题,机缘巧合之下了解到水果蒸馏酒这个品类的新技术并找到技术团队合作,组了个几个人的草台班子,去了海南以热带水果为切入点做了研发和酿造。花了近两年的时间酿造出来一批椰子酒和芒果酒。

她虽然对未来很悲观,因为在她的视角里,即使我们坚持到了最后她父母也不会同意,但她还是和她父母对抗着,和我继续坚持了一年多,再没能扛下去。我理解她。
还在一起的时候,我跟她说:“等我先去,我在杭州等你。”

其实等不到了。但我在海南的研发酿造过程中中途就已经来了杭州注册了品牌公司。那是22年的4月,公司注册下来的时间正好就是我的生日,太巧了也!我更愿意相信这也是一种缘分。

但是还有必要来杭州么?直接留在海南呢?

我觉得有。

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之下,不管是后续的品牌建设团队招募、线上线下的渠道资源销售,还是当年的那个承诺,对自己的交代,杭州是一定要来的。23年的2月底,除去供应链,只有我一个人过来,现在也是。

早期规模很小,真的很小,虽然酒厂不大,我也不负责技术,但也必须得懂,所以在海南的时候也长时间泡在厂里。

☀️融资

21年的新消费懂得都懂,没融到资。22年也没好到哪去,加上疫情,我们的子弹也算撑了挺久了。23年来杭州再想启动,只能找以前的同学朋友帮忙。

他们其实没什么钱,还在读研读博的,刚上班的,刚买房买车的,都挺难的。讲道理身边没有什么有钱人。

我把融资金额设定在每个人两万,准备多问些人。问了一大圈也融到了一笔钱足够启动了。这些人都是以前初中高中大学的同学朋友还有老师和同事,大家都挺信任我,准备了一份协议居然没有一个人签就把钱转给我了~真的很感激!

考虑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用钱的计划和打算,我也给大家承诺了只要公司账上还有钱,你们有任何要用钱的地方随时找我退还给你们。所以这也要考验我成本控制和对现金流掌控的水平了。中间有个大学同学来找我说家里有些事要用钱能不能还给他,还说让我失望了,我说你失望个啥呀应该是我谢谢你们信任我,本来自己也没什么钱还能拿给我我已经很感激了,我承诺过退给你们一定会做到的。

现在还行,现金流健康。

☀️渠道验证

但当时刚来杭州的时候真是摸着石头过河,没什么底。先花了两周时间找到一间带上下水和卫生间的办公室,能做食品备案,也能直接睡在公司节省成本。晚上的时间就去跑市场,带着还没外包装的酒,去验证酒吧渠道的可能性。因为我们的酒以水果为原料酿造,没有任何添加,高度数的蒸馏酒,但是定价和品牌如果对标白酒的话它目前不具备强品牌认知更不具备商务属性,所以找大B不合适,我就以酒吧渠道去一家一家试,把它当做调酒基酒的对标,面向年轻人。

我拉了50家杭州酒吧的清单,按照评分和区域做好划分去拜访。但聊了快十家,也把样品铺进去了6家的时候,发现酒吧渠道跟我们的产品并不适配。

因为首先从用户角度来说,他们去酒吧大多数人是会根据调酒师的推荐来选择鸡尾酒,调酒师也就成了kol。但品酒其实是很主观的一件事,每个调酒师他的口感和偏好可能会有区别,有的觉得椰子好有的觉得芒果好,有的觉得芒果更轻更适合调酒有的觉得椰子更柔更好喝,所以没法让用户集中获得体验的机会就不用说后续复购了。

再加上调酒师需要使用你的酒作为基酒去创作鸡尾酒,这里面又涉及到一个认知和习惯的问题。大多数调酒师调配的鸡尾酒的基酒他们已经习惯了固有认知里的那几款,从而使得用新的基酒来调酒的习惯培养的成本太高,事后回访也证明确实如此,只有两家有用样品酒做尝试,甚至有两家因为太忙我们的酒放着就忘记了。

