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张小珺
383
关注
14k
被关注
29
夸夸
财经作者📰,制作了一档播客节目《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张小珺
2天前
青春的粗粝的
19
2
1
张小珺
3天前
竟然第100期了🙇🏻♀️💛💛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100. 对话奔驰全球CEO康林松:转型期CEO和转型之中的139岁奔驰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38
1
0
张小珺
14天前
知骤: 感谢@张小珺 和@小宏 带来这么棒的访谈! 全长3h+我听了两遍,非常精彩、接地气、令人振奋的访谈,收获颇丰。 潦草地做了些笔记与大家分享: 创业base:非一线城市创业 - 离资本远、信息渠道少 - 更专注,更专注关注海外信息 创始人能力: - 培养交叉能力、多面手:代码、运营、产品 - 训练产品能力方式:写博客介绍+安利产品 产品商业化: - 产品商业化选择很重要 - 区分产品思维和销售思维 - 反直觉:用户在注册时是最有耐心的时候,反而可能是最好的付费时点 - 更早地做商业化 融资: - 资本是工具,对待工具要敬畏 - vc是一种很贵的融资方式(对于创业成功而言) - 融太多的钱,要讲更大的故事,可能反而不利于早期创业,会导致不理性决策 出海: - timing非常重要,远比设立海外base、找海外背景联创重要 - 最重要的是决心和勇气 - 做本地化,海外市场不同地区差异大 做Monica: - 做ai产品需要回答的问题:为什么打开你,而不是chatgpt/豆包/元宝? - 用户需要,但大厂出于某些原因现阶段没做或者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值得做的事情 - 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一定会发生,但是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很关键 - 品牌影响是在科技公司中被低估的因素,比如deepl/founder的影响力对产品发行的影响 - api不是好生意。原因为切换成本低,可以极致地供客户比较 ai发展: - ai产品与传统互联网产品不同在于:目前仍处在技术红利期,技术迭代快,对组织迭代要求高 - 模型技术浪潮,利好大公司、小公司(+独立开发者) - 商业模式探索一般,仍是传统的订阅,广告在探索中 - 如果模型迭代放缓,用户可感知的进步放缓,那么工程效率就将变得关键 - 新时代安迪比尔定律:下游应用总是能有更复杂的需求把模型带来的提升给吃掉,比如模型上下文长度的提升就被现在的agent应用给吃掉了 - 「产品先于pmf」现象 - 模型能力的提升让用户可感知很重要,ds爆火很大程度就是因为用户第一次看到了模型的「深度思考」 - 可感知例子:chatgpt对话bot、标注信息源头缓解幻觉问题、深度思考、agent让人机协作从同步变成异步 ai产品分类: 梳理变化:表单 -> 对话bot -> 带记忆(个性化)的对话bot -> 带记忆且能干活的bot - 主场景补充,比如perplexity.ai,解决早期chatgpt不能联网的问题 - 模型进步导致产品的明显进步,模型即应用,多聚集在多媒体产品上,比如pika、vigle - 模型能力在垂直应用场景的外溢,比如cursor、windsurf、devin - 抓住模型能力在某个场景的外溢,造个壳子解决边缘问题,优化体验 创业通用knowhow: - timing非常重要,抓住时间窗口非常重要 - 找到好的用户访谈机会(最好能有大量用户)非常重要 - 找需求:独立开发者的成功产品一定是pmf的 - 一体两面看问题:弱项是强项定义的 - 经验不仅要ab看,还要aa看:红利期/时间窗口内,会导致同样的做法结论不同 - 做对了仍要思考:1.是否还能做更好 2.是否只是窗口期的成功 - 不要对大有执念,不要锚定成为下一个字节去做 - 团队建设:形成共识机制+保持有正向反馈 - 最疯狂的想象,最激进的执行 - 不要单纯用逻辑方式思考(可能会让创业悲观),要对黑天鹅事件保留心理空间,要用全局、博弈、多参与者的角度综合思考 - 第一性原理:选择一个垂直领域,这个领域业务流程有点复杂且当前还没有被很好解决,你坚信后面一定可以被很好解决。好好做产品,等pmf到来 其他有意思的点: - 品味真的很重要,特别是小众且优雅的爱好。Red因为喜欢Pink Flyod乐队拿到融资。 - cursor爆火:源于外行带火,内行才慢慢发现好用
8
1
0
张小珺
20天前
