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一凡Yif
0
关注
1k
被关注
16
夸夸
置顶
一凡Yif
4年前
1.不可让「以怕为动机」的行为取代「以爱为动机」的行为;
2.不可从受害者反转成拯救者;
3.不作正面思考;
4.不沾分外之事;
5.不以「未来的幸福」做借口而牺牲「现在的幸福」。
1.逃避不想要的东西的行为,反倒会给它充能,所谓「负面心想事成大法」。
2.想拯救对方之前,想想自己是不是被搞到烦了,是的话,先让对方搞不到自己,再回头想想ta需不需要你救。
3.承认残酷的现实,但不放弃希望,对自己诚实。
4.对影响不到的事,不要碰,不要搞,不要有情绪,不要去想它。不要求他人改变。
5.你现在吃苦,你就会习惯吃苦,以后就会越来越吃苦。一个没代偿反应的人,会是一个以终为始的人,现在这一秒就会做自己觉得幸福的事情,不会等到以后功成名就了再来幸福。
152
40
23
一凡Yif
3天前
破产了破产了
0
0
0
一凡Yif
6天前
把阴阳和五行结合在一起的人是谁?
0
0
0
一凡Yif
11天前
写点什么?
不想表达。
为什么改?
因为害怕。
你知道吗?
我不知道。
3
0
0
一凡Yif
13天前
开始能够领略儒家的魅力了,毕竟要在古老的地方干活,需要重走野蛮到文明之路,或许才能看见,或许,也不需要看见,毕竟,历史,有时候也只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真正的慈悲,也渐渐从私密的来访者咨询室里,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只是那些短片,也需要经过设计和规划。而洞察确实是廉价的,毕竟,利用洞察达成自己的目的的人,也有很多类型的人。
忠诚,在现代变得容易是很蠢的品质,于是只能对于家人忠诚了,但是,忠言逆耳,却会让很多人沦为听不了真话的人,最终,资本逐利的情况下,还是得靠服务业提供情绪价值。剩下的就是得靠自我反思能力了。
——《顿悟碎片:耳顺,是为政必备》
你看到了有收获也只是你的悟性,毕竟我这些垃圾没什么卵用,只是容纳自己破碎的心和过去犯过的错罢了。
00:05
0
1
0
一凡Yif
13天前
记录,是对于成长的“过程管理”。
1
1
0
一凡Yif
13天前
自由总是会换着形式变着外壳来诱惑那些不坚定地执行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人,但人们容易拿“做自己”来自我麻痹和要求他人纵容自己,实在是新时代的隐蔽的危险思潮。
2
0
0
一凡Yif
13天前
哎,人呐,总是会忘记,却从来不敢直面最真实的那一面,只能等到上天逼迫,才会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
无常大锤,真牛啊,越敲越重,完犊子了。
0
0
0
一凡Yif
13天前
好久没写文字了
1
0
0
一凡Yif
14天前
印度教三大主神:
梵天、毗湿奴、湿婆
神作为生发者,维持者与融化者
在此状态,神发挥其生发、维持和融化三个主要属性(sifat)。这个“三合一”状态相应于吠檀多的三位一体:梵天(Brahma,创造者),毗湿奴(Vishnu,维护者)和湿婆(玛亥希Mahesh,毁灭者)
3
0
0
一凡Yif
14天前
“财神比干财神殿中供奉的比干形象是文官的打扮,头戴宰相纱帽,五绺长须,手捧如意,身着蟒袍,足蹬元宝。
这幅打扮跟天官很相似,最大的区别在于天官神态慈祥,笑容满面,而比干面目严肃,脸庞清癯。
《史记·殷本记》载:殷纣王的叔父比干,为人忠耿正直,见纣王荒淫失政,暴虐无道,十分着急,常常直言劝谏。一次劝谏时,纣王大怒道:“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七窍!”民间流传,比干怒视纣王,自己将心摘下,扔于地上,走出王宫,来到民间,广散财宝。他虽然没了心,但因吃了姜子牙给他的灵丹妙药,并不曾死去。因为没了心,也就无偏无私,办事公道,所以深受人们称颂和爱戴,。当时,在比干手下做生意,买卖公平,童叟无欺,于是人们就将其作为财神供奉了起来。”
古人要做圣人代价可真高,现代人难怪越来越不敢说自己要当圣人了,而且,由于各自的圈子小,并且可以建立自己的小圈子,于是每个人都有成为君主的权力,从这个角度研究社群、个人商业模式和近十几年应该会蛮有意思的。
4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