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腾潇vito
753
关注
122
被关注
2
夸夸
关注身心健康、智慧生活。
工作经历:培训知识付费行业。呆过几家教育大厂(2美股1商学院),曾0-1服务亿级千万级ip
vito1134
腾潇vito
3天前
小马宋: 昨天见了一位美业从业者,后来转型了。他说这个行业太畸形了,一个店的生存,主要靠一两个核心客户。有多夸张呢?最夸张的一个,是一家美容院,他们最大的客户,在他们美容院累计消费了一个亿。 过去我听说的美容院核心客户消费,大概是一年几百万,这又刷新了我的认知。不过我当时立刻理解了这个商业模式,其实传统美容院的核心客户,就是直播间里的榜一大哥呀。
0
0
0
腾潇vito
10天前
🐮
杨远骋Koji: 有一说一,夸克这高考填报志愿的一场战役,打得真漂亮。 给出的结果应该是刻意用了最质朴的 excel,阅读不一定最方便(尤其是在手机上),但能巧妙建立用户信任。
0
0
0
腾潇vito
14天前
今年的 NBA 总决赛,只看了抢七大战的下半场。
1
0
0
腾潇vito
16天前
刚知道苹果手机自带的测距仪功能,第一次使用,便利。
0
0
0
腾潇vito
27天前
橘子汽水配柠檬水: 顶尖创作者的“秘密”:他们用一生只讲同一个故事! 很多人好奇,有些顶尖创作者为何能源源不断地产出? 我的答案是:他们早已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一个愿意用一生去讲述的故事母题。 这也是创作者真正能把握的复利! 我观察过身边很多朋友,大家有写小说的、写自媒体的、写文案的、做短视频的。 最终能够一直写下去并且赚到钱的那种人,一定是很早就意识到:“我到底想写什么?” ,并在一个主题深耕最后击穿的。 这才是一个创作者持续输出的真正火种! 你不需要擅长很多种风格,关键在于你是否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擅长的某一个主题领域。 比如职场、心理学、时尚、美妆、美食… 笃定一个领域后,就日复一日围绕它思考、表达、迭代自己的一个故事。 它就能精准吸引同频者,这些人将成为你最坚定的守护者——如同《失控》预言的那1000个铁粉。 信任、付费、传播,不过是这份深度认同的水到渠成。 这,就是“击穿”的力量! 当你聚焦一个点,凿得越深,涌出的清泉越滋养你和你的铁杆粉丝。 这绝非偶然规律,想想那些电影大师: 是枝裕和的母题是:家庭关系中脆弱性与非血缘的羁绊 《无人知晓》里被母亲遗弃的孩子们相互依存;《小偷家族》中毫无血缘关系的“家人”抱团取暖;《步履不停》中传统家庭表面平静下的裂痕。 他始终聚焦于:在血缘缺失或功能失常的家庭中,个体如何通过微小善意与责任建立超越亲缘的“家庭”联结? 王家卫的母题是:错过的爱情与都市孤独 《阿飞正传》里无脚鸟的漂泊隐喻,寻找生母背后的身份迷失与情爱纠葛:《重庆森林》里过期罐头、不停奔跑的警察223、戴着金色假发的神秘女人;《花样年华》里旗袍、雨巷、欲言又止的眼神... 将一段无法言说的婚外情愫升华为关于“错过”的极致美学。 这些都是反映后现代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疏离却又渴望连接情感的状态。 贾樟柯的母题是:时代剧变中‘被遗忘者’的生存印记。 《小武》里一个县城扒手的日常,展现了人际关系(友情、爱情、亲情)在金钱至上的社会里的全面崩溃;《三峡好人》:聚焦三峡工程背景下,普通人(寻妻的矿工、寻夫的护士)如何在巨大的废墟中寻找生存的坐标。滚滚长江水,淹没的是家园,冲刷不掉的是底层的坚韧。 他的镜头始终对准急速现代化的中国(尤其是北方县城)中那些被时代车轮甩下的边缘人物,下岗工人、小混混、外来打工者、漂泊者。记录他们在剧变中的迷茫、挣扎、尊严以及顽强生命力。 顶尖创作者和导演们,殊途同归——都在用毕生作品,反复探索同一个灵魂母题! 这本质相通:当你不再追逐风向,你自己,就是风眼。 所以,当你在为“今天写什么”抓狂的时候,不妨问一问自己: 你的灵魂深处,那一个非说不可的“故事母题”,究竟是什么? 找到它,然后击穿,穿透,从此你写作的心流澎湃无比!
0
0
0
腾潇vito
28天前
2
1
0
腾潇vito
1月前
再接触这类 “无神”“处处自我限制”“闭塞”的女生,无论颜值如何,真的不想继续多聊。
1
0
0
腾潇vito
1月前
kyth: 同一篇创始人访谈,文字版和播客版相比,后者多一个鲜活的展示“言外之意”的维度,它在音色、语速、停顿、音高、回应速度,甚至笑声里无处不在。另外,对于有业务交集的听众来说,看完文章的感受可能是想见见这个人是什么样,听完播客的感觉是,已经见过了。
0
0
0
腾潇vito
1月前
4
0
0
腾潇vito
2月前
健身房开业活动,一个销售带着易拉宝到乐刻楼下卖,哈哈哈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