其次是产品角度,一方面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解决了生物酶的定向发酵和定量发酵的问题,能够控制酒体里的易上头有害物质,喝多之后不会轻易头晕头痛,醒酒快。但这是一个延迟反馈,而酒吧里的客人更多的是一个即时反馈,他们不在乎更多之后的健康问题,他们更在意此时此刻的快乐,所以各种混酒喝回去之后断片也不在意。

另一方面是价格。酒吧里的基酒有好的也有差的,好的威士忌白兰地适合纯饮,但量少价贵,更多的还是以其他基酒调配鸡尾酒,那么核心逻辑就是把不好喝易上头的酒调成好喝的酒给到客人,这类酒的进价自然就不会很高。如果我们去跟这类酒对标,价格上不占优势,也会拉低品质。

所以酒吧渠道跟我们的产品并不适配。

☀️产品上线

那我就转变思路,放弃耗时耗力的B端改做C端,这也回到了我一开始设计的商业路线,前期以线上为主,找到精准用户导流到私域,有一定的销量和用户沉淀之后再做线下样板市场。说干就干。

首先先把产品包材完善,自己设计好之后再找厂家做,能控制成本的地方就控制,聊了十几家之后选了两家起订量低价格合理的抽了一天时间去两地现场看,最终确定一家合作。那天我有12个小时的时间在路上,开了八个半小时的高速。

接着搭建线上商城小程序,打样拍摄作图,等包材,抢时间在4月生日当天也就是公司注册一周年的时间上线。但是包材大货赶不上了,只能让厂家加紧给我先做几十只顶着用。最终在当天顺利上线。说是说上线,其实就是做了几张海报写了一篇文章,挂个商品二维码发了几条朋友圈。当晚卖出去十单。

后续朋友圈也就没怎么发过了,到现在朋友圈渠道也就卖了二十多单。一个人精力有限,也不愿意过多打扰朋友,当时是这样的心态。五月初就开始做小红书账号了。

☀️做内容

以小红书作为主战场也是考虑到人群画像和品牌调性以及它电商刚起步。其实不能算品牌,我们还很小,现在就是个白牌。但我们的产品设计的还是很有格调的,很多朋友评价说很有高级感!

做内容到现在我也没有买课报班,因为如果是我个人做IP也许会去付费学习,但是品牌账号做内容一定是跟你品牌产品有关的,一方面是展示产品特性,另一方面是表达品牌理念。

那我就想了,什么是跟酒有关的内容。

我列了几个主题方向:喝酒文案段子、酒类知识科普、沉浸式个人音乐酒馆(就是pad音乐分享,旁边放酒)、家庭调酒师(以我们酒做基酒调制的鸡尾酒教学)、产品拟人。

结合之前的酒吧经验,不适合对标调酒基酒,即使是家庭DIY,所以pass掉家庭调酒师。那么其他的主题铺满一周,每天轮流发,内部赛马,坚持发了一个月发现竟然是科普类的内容数据最好,而科普内容又能够结合我们的产品特性和优势去做。后面就只留下科普内容和产品内容,堆量提升密度。

截止目前做内容已经两个半月,143个粉丝,90条笔记,2876个赞和收藏。不知道在品牌账号里算什么水平,感觉很慢,做内容没有正反馈就很心累。

☀️备货的坑

本该在4月底就交付的包材大货愣是在6月初才拿到手,厂家前面打样的时候还挺靠谱,到后面做大货的制作过程中就出现各种问题,又返工,又拖延,你不盯他催他他不会主动跟你同步进度,最后给到你的成品次品率居然能超20%!

