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桑文锋SensorsData
39关注1k被关注1夸夸
桑文锋SensorsData
5天前
跑步10KM,今天跑步非常舒适。这次跑步没带耳机,故意让自己空下来体会这两天学到的一句话: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我不知道是只有我自己才会有这样的困惑,还是其他人也会有,比较偏好认知上的突破,觉得想通了,剩下的就好办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要知行合一。道理都懂,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也不能说是在异想天开,但就是在意识层面会有所偏好。昨晚在揣摩这句话时,又翻看了一下《坛经》,发现之前的理解有巨大偏差。过去理解禅宗强调顿悟,核心在于寻找那一开悟的瞬间,开悟之后,众生是佛,以后的世界就会不同。昨晚又看时,发现以前学习时跳过的定慧、坐禅、顿渐等,都是讲后续的修行的,也就是即使开悟后,还是需要继续的修行,才能去除习气。这样说来,禅宗也好,阳明心学也好,都是寻求知与行的统一的。

就拿去年在反思认知这一主题时提到的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去年的理解是只要学会了就得到了,但最近学习段永平所讲的价值投资理念时,恰恰是强调知行合一的难处,对企业是否真懂,是否能够坚持本分与平常心,即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这些都是要不断的事上磨练的。
00
桑文锋SensorsData
7天前
学习段永平的价值投资理念

2021 年的时候曾经花了几个月读了巴菲特系列,包括《滚雪球》、《巴菲特之道》、《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等,对价值投资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当时最大的感受是:相比价值投资,我更喜欢价值创造。作为创业者,通过创造产品和服务给客户提供价值来的更实在,之后就没有兴趣继续专研了。要说学习巴菲特对我的影响,就是在买股票时,要买好公司,就像他说的,好公司即使价格贵一点,后面也会涨回来的,也会睡得好觉。

对段永平的关注,还是从年初看了他回浙大的演讲开始的,以前只知道有这么一个牛逼的校友,买过网易的股票还给母校捐了不少钱,但对他的经营和投资理念一无所知。之后就在微信读书上看了《段永平投资问答录》上下册,商业逻辑篇和价值投资篇,其中看商业逻辑篇时,并没太强烈的感觉,我的感受只是一名优秀的企业家的企业经营心得,但读价值投资篇时,那种通透感就特别强烈,有种学习六祖惠能的《坛经》时的感觉,让我对价值投资有了新的理解。最近还买了一本《大道:段永平投资问答录》在学习,这本整理的更加体系化和精炼,非常推荐。

段永平出生于 1961 年,1978 考入浙大电子系,工作后又在人大读了 MBA,1989 年去了中山市日华电子厂做厂长,开创了小霸王品牌。1995 年离开小霸王创立了步步高公司,2001 年退出企业管理移居美国,开始做价值投资。他的经典投资案例包括网易、苹果和茅台,都获得了不少回报。许多人受他的影响,是因为他在网易博客的系列文章,以及在雪球上的问答。他在雪球上的名字叫“大道无形我有型”,被球友们称为“大道”。以前听朋友提到他在雪球上活跃,我都怀疑是不是他本人,但最近上去关注后发现确实是真的。看他的问答,非常的直白又自洽,很容易理解,我这里主要讲讲自己的一些学习感悟,不一定到位。

1、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买未来现金流折现

当买股票时,到底买的是啥?有人买的是价格,低买高卖;有人买的是概念,AI 概念、新能源概念之类的,相信概念相关的股价会上涨;有人买的是信息差,觉得自己更早的拿到了信息,可以做个差价。在价值投资理念里,买股票就是买了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问题是为啥你愿意花一定的价格买一家公司的部分所有权?是因为这部分所有权的内在价值高于你的出价。这里比较麻烦的是怎么衡量内在价值?段永平给出的定义就是看未来现金流折现,也就是未来公司一共能挣多少钱,并折合成今年的钱数,如果值 1 块钱你只需要出 4 毛钱,那就是个合算的生意。未来现金流折现虽然看着是个量化的词汇,但在段永平的逻辑里,它是一个毛估估的数字,并不是一个精确数字。

比如拿他投资苹果的逻辑举例,2011 年时苹果的市值有 3000 亿美元,账上有 1000 亿美元现金,刨除后公司值 2000 亿美元。当时苹果的利润每年有 200 亿美元,他估计未来几年苹果一年的利润能到 500 亿美元,那只要花 4 年的时间,就能把本金挣回来,算来算去就是划算的买卖。于是重仓买入了苹果,现在的收益有十几倍。也就是价值投资重在看企业利润。

这里的挑战是,凭啥你的估计是准的?

