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体感受
这部电影后劲很大,从电影院走出很久心情还是难以平复,在近十年同类型电影中可以排第一,强烈推荐。
导演没有刻意堆砌南京大屠杀期间过于血腥的镜头与特写,而是巧妙地以几个普通人的视角切入,细腻勾勒出平凡个体在浩劫中艰难求生的经历,以及他们在绝境中跌宕起伏的心理轨迹。
主角起初为求生计,在恐惧驱使下被迫为日军冲洗照片。然而,当目睹同胞接二连三惨遭屠戮,心中的正义感逐渐冲破恐惧的枷锁,最终萌生了将罪证底片带出去的决心。
2. 印象深刻的片段
最触动人心的片段有两处:其一,是主角临终前的呐喊——“雨花台、挹江门、中山门、中华门,我们中国人不许可你们这么糟蹋!” 自甲午战争以来,日本觊觎中华的狼子野心从未收敛,这声嘶吼,是抗战时期无数战死沙场或含冤而亡的先辈们的魂魄共鸣;而他那句“我们不是朋友”,更道出了我辈铭记国耻、永志不忘的立场。
另一处,是高叶饰演的女主与王传君饰演的汉奸之间的对话。女主问:“如果日本人输了怎么办?” 汉奸回答:“日本人怎么会输?拦不住的!南京都沦陷了,人都快死光了,他们怎么会输?” 女主却执拗反问:“万一呢?而且日本人是畜牲,就算他们胜了,会把我们当人看吗?”
这段对话背后,是彼时山河破碎的沉痛现实:南京沦陷时,东北早已被占,华北的北平、天津,华东的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也相继落入敌手。淞沪会战中,80万中国军队浴血三月,伤亡近30万;南京保卫战里,15万守军拼死抵抗,伤亡超5万……工业重地接连失守,绝望如乌云压境。但正是在这样的绝境中,中国人骨子里的韧性被彻底激发——纵前路漫漫,亦要血战到底,誓死不做亡国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