所以这个坑教训就是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货品最终达标的标准和责任条款,否则真的容易扯皮。最后给我赔付又拖了一个多月。

6月初才开始做大货,花了一个月时间,一个人的流水线,从早到晚打包成品,最后熟练到一开始18个小时完成的量能缩短到12个小时完成。第一批货七月初终于备完了。

☀️直播带货

打通了小红书的商品店铺之后,考虑到预算和客单价偏高不适合寄样,就没有选择达人合作笔记种草了,而是直接直播带货。不知道对不对,但现阶段这个选择更适合我们。

我筛选了一百多个有带货食品饮料酒类的达人名单,跟她们粉丝画像相近的,再根据场均销售额和开播场次划分。收集整理了她们的邮箱,没挂邮箱的就私信,碰碰运气,然而基本都石沉大海。

因为是7月中旬开始找达人,第一封邮件回复过来的也才十天。回复了的就加微信发资料沟通是否能直播合作,有的没回复,有的要试品,有的觉得不合适,有的坑位费高不接受纯佣。能理解,毕竟达人是坑产逻辑,也有试错成本。更何况一个没有知名度的新品。

目前加了二十多个达人商务微信,今天终于有一个说可以上了!让我发手卡和口令!我很想哭!但我还不能。

自己也有尝试自播,练到滚瓜烂熟了第一次播还是会紧张,不流畅,磕巴。对于一个特i的人来说真的挺难的。但播了几场之后就很熟练了,可以把单品从一开始要讲20分钟给缩短到10分钟以内连贯顺畅有节奏。一共才播了20个小时吧,也没什么流量。

后续继续拓展渠道和销售方式,团长和分销目前还没尝试。渠道总会有的,办法也总会有的。

☀️关于喝酒

判断一款酒的优劣往往会被入口一瞬间的感受左右。饮酒、品酒、鉴酒,好像说的都是第一印象,当然它很重要,舌头和酒体第一次触碰感受到的轻柔、醇香和所谓的层次,再到入喉之后的顺畅、回甘……但如果一开始你觉得完美,喝了一顿后晚上回去难受不已,你会不会感到失望?

就像交朋友、谈感情一样。过度装饰、美化出来的不对结果负责的不真实的东西,终会被时间证伪。人生如此,处事如此,饮酒亦是。

喝的热烈,散的舒心。烈时纯粹,醒时轻松。

这是我认为喝酒最好的状态。

☀️写在最后

开头第一句写我是个拧巴青年,因为这些年确定挺拧巴。但我算是乐观的,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因为对于未知事物自己的探索,也能感觉到自己比上一年更好了。

来杭州还有一个多月就半年了,这就算是给这段时间做个复盘和总结吧!

篇幅有限,不够全面。我有故事也有酒,欢迎各位朋友来找我喝酒聊天!趁我还苟在杭州的时候!
V:Gary_lusiox
01
啸侠为何而来
1年前
上午去一家机构送方案,车子雨刮器和挡风玻璃被冰块裹得严严实实,无奈只能叫滴滴,等了半个小时。

​A老师见到我打趣说:“诶?你今天来给我送汤圆啊?”

​我:“哈哈哈,我来给你送方案。”

​A老师:“你能做成的!这个天气上冻又下雪还能过来。”

​我:“下刀子我也得过来啊哈哈。成不成不好说,上次来说了周六给你拿过来,得说到做到,就怕你今天不在。”

昨晚还在想这个事,以前大家都能认同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品质,现在好像习惯了谎话、欺骗、言而无信,反悔、说一套做一套却成了常态,讲信用反而变得不正常了,诚信成了一件意外的奢侈品。到底是谁病了?

​回来时刚准备叫滴滴,一辆空出租车就迎面停下。回到停车处正想着怎么解冻,前面停车的车主正在铲车子上的冰,正好问他借了一把小铲子,铲完就能去奶奶家陪家人吃饭了。

所以啊,​但行好事,别随大溜[微笑]世界总会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予你美好,不管是大是小。元宵节快乐![太阳][太阳][太阳]
00
啸侠为何而来
1年前
《年终总结——一个人做“品牌”的一年》

