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小野酱大漂亮.AI
391关注5k被关注73夸夸
作家,金融从业者,财经作者
VC/CVC/家办/LP,关注海外
置顶
小野酱大漂亮.AI
1年前
“不要因为咀嚼小的悲欢而忽略忘记了身后偌大的世界”
217
小野酱大漂亮.AI
1天前
马军老师看到我说:你是算过吗?有事儿都穿紫色!

我也有其他颜色的西装,草绿的,玫粉色,淡绿色,灰色,黑色,粉色…

但是我穿大家都记不住啊~
00
小野酱大漂亮.AI
1天前
小红书阅读量100万,关注量1800。

这什么转换比~
61
小野酱大漂亮.AI
1天前
我们这种人,受委屈舒压,都要讲求一个频效。

选择一个人说?选择一群人说?按照时间进展选择合适的时间说,我哪里p人。

我分明忍者J人,永远都是先解决眼前问题,后发火。
20
小野酱大漂亮.AI
2天前
消费基金在转做RBF基金,李小加也专心做平台,而不是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了。

RBF基金的标地选择以及权责关系的界定变成了最关键的要素,否则很难不倒众筹的覆辙。

在消费品牌的选择上,必须是5~10家店左右的体量,过往单店业绩不能太拉垮。股东不能太多,单位出资额度不能太小,否则退出程序也会无形中增加了难度。

在持股的时候,不能只持股新店,要新旧店铺一起,否则新店万一出问题,也会很难收回。
00
小野酱大漂亮.AI
2天前
为什么女性对女性的恶意更隐蔽、更伤人?

1. 社会规训下的“雌竞”本能
从小我们就被灌输“资源有限”的观念,比如“好男人少”。这种竞争意识让我们不自觉把同性视为威胁,而非盟友。

2. 厌女文化的内化
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往往是矛盾的:要温柔但不能软弱,要聪明但不能强势,要性感但不能放荡……

3、同理心的错位
如果女性遇到不好的事情,第一反应是贬低。比如:被性骚扰和qj的女性遇到伤害,很多女性第一反应是“她穿成那样,当然会被qj”,以此来切割,只要我不那样,我就不会遭遇这些事情。

书单深度解析:

📖 《厌女》上野千鹤子
这本书尖锐地指出,厌女不仅是男性的问题,女性同样可能厌女。比如母亲对女儿的苛责、闺蜜间的暗中比较,都是厌女文化的体现。
- 核心观点:女性不是天生讨厌女性,而是讨厌那个被社会定义为‘女性’的弱势角色。

📖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蕾切尔·西蒙斯
聚焦女性间的“关系攻击”(如孤立、谣言、冷暴力),研究发现,女性更倾向用间接方式表达敌意,因为社会不允许她们直接冲突。

📖 《第二性》波伏娃
解释女性如何被社会建构为“他者”。书里提到,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许多对同性的恶意,其实是被强加的角色期待导致的。

📖 《醒来的女性》玛丽莲·弗伦奇
其中有个深刻观点:女性对女性的伤害,往往是因为她们自己也没被温柔对待过。
- 读完后会更理解,为什么有些女性会成为“恶意的传递者”。
10
小野酱大漂亮.AI
2天前
非虚构性写作的一些感受
非虚构性写作(nonfiction)和虚构写作(fiction)的核心区别在于创作目的与内容真实性

创作目的​:
非虚构写作以传递真实信息、记录事实或阐明观点为核心目标,强调客观性和实用性,如学术研究、新闻报道等。虚构写作则追求艺术表达和情感共鸣,通过想象构建故事世界,如小说、童话等。

​内容真实性​:
非虚构作品必须基于可验证的事实,作者需对准确性负责;虚构作品允许自由创作,无需受现实约束,甚至可以打破物理或社会规则。两者虽形式迥异,但共同丰富了人类文化的表达方式。

段文昕老师在疫情期间,写了一篇非常独特视角的关于口罩对于海外华人影响的非虚构性作品《匿名十三年》。

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段老师在描述她怎么收集信息,访谈人物,怎么处理大量的录音文件,一系列的描述。同为写作者会觉得是非常动人的。你能感受到她对这件事的热爱。
00
小野酱大漂亮.AI
2天前
最近发现了一个新的脱口秀演员,有点意思。
大家去看~

还可以找她学习雅思,认真的~
40
小野酱大漂亮.AI
2天前
00
小野酱大漂亮.AI
2天前
今年拉坏了两根弹力带了

快,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
110
小野酱大漂亮.AI
2天前
散会~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