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也树
406
关注
528
被关注
2
夸夸
公众号「一颗小树」作者。
希望让自己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也树
4天前
看来团队对隐私数据的敏感度挺低的。
点对点分享的数据,变成在互联网上公开可见,产品方和用户方的预期是不一致的,权限范围界定不够清晰。
当然,这个场景可能不需要像我们之前做协同文档的时候那么苛刻。
但至少在分享的时候,可以加个提示,不是吗?
哥飞: 昨天各个自媒体不嫌事大的说沉浸式翻译泄露隐私,给我感觉就是之前有多少人推荐说好话,昨天就有多少人在传播说坏话。 这事根源是什么呢? 沉浸式翻译提供了一个分享网页翻译结果给朋友的功能,用户 A 可以把正在看的网页翻译为别的语言,之后生成一份翻译结果快照网页,得到网址后分享给用户 B,用户 B 打开网址就能够看到翻译好的内容,而不需要 B 自己再翻译一遍。 这些翻译结果快照网页,沉浸式翻译没有设置禁止搜索引擎抓取,于是就被搜索引擎收录了,可以通过 site 语法看到一部分网页。 你说,这事有多严重吗? 其实也没多严重,因为分享是用户 A 的主动行为,内容是否敏感是否涉密,其实完全是靠用户 A 控制的。就像一个卖菜刀的,虽然大部分用户买回去是用来切菜的,但他没办法阻止有人拿菜刀去行凶。 如果有竞争对手知道沉浸式翻译的产品机制,他甚至可以去利用这个分享机制,故意去翻译一些涉及隐私的网页,得到网址后,使用一些方法,让搜索引擎收录这些翻译结果页面,就可以炮制出“沉浸式翻译会泄露用户隐私”这样的新闻了。 你看,这里就用到了几个 SEO 知识: 1.把生成的翻译结果放在一个特定目录下,在 robots.txt 文件里设置禁止抓取这个目录; 2.在翻译结果网页里设置 noindex 标签,再次强调禁止抓取; 3.翻译结果网页不要用后端渲染这种利于爬虫抓取的方式,而是用前端渲染,确保最大限度让爬虫抓不走; 4.有人通过把涉及隐私的翻译结果网页地址放到搜索引擎爬虫经常爬的网页里,加速涉及隐私结果网页被搜索引擎抓取; 5.有人传播 SEOer 才会使用的 site 搜索语法,让广大非 SEOer 快速验证“沉浸式翻译会泄露隐私”这件事。 所以,各位朋友,懂点 SEO 还是很有必要的。
1
0
0
也树
11天前
看完扫毒风暴,感觉又想再刷一遍绝命毒师了。
1
0
0
也树
20天前
和第一份工作认真告个别。
阿里七年,小树毕业了
7
2
0
也树
21天前
Blueglass 已经癫到这种程度了吗😅
1
0
0
也树
22天前
即刻 Web 版评论要是能不跳出当前页面就好了...
1
0
0
也树
22天前
“对标”是让大厂陷入平庸的核心因素之一。
2
2
1
也树
22天前
Vibe coding 可能重要的是vibe不是coding😉
北国桑麻: 在不久的未来,程序员会大量失业么? 这两天 Trae 2.0 发布、腾讯的 code buddy 也发布了,集成度都越来做高,加上海外的 cursor 、Claude code、kiro 也在疯狂迭代进化,vide coding 的最佳实践工作流在逐渐形成:即模拟人类真实的商业软件开发流程,先出产品需求文档——原型图设计——技术方案评审 —— To do list 做代码开发测试——部署上线。 在很多时候,ai coding 已经能全自动化交付比较不错的结果,随着大模型底层能力的提升,ai coding 的能力和结果交付也会进一步提升,并且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 这不禁让我有一个想法(不一定对),或许未来程序员的红利会很快完全结束、基层和初级程序员会大量被 ai 淘汰,已经不写代码很久的中层技术管理者,也会丢掉饭碗,只留有少数架构师/研究员 + 一群 AI 就能圆满解决开发/维护等各种技术和业务问题。
0
0
0
也树
22天前
🙄还不够准,有点死脑筋,有的bug修不了就反复修进死循环
也树: Claude Code 要真正改变我的开发习惯了,目前感受最明显的几个优势: 1. 足够准确 2. 足够快 3. 对已有工作流侵入性极小
0
0
0
也树
23天前
Claude Code 要真正改变我的开发习惯了,目前感受最明显的几个优势:
1. 足够准确
2. 足够快
3. 对已有工作流侵入性极小
0
1
1
也树
23天前
使用最先进的AI工具的两道坎:Proxy 和 Payment
用自己的账号开通 Claude Code 有感
4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