2023年,是我一个人从0做“品牌”的一年。“品牌”为什么打双引号,因为它只是个白牌,它和我一样,什么都不是。但对我而言,它意义重大。

对于我个人,2023,是重生的一年。

☀️从无到有

3月份刚去杭州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公司也没有,产品也没有,有的是离开伤我多次心的父亲后只想保住项目继续推进的决心。

“如果一件正确的事情最终没有做起来,那一定是做事的人不对。”

我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创业者,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而不是做一个面子优先、为了权力地位表面虚荣实际做事一塌糊涂的生意人。

“如果你真的是一个能创业的人,你最开始的天使投资人往往是你的亲戚朋友,如果你没法在身边人那融到资,那么你也一定无法在资本市场获得支持。”

我认可这句话。但我最初实在不好意思向身边人开口,做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因为确实身边也没什么有钱人,亲戚没有,同学很多也还在读研读博或者刚毕业没多久。最后把实际情况坦诚地告诉大家,现在在做一个什么事,遇到了哪些问题,计划如何去做,需要多少钱,占多少股份,如果失败了算借大家的。

“帮忙是情分,不帮忙是本分,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

[图片]

最终融到了25万,包括各个阶段的同学老师领导同事。去掉中途退还回去需要用钱的,差不多20万,带着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我开始了从0做公司的创业之旅。

找场地、设计产品、跑包材供应商、仓储、备货、线上店铺搭建、内容运营、客服、达人商务对接、线下渠道拓展……一个人把能干的都干了一遍,因为招人的人效还不如我自己兼着干的效率高,而且资金实在有限。亲手实操过并在过程中不断优化后,我也总结了每个版块的工作思路和对应更适合我们现阶段的运营方法,以后有时间再展开介绍吧。

不怕大家笑话,条件和渠道有限,最终的数据体现在这几块:

1.小红书内容运营:

从23年5月12号开始品牌号正式发笔记,到12月底,半年时间一共发了不到160条笔记,现在看来定位和调性很乱,最后收获不到500粉丝,8000赞藏,50万总阅读量,品类名#水果蒸馏酒 和产品名话题#嘉莉灵魂椰子酒 浏览量各20多万(含达人笔记),品牌名话题#嘉莉灵魂 浏览量60多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线上商务对接:

7月底开始,整个8月份和9月份一共发了近400封邮件,加了近60个达人或商务微信,团长渠道(最终被证伪)也加了近60个,最终上了6个达人直播间,有两位讲解并成交,总成交量十来单。种草达人19个(有效笔记)。

[图片]

3.线下渠道拓展:

线上直播带货销量不好但店铺每月也有自然动销所以也带着继续做,从9月开始为了更精准获客在渠道有限的情况下又只能开始跑酒吧,不到一个月跑了40家,成品铺进去5家,单店月使用量0/1/1/0/3。结合铺设成功率和月销量,酒吧渠道放弃,逻辑参考之前写过的一条动态。

[图片]

从23年4月底产品开始上线,7月备完第一批大货,截止23年12月底,总销量未达到备货量的20%。

至少把做一家公司所需要的各个版块摸索了一遍,也初见端倪,但仍然还没产生结果。

☀️不要自嗨

为什么一开始说这个“品牌”它什么都不是,但对我而言意义不可言说,因为这个“品牌”名字背后的故事完全是我的真人真事。但Carrie是谁?Louis是谁?这不重要,它承载的是一个承诺,是对于美好事物的最后一丝期待,也是对我们大部分用户的寄语:

When suffering the lives,
please put on your designer glasses
and drink your spirit.
Finally,
follow your heart
and become yourself.

当遇到生活的磨难时,
请戴上你酷酷的墨镜,
喝下这杯烈酒,
品味你的灵魂。
最终,
跟随你的内心,
成为不被定义的自己。

[图片]

人生就是不断接受和放下的过程,不一定会来得及和过去好好告别。因为真正的告别都是不用准备的,更像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消失。

当年的承诺,我履行得差不多了。最终等到了她结婚的消息,第一时间我是笑着的,是一种彻底放下的轻松感,真心祝福的同时依然相信美好的事物仍会降临。

也许我该撤了。

我一直在反思,本质上这个“品牌”也许就是我自己的个人自嗨,一种纯纯的自我感动。真的会有用户觉得它有价值么?