2、一看生意模式,二看企业文化,不懂不碰

段永平讲的生意模式,我的理解是可持续赚钱的能力,他偏向的是那种高客户价值且高获取能力(利润)的企业,并且这种能力是可持续的,而好的企业文化是保证这种可持续性的要素之一。

看懂一家企业的生意模式并不容易,并不比读个本科简单。段永平做过小霸王又做过 OPPO,所以更懂游戏和消费电子。他投资网易有两个因素,一是当时网易的市值只有2000 ~ 3000 万美元,而账上有两倍以上市值的现金,虽然有退市的风波,但段永平研究后发现可能性很小,即使退市了也没啥问题。二是他对游戏很懂,能看懂网易的游戏业务。投资苹果也是因为做 OPPO 对电子产品的理解很深,发现苹果的护城河很宽。

对于普通人来说,即使有了价值投资的知识,但也没有能力看懂一家企业,那怎么办?不懂不碰。在段永平的逻辑里,做到不懂不碰,你会战胜 85% 的投资者,因为 85% 的投资者在股市上是亏钱的,你不买的话,至少做到不亏。价值投资恰恰对弄懂一家企业的要求更高。客观来说,我一个做技术出身的创业者,在看美国的同领域的公司时,也很难弄懂它们的生意模式,很理解这其中的难度。类似的逻辑,在巴菲特那里叫能力圈,巴菲特说过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大小,比能力圈的实际大小更重要。许多人都栽在能力圈之外。

3、本分与平常心

段永平说的本分,并不是我们常理解的“老实本分”的本分,而是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那怎么知道什么是对的事情?他的评论是不做不对的事情,发现错了立马改正。弄清楚对的事情比较难,但发现哪些是不对的很容易,改正就是了。他提到的一个例子是他刚到广东时,发现人们在谈生意时谈来谈去都是价格,就想如果不谈价格,可以省掉 70% ~ 80% 的时间。于是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建立一套销售体系,提货价统一,不管生意额大小,没有折扣,没有返点。

还有个例子是买小天才商标的事,在刚创立步步高时,段永平就想买下曾经的一个竞品的小天才商标,觉得小天才比小霸王这个名字更好,小天才商标的持有者当时已经不做了。当步步高出价 300 万要买下商标时,被对方一口回绝了。后来到了 2008 年,步步高公司又想到这个商标,通过中介联系上商标持有者,没想到这次对方直接出价 30 万,并且提到当年步步高出价 300 万都没卖,这样就顺利拿下了这个商标。段永平在网上发了这个事情,并且说希望这个卖家能够看到,他们还是愿意补上差价。在之后步步高的人还真联系上了那个卖家,让对方签字后,补上了 270 万的差价。

知道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是两回事。这里牵涉到知行合一,是一个持续历练的过程。比如明知道锻炼对身体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的,价值投资也一样。

平常心其实更难,段永平说平常人难有平常心,所以平常心其实是不平常心。平常心是要长期主义、理性、耐心,不受外界的情绪干扰,回到事情的原点,这其实很难做到,都是逐步修炼的过程。反思我自己,许多事情急于求成,这都是缺少平常心的表现。

总之,价值投资是一套包含本质、原则和心态的完整逻辑,相比于弄懂概念,真正做到是更难的事情。段永平让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说中国话,就像惠能让佛学理念说中国话一样,这都是无上的智慧。
01
桑文锋SensorsData
12天前
上午尝试通过凌晨刚发布的Claude Agent SDK构建一个AI分析Agent,使用神策MCP接口提供数据,做数据分析,还添加了读取知识库的功能,非常有趣。

