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回避的课题上穿梭了好久。
事情并不复杂。被一个花了心思照顾关系的人在意念中doorslam。信息不回消息不理,冷暴力对待到现在。
对此我有新的理解,尝试改变以往焦虑的pattern;同时也做了行动,自洽了不少。
即便这样还是会有很大的情绪起伏,并且来来回回。
我也理解改变模式是很难的,但总觉得不至于到这个程度。
-
今天突然想起20年前的一件事。
那时候刚进高一,我对于高中生的身份转换和新学校很不适应,消沉了很久。
有个同学在老师的鼓励下主动带领我学习、活动,几个人形成一个固定小圈子。
他是核心的角色,一直很主动地邀约及关照。一阵时间后,我被他吸引产生了一些亲密情愫,有意无意地表达出来。
那时候这种情愫是不被理解和接受的。于是他察觉到后,某天突然撤回了与我的所有互动。
至此对我漠不关心,直接回避——即便在同一间教室,他可以在我说话时背过去把我当空气的情况。
我无论怎样找他、试图解释、线上留言,收到的都是一片冷暴力的空白。
-
为此我痛苦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因为班级变动、有了物理上的隔断,我的情绪才慢慢缓和。
但一部分的自己仿佛被打上人生的关键帧,永远地留在了那个时候。
-
这件事之前和咨询师、朋友们讲过很多次。之前只觉得其影响在于让我产生长久的自我否定。今天才突然意识到它是我第一次面对回避行为的时刻。
但第一次就体验了断崖式的抽离和羞辱性的忽视,这么激烈和深刻,以至于很久以来我都忘记了它曾发生过。
把这段经历和pattern关联起来,似乎能理解我的在意和执念是源自什么地方了。我会更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