产品二姐: 假期终于有时间整理deepseek让人敬佩的技术演进之路了,一通看下来,三个深刻的体会: 1. 一切皆因美国卡脖子而起; 2. 每一项进展都是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3. Deepseek走出了一条研究型企业的技术之路: 那就是团队自发的激励机制会超过高校,商业价值会超过大厂。 感谢@张小珺 ,访谈录兼备商业价值与技术价值,连续几篇的论文解读每篇至少听过三次,酣畅淋漓。 最后再来几个谨小慎微的参考: 1. NSA 是time scaling law的体现,且已经在小规模27B模型上跑通,极有可能是V4的关键技术。 2. 如果NSA在25倍于实验小模型(27B模型)上训练成功,那么我们有望看到模型的推理能力(COT)会再上一个台阶。 3. 如果1&2成立, Reasoning 模型可能很快会被基座模型吞掉。 4. NSA可以让预训练速度提升,目前在实验小模型上比普通的加速提升6-9倍,意味着基座模型的迭代速度可能会加快。 5. 结合online GRPO,模型的迭代速度绝对会与应用侧的需求迭代速度相匹配。
7
0
0
张小珺
27天前
核聚变专业知识好深,这期播客评论区简短有力,直接:“人类之光”🙇🏻🙇🏻
27
3
0
张小珺
28天前
这集聊聊能源界的圣杯——可控核聚变(ai不一定惧怕人类,但一定害怕断电:)。
它几乎是面对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物理难题之一,站在科技与人类文明的边界上,做技术摸索。
去年和今年去过两次能量奇点,在上海临港偏安一隅,创业工作主要是看论文和做装置实验,创始人情绪波动特别小,据说1个月只进城一次。
杨钊说,驯服聚变能的过程,就像在爬一座很高很高的山峰,每向前一步,山峰的陡峭程度在指数级拉升,中途可能会摔下来,那就看看跌到哪——“菜就多练”——之后再继续向上爬。🧗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99. 对能量奇点创始人杨钊3小时访谈:人类驯服可控核聚变还有多少路程?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16
2
0
张小珺
28天前
谢谢!🫰🏻
一条鱼一只懒: 昨天参加有知有行的深圳线下活动,有种经常听到的声音的人终于出现在我眼前的神奇感。Break的时候,跟旁边的小伙伴交流起日常听的播客:我应该是22年毕业参加工作开始接触播客的。虽然大四就开始在投资界实习,对一级市场有点了解,但刚毕业的我还是想尽可能多地汲取一些行业知识、消息,所以大量关注一些创投相关的公众号,然后就与张小珺老师的号相遇了。 第一篇文章是投资人梦秋的访谈—《和投资人梦秋聊聊加州、投资寒潮和林黛玉》,文内插入微信音频。我在独居的小卧室津津有味地听完了,被两位娓娓道来、心平气和的对谈治愈了当时狂躁的心hhhh(后来多次向朋友安利🥰) 我以为微信音频会开始变成定期更新的内容,一直等一直等,还是没看到更新,遂跑去后台留言赞美张老师、期待更新音频。本以为会被淹没在茫茫留言中,谁知张老师回了我谢谢!(其他内容不太记得了,记性不太好,只记得住谢谢🤧)交流虽简单,却互相鼓励。 慢慢地,发现主播们会在播客结束念欢迎听众们去xxx平台、小宇宙去收听节目,我才知道有个播客app叫小宇宙。下载了小宇宙后,强大的大数据给我推流张老师的播客,我才知道 噢,原来在这里定期更新🤣 渐渐地,张老师的播客融入了我的独居生活,像我的朋友一样陪伴着我,带我开拓视野,认识更广阔的世界。还有越来越多的主播朋友走进我的生活:知行小酒馆、梁文道的八分、孟岩的个人播客、商业就是这样、肥话连篇、思文,败类、岩中花述、声东击西、天真不天真、半拿铁等等等等...... 被小酒馆-杨天楠老师讲房产的那期改变了对看房买房的认知,惊呼居然可以这么做!被道长的广泛涉猎所折服,因此改变一些狭隘的观念。被孟岩老师的《让万物穿过自己》疗愈了迷茫痛苦的心境,坦然接受很down的自己,在严重自我怀疑的时候拉自己一把,告诉自己好的坏的都会过去,穿过去就好了。 很神奇的是,当我第二次听《让万物穿过自己》播到“愿新年的阳光打在你的脸上”的时候,通勤路上的我在一条通往地铁的小路上停了下来,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正正好好洒在我脸上。那一刻,感觉孟岩的祝福具像化了,通过声音、通过阳光传达给我了!简直不要太幸运幸福!虽然后来反复听了这期播客五六遍,但第二次的经历无法被复刻,应该是终生难忘的时刻。在难过郁闷的时候总能给予我力量🥹 哈哈哈哈突然沉重起来了,但是听播客95%的时间都是快乐相随。感激这些美妙的缘分~期待更多喜爱的播客有线下活动🥳 @张小珺 @雨白Rosie @孟岩 @八分半
4
0
0
张小珺
1月前
上个月对梅赛德斯-奔驰全球CEO康林松(Ola Källenius)进行了一场访谈。今天,正片《转折之中的139岁奔驰》就要上线喽!🎬
01:12
25
1
4
张小珺
2月前
你的赛博组会又来了!
这是长篇技术科普第四篇,关于机器人。
这集节目,陈建宇老师将带领大家,概览式阅读机器人基座模型和当下最前沿的VLA架构的经典论文。(陈建宇的研究和创业方向都是人形机器人)
“期待和你一起读论文,领略科技平权,感受技术之美。”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98. 逐篇讲解机器人基座模型和VLA经典论文——“人就是最智能的VLA”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28
1
0
张小珺
2月前
战略是组织的表达,也是人的表达。
26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