其中的难点还是Claude API的访问,让同事帮着配置了Google Cloud调用才解决。

神策的产品,一个很大的价值是帮助客户构建了一个高质量的用户数据根基,在AI时代,有机会让这个用户数据根基发挥更大的作用。
20
桑文锋SensorsData
15天前
读这本书时,会联想到惠能的《坛经》,惠能是把佛学中国化,段永平是把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中国化。虽然是一些博客和雪球问答的汇编,但读起来很通透,真是高手。

2021年时也看了一些巴菲特的内容,但当时对其理念一知半解,只是感觉价值投资和价值创造是两套逻辑,作为创业者,我更偏向价值创造。现在看了段永平讲价值投资,感觉多了一些理解。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也就是买的公司的一部分,那这一部分值多少钱,主要取决于未来公司能挣多少钱,也就是段说的未来现金流折现。这个数字不是算出来的,而是毛估估出来的。那怎么能估的准,那就要选择自己能看懂的企业。这类企业一是生意模式好,二是企业文化好。

按照段的标准,其实这样的好企业很少,两年能发现一个也就差不多了,他自己探讨比较多的是苹果、茅台和网易。
00
桑文锋SensorsData
21天前
春节时DeepSeek R1论文刚出来时,就想着能不能有个简单例子验证一下它的核心算法GRPO,但没有现成的参考就没动手。这两天R1登上了Nature封面,又引起了一阵热潮。昨天就看了看具体又有啥增量信息,29.4万美元的训练成本有点震撼,其他技术说明倒没啥新的。感叹之余,想着是不是可以验证一下了,问了下GPT 5,给了我个最简单的例子是给三个数字排序,并给出了代码。

在Macbook本地和Google Colab A100环境分别跑了一下,也没得到像样的效果。我又把基础模型从distilgpt2换成了Qwen2.5-0.5B,还把训练时增加了输出字符的限制,控制在输入数字范围,结果还不太理想,但将就可验证。

最后用200个样例验证Base模型和GRPO强化后的版本,能力上略有增强。当然,这不是个公平的对比,我做的一些输出限制,毕竟是在GRPO版上强化过,Base模型同样的条件只能乱输出一些字符。

对于GRPO这一核心算法的运作机制,有了更直观的理解。GRPO感觉像个诱导器,通过让Base模型一次输出多个采样答案,然后比较答案的得分,得分高的采样,就强化其输出概率,反之亦然。对于如何评价得分,那种有标准答案的就会更容易一些,可以通过结果和格式来做出评价。像三个数字排序的例子,是很简单的可以做程序验证的。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运作机制,通过强化那些得分高的答案,强化了R1大模型的推理能力。
00
桑文锋SensorsData
28天前
儿子让我给他做个画画游戏,他的需求:能够画画,能够调整颜色,能够擦除,还有画册。我先用Claude Code实现了一版,之后他又提出了通过语音控制自动画的功能。我就添加了语音识别,以及创建了几个预置的图案。后来想干脆加上AI绘画能力,调用了Claude Sonnet 4模型,由大模型根据提示词生成一些图案的线条,然后在画板上绘制出来。在调试时,发现Claude Code有些鬼撞墙,一直更新代码文件失败,后转到Cursor里使用GPT5继续完善,最终效果还可以。
01:44
00
桑文锋SensorsData
1月前
一位客户朋友跑通了Trae+神策MCP+GPT5,AI分析的时代已经到来。
55
桑文锋SensorsData
1月前
昨晚看了apple发布会视频,最打动我的一个体验点是自拍照的横竖屏切换功能。通过一块方形的大传感器,同时满足横屏和竖屏的需求,这样自拍时,如果人多需要拍横屏,不需要把手机横过来,能够AI自动识别人多的场景切为横屏,也可以点击按钮切换。
00
桑文锋SensorsData
1月前
有没有在用Posthog的Session Replay的朋友?最近新做了个AI Agent,用于代替人做回放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聊我,体验最新的AI能力。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