因为从品牌传播性的角度来看,它好像并没有什么优势,也不容易被记住。如果有朋友有专业性的真知灼见,还请您不吝赐教!骂几句都可以!

☀️继续探索

做酒吧渠道验证的过程中,给到我的一个关键信息就是,既然你们很多都说像白酒(原因应该是和水果特性有关,芒果就不会,椰子这类水果油脂含量重,能榨油,所以口感风格偏醇厚,所以会像白酒),那我就回归白酒纯饮的路线,结合产品特性,走量更能发挥优势,放弃之前热门的独饮小酌微醺酒定位,选择定位聚会白酒平替,聚焦中式餐饮带包厢的白酒渠道终端和商超。我们就做白酒的平替!

后面调研的结果证实了我的战略方向是正确的。(终于)

战略,即做什么,不做什么。

我坚定了走性价比路线,不走商务路线,不做低端,所以核心单品的价格带是100~300区间,对标的也自然是这个价格带的白酒。

回归白酒路线,铺餐饮终端、商超和特色礼品店,尤其是早期,那么效率最高的就是在酒厂的当地和周边城市,甚至我去除中间商,直接铺设终端给到最大的让利空间。

23年10月份从杭州飞海南到三亚跑了一圈市场做了调研,市场给到我的又一个关键信息是,我们这个属于特色酒,比正常白酒销的更好,数据大概至少一个月一个终端十几瓶的量(定价168,参考近似价位的产品月动销估算,后面还会保守测算),比酒吧好太多了。

那么我们可以设定目标来拆解了。

第一年如果需要完成40000瓶的销量,保守估计一家终端一个月我们按照10瓶,一年就是120瓶,那么差不多需要铺进去至少400家。一个多月我一定能跑下来!

如果说酒吧还要考虑铺设成功率的话(按跑下来的结果算跑20家才能铺进两家,一家月动销3瓶算,我得跑10000家酒吧……算了吧),餐饮终端我们则具备足够强的竞争优势。

一来我们是当地特色酒,品类的销售情况本身就更好,二来我们能给到超出同价位白酒竞品10-20%的让利空间(因为我们技术优势带来的成本优势,给自己留70%毛利率的出厂价,加上没有经销商直接铺设终端)给到终端,他们没有理由拒绝的。即使没有品牌效应,初期他们也是愿意去尝试推推看的,谁会跟更高的利润过不去呢?后面就是看能不能复购了。这就取决于产品力够不够强了,那这个我是非常有信心的!

所以我们需要解决的就是渠道受限的问题,包装的更换升级,以及扩产能。

根据财务测算,极度控制成本和拼命的情况下40-50万的投入能搞定,如果想自己稍微轻松点的话70-80万。

就拿50万的缺口算吧,如何筹到这50万,要么继续融资,要么自己挣到50万。

☀️创业心态

经过了再三考虑,我选择了后者,决定从新的业务着手。

11月份的时候接触了一些资本,但对于目前的我来说融资的效率很低。虽然也有靠谱的投资人的认可和邀约(没到投资的地步但愿意把深圳市中心的办公室免费给我用),但这一年反思下来我认为在很多事情的执行上并没有能够做到极致,创业心态也许还并不够成熟,可以说我魄力不够,不是那种主流投资人喜欢的疯狂的人。但我确实是那种拥抱不确定性的同时更想稳步前进的人,一旦有人上了船,我得对全盘的人和事负责,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能理解我这种心态,但确实从资本的角度来说,现在的我不是一个值得投资的成熟的创业者。

“如果小项目都做不好,凭什么能够把大项目做成。”

