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日记|长沙之旅
长沙是近年来在香港投入广告力度最大的内地城市之一,长沙文旅连续三年在香港进行项目推广,主管宣传和文旅的领导频繁访港,积极推动两地旅游合作。此次短暂的长沙凤凰古城之行中,港人的身影随处可见——从入住酒店到繁华的夜市步行街,粤语交流、背双肩包的游客、运动鞋的随性装扮,都彰显出浓厚的港人特色。
从香港出发,坐高铁3-4小时便可抵达长沙,甚至早晚有直达凤凰古城的客运线路,票务火爆。我们此次行程包车,司机向我们介绍了当地经济现状,也激发了我对这座城市背后故事的兴趣。旅程涵盖长沙和湘西自治州,途经吉首、凤凰,访问了矮寨大桥、沈从文故居、苗寨、十八洞和德夯大峡谷。
矮寨大桥的壮观令人印象深刻,它是世界跨度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创下多项世界纪录。司机虽低调,但谈及大桥背后的政治经济却满是担忧。他透露,由于当地铁律规定必由少数民族背景的本地人担任“一把手”,导致家族式腐败严重,权力集中,官员层层寻租,最终受苦的仍是普通百姓。造价更是从7.9亿元飙升至15亿元,远超预算,但项目依然推进。
十八洞景区是此行的另一个重点,号称湖南的5A级景区,然而实际情况却颇令人大跌眼镜。这里的5A评级更多体现的是政治象征意义,而非真正的旅游体验。抵达十八洞景区入口,无偿门票却强制收取20元接驳车费。乘车至仍在建设中的停车场后,游客需步行1-2公里穿越寨民的货摊子进入核心景区。
这套动线设计明显诱导消费,基础设施极其不完善。扶贫展览成了游客参观的主打内容,传统的寨子被人为分隔,游客难以真正体验苗族文化和风俗。相比桂林的龙脊梯田,那里餐饮和住宿多由当地人经营,游客体验地道民俗经济循环。从这个角度看,十八洞的景区规划更像是为了方便领导检查和对外宣传而设计,游客实际消费和支持当地经济的空间有限。
司机告诉我们,他接待的游客们多数只在扶贫展览打卡,极少深入寨子内部。等待接驳车时,保安不耐烦的服务态度也让人难以愉快。偶遇我们的苗族老奶奶主动送水果慰藉了我们的心情,依然感受到了这片土地淳朴的人情味。
扶贫的巨大标语与恢宏的5A级景区相比,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这引发了我对湖南经济整体状况的兴趣。司机解释,长沙作为省会,重点收归了各类产业加工业和GDP增长项目,其他地市财政则靠分配支撑,湘西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张家界虽风景名扬全球,却经济全省倒数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湘西自治州。
司机虽文化不高,但言之有理。他分析张家界经济落后的原因:建市时间晚,产业支撑单一,主要依赖旅游,绝大部分区域被生态保护政策限制开发,外资多投向低附加值餐饮和住宿业,缺乏产业深度和广度;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导致城市空心化,消费减少,教育和医疗配套落后。
湖南省内部的经济发展极度不均衡。长沙经济较为发达,资源集中;湘西和张家界却远远落后。许多湖南人因此选择离开家乡,前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大城市寻找更多机会。深圳和香港距离长沙仅三小时高铁,发达的科技与金融业恰好弥补了湖南产业结构上的不足。深圳常住人口约1800万,其中湖南籍人口约有500万,可谓湖南的“第二省会”。深圳和香港遍布的湘菜馆,也是湖南务工人员庞大的缩影。
总结而言,长沙作为湖南经济和文化重镇,吸引了大量港人和其他外来游客,但省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显著地域差异。湘西的峡谷山水虽美,经济与基础设施仍需完善,民生保障仍是发展的关键。游客在享受自然风光,感慨工程不易的同时,也看到了扶贫背后的复杂现实。长沙的发展与资源优势使其成为湖南的核心,但经济洼地的存在提醒着人们,协调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这段旅程不仅丰富了我对湖南风土人情的理解,更让我对这片充满魅力也充满挑战的土地有了更深的认识。湖南地理多山限制了治理,多民族分散易有矛盾,史上频繁爆发起义,常见武装割据,经济结构矛盾和权力集中,既有客观因素也有结构性的原因。有机会想再去湖南不同的城市看看。
总第220篇,2025年第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