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Nagarjuna
306关注158被关注2夸夸
📖 语言学,符号学
🎤 现实由语言塑造
🤓 即刻最懂日耳蛮学的人
置顶
Nagarjuna
2月前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
02
Nagarjuna
1天前
看铁蹄铮铮 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 紧握住日月旋转
00
Nagarjuna
1天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00
Nagarjuna
6天前
You are absolutely right!但是可悲的是现在世界上除了部分中国人还记得这个词以外,已经全面印度化了,简单来说就是:只动嘴皮子 //@丰之余: 不需要绝对意义上的真,知行合一的那个人层面的真。

老编辑: 真善美,真是第一位的,真假在对错之前,求是之前先求真。尤其是这个时代里, AI 终究会穷尽语言,垄断理性。 人所独有的,就是向死而生和被遮蔽的本真。

00
Nagarjuna
6天前
那是美元换算人民币造成的名义货币幻觉,美元在美国本土正在美纸化

-mingyan-: 悟了,很有道理!

00
Nagarjuna
8天前
中国人承认世界是复杂的,中国人的知识结构也是开环的;但是日耳蛮不接受世界是复杂的,不喜欢开环体系,只喜欢闭环赢学,并将其称为理论,称为科学;这忽悠了一堆达利特领班。

木遥: 今天读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 idea。 背景是 Dwarkesh Patel 和 Andrej Karpathy 的一个对谈,里面提到了一个智能领域的常见问题:不管是人还是 AI,如果局限于自己的经验,用经验指导自己的行为, 又在这个行为的基础上累计经验,如此循环下去,最终总会崩溃(这里的「崩溃」不是心理意义上的,是智能层面上的)。一个健康的心智需要不断通过从不在自己经验范围内的世界(比如同他人的交谈,和与自己行为模式不符的人合作,etc.)获得外部熵来阻止这种崩溃。小孩还没有对生活过拟合,所以不太容易崩溃,而成年人崩溃的风险则越来越大。 以上是背景。下面是那个有趣的 idea,来自2021年的一篇 paper "The overfitted brain: Dreams evolved to assist generalization"。它的主旨是说:人类做梦是防止这种过度拟合和崩溃的一种方式。做梦之所以具有进化适应性,是因为它会让你置身于与你日常现实截然不同的奇特情境中,从而防止这种过度拟合。 这里有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既然过拟合体现为大脑无法学到分布外的规律,大脑是如何构建出这些分布外的梦境的?Hoel 的解释是梦的构建有一个非智能的 noise injection 步骤,这些随机噪声在白天建立的神经连接中渗透,产生奇异的、扭曲的、不连贯的 corrupted sensory inputs,从而把大脑从过拟合的陷阱中拯救出来。 虽然这只是一个假说(而且是一个非常新的理论),但我越想越觉得它非常精妙。按照这种视角,梦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逼真,而恰恰在于它的不逼真——梦境与清醒时的经历(训练集)如此不同(但又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噪声),所以才能迫使大脑学习到更具泛化性的表征而不是仅仅记忆真实经历本身。 梦通过不可能存在的反事实体验迫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本质。

00
Nagarjuna
10天前
08年之后(其实从来都是),蛮统区的投资,主打一个“心诚则灵”。如何让人“信”呢,“相信相信的力量”?这时候就需要“赢学叙事”了,搞赢学的关键在于群体高阶信念(想想《皇帝的新装》)的塑造,媒体的用处这就来了🤓

葬愛咸鱼: 重大研究发表:a16z 的核心能力是喊单和拉盘。 大部分投资人的问题在于没有能力喊单, 媒体老师的问题在于没有本钱拉盘。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