我想让自己在做事上真的做到极致。

[图片]
三年半以前刚工作时

[图片]
现在

☀️对抗人性

23年2月10号开始第一次跑步,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是一个短跑选手长跑菜鸟,但通过这一年的历练,我把跑步坚持了下来,截止到24年2月5日近一年的时间,一共完成了1132公里的跑量。

[图片]

跑步的目的就是为了训练韧性,维持身体机能,所以我的目标就是23年完成1000公里的目标,没想到额外完成了一次马拉松,算是个顺其自然的结果。

这个过程是不是痛苦的,当然是,就像苦行僧一样苦练修行。讲道理没有那么热爱的,我跑步就是为了创业,训练韧性和心力,给自己加油打气!这么长时间这么多跑量的跑步都坚持下来了,还有什么坚持不下来呢对吧?

最近还做到了不偏执,搞清当下重点,就差几天就正好一年,本来想着最近这段时间冲一冲月均100公里的成就,但后来想了想23年度1000公里的目标已经完成了,而且重点是年底事情实在太多不好分时间,临时完成它只能满足自己的虚荣成就心理,不能本末倒置,于是就让它停在了1132这个数字上。

我很满意自己这个决策。

23年还整理了一份个人图书馆。

我用飞书,建立了适合自己的知识空间/个人图书馆,把我认为对我当前有价值或者长期有帮助的科目筛选出来划分好,用字母和数字来作分类检索,在之后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中就可以按照内容属性自动归档,方便整理也方便记忆,用的时候从脑子里调取就可以了。

[图片]
[图片]

☀️十年目标

通过新业务赚到足够调整升级椰子蒸馏酒项目的钱(新业务等到开始有结果了再拿出来介绍分析),再借助资本市场,把椰子蒸馏酒打响!提到这个品类首先就是我们,且一开始只有我们!

核心能力
1. 做一个好产品。
2. 做一家好公司。
3. 做一个合格的创业者。

张一鸣说像做产品一样做一家公司,所以我想训练的最终核心能力是做一家有价值、规范、丝滑、有爱的公司!

我对自己说,即使没有好好被爱过,也要一直做一个有爱的人。

☀️写在最后

创业的旅程中感谢真心且真诚帮忙出主意提意见的朋友,真的很感谢!因为真的真诚永远是可以被快速感知到的。但如果是认知水平有限还好为人师抱着指点心态通过教我做事来秀出内心卑劣的优越感,对不起,那我天生反骨。我讨厌狭隘的人。

现在的我什么都不是,仍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推翻自己,保持一份空杯心态。

记得大学读双学位时老师上课说过的开饭店理论,你要开饭店,跟五星级酒店大厨学习,有可能开出三星四星级饭店,要是跟二三星级饭店厨师学习,可能最后只能开个面馆。用分数理解就是你跟70分的人学习也许不一定及格,但跟100分的人学习,有可能达到90分。

学习那些优秀并且价值观和理念相符的人和事。我相信吸引力法则,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被什么样的人吸引或者吸引同样的人。

明年见。

[图片]
31
啸侠为何而来
1年前
昨晚发了一条跑步朋友圈,很久没联系的好朋友给我发消息说也开始跑步了!功德+1哈哈!真的乐观向上无形中可能就会影响到身边人,也会让自己开心!
但最开心的是我们学生时代建立起来的友情一直都还在,总有人不会变,即使不经常联络。
时光一去不复返,但​老朋友们,总会再见!
00
啸侠为何而来
1年前
手冻到拧不动钥匙
手机冻到响应不了拍照😓
00
啸侠为何而来
1年前
百事新出的酸梅汤汽水针不戳!
关键现在还能买到这种3块钱600ml的饮料,还好喝,不容易不容易。
00
啸侠为何而来
1年前
提前一个月年货准备好了😂以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不过它是独一无二的#嘉莉灵魂椰子酒🤲
00
啸侠为何而来
1年前
较劲较劲。
00
啸侠为何而来
1年前
走了四公里就为买他家两个包子结果关门了😓
麦门穷人套餐走起。
00
啸侠为何而来
1年前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