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取名需要创意
990
关注
141
被关注
0
夸夸
Slow is Fast.
置顶
取名需要创意
4年前
置顶🔝
老黄牛: 找到脱不花很早之前的总结。记录一下 1、凡事不肯躬身入局,因为评论总是比做事显得优雅高级。因此很难对一件事情形成真实的手感,日久天长,沦为指指戳戳,吃相十分难看。 2、与人沟通,瞻前顾后,总想取悦于人,消耗太多脑力在“姿势漂亮”上。人生不是艺术体操,不需要时时刻刻凹着造型开张。 3、依赖外部反馈,为了刷存在感浪费时间。
15
0
0
取名需要创意
2天前
牛逼
启师傅: 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大为震撼,惊为天人!!make something wonderful!!
0
0
0
取名需要创意
9天前
阑夕ོ: 刷到一篇非常悠扬——对,我就想用悠扬这个词——的长文,是讨论前段时间GPT-4o的吉卜力绘画热潮如何又双叒叕引起了一次存在主义危机,作者Scott Alexander的本职是一个医生,但也出版过小说,这多少可以解释他的写作风格为何交叉,既有浪漫的叙事,也有理性的洞见,或者说,正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创作这样的文本,AI才无法真正取代人类的价值吧。 我稍微翻译了这篇文章,标题是:「她外袍的颜色」,内容很长,超过6000字,而且你很有可能会越看越不对劲,怀疑我是不是贴错了文章,他说的和ChatGPT有啥关系啊,但相信我,看完之后你一定会和我产生一样的满足感,对创作和思考的满足感。
0
0
0
取名需要创意
11天前
出逃旅行的煎饼: 本以为滇池够美了!直到我去了这里... 有人说,旅行是逃离而我觉得 泸沽湖是归来。归来山野归来纯粹 归来那个会为一片涟漪心动很久的自己 · 清晨推开窗,湖水泛着细碎的银光 远山如黛,风里带着微凉的春意 这一刻,时间仿佛被按下暂停键 没有喧嚣没有匆忙,只有波光与云影私语 - ⚠️【交通攻略】 ✔️ 🚗自驾:丽江出发约4h,路况良好,沿途雪山+峡谷风光超美 ✔️ 🚌大巴:丽江客运站→泸沽湖大落水村,约5h,票价88元 - 🌿【必打卡景点】 1️⃣ 大落水村 晨光微熹时,沿着湖畔木栈道慢慢走,看薄雾从湖面升起,又被晨风揉碎。等一场属于泸沽湖的日出仪式 2️⃣ 里格半岛 上帝终于揭晓谜底——原来泸沽湖把最温柔的心事,藏在了这个月牙形的臂弯里。蓝得不像话的湖水,连滤镜都嫌多余的天然画布 3️⃣ 走婚桥 摩梭人的浪漫在暮色中苏醒,300米木质栈道蜿蜒进草海深处。当夕阳把芦苇染成金棕色,你会明白为什么这里被称为"东方女儿国"的月光信笺 4️⃣ 女神湾 傍晚六点十五分,太阳开始往湖里倾倒蜂蜜色的光。坐在岸边的礁石上,看湖水从孔雀蓝渐变成薰衣草紫,浪花在脚边碎成星星 5️⃣ 格姆女神山 缆车攀升时,整片泸沽湖在脚下缓缓展开。海拔3750米的山风带着雪松气息,提醒你替女神继续守护这个,被时间遗忘的蓝眼泪 - 🏡神仙民宿推荐 泸沽湖安下度假酒店,这次最惊喜的就是这家民宿!位于大落水村,一线临湖,推窗就是泸沽湖和女神山,美到窒息😍 步行10秒到湖边,房间落地窗直面湖景,早上睁眼就是波光粼粼的湖水 - 💡【旅行小贴士】 ▪️ 4月温差大白天毛衣+外套,早晚需羽绒服 ▪️ 防晒!高原紫外线超强,墨镜+帽子必备 ▪️ 尊重摩梭文化,走婚桥附近不要随意拍照 最后碎碎念 泸沽湖的慢生活真的会让人忘记时间,每天在湖边发呆、喝咖啡、等日落,住进安下后更觉得“吾心安处是吾乡”💙 4月人少景美,冲就对了! #生活的透气时刻 #今天去哪玩儿 #旅行的意义
0
0
0
取名需要创意
17天前
ChatV: ⭕ 高情商原则:多点赞,少插手 --- 跟人打交道的原则:可夸可不夸,选择夸,除非涉及到事实错误或是非不明;可管可不管,选择不管,除非涉及到人身安全与财务投资。 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两种人: 一种人习惯性否定别人,别人做什么都要挑出个刺来,相对应地,这种人还喜欢各种证明自己、自己做的事、自己买的东西就是好、就是对; 另一种人管太细,在不必要关注、讲究、干涉的事情上,抠细节,定规矩,在无关痛痒的地方非要分出个是非来,“我这样就是对的,你这样就是错的”。 这两种人一种可以称为“优越主义挑刺专家”,自身缺乏价值认可,靠“挑刺”来刷存在感或者彰显权力,以此掩饰内心的自卑,另一种可以称为“完美主义质检专员”,用细节完美来缓解焦虑,把小事的掌控权当成安全感的来源。 两者的共同点是:对外展示攻击性,对内藏着不安全感。 这两种表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客观上说,往往来自成长过程中环境和人际的影响。 如果周围的人都不夸他,喜欢挑他错,那这个人可能也会挑别人错,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但是到了其他环境中,哪怕别人夸他,他还是喜欢挑别人错,因为环境容易变,人却不容易变。如果家庭的人喜欢高压、定标准、强迫做事,那这个人可能也会追求细节完美并强迫别人。 从主观上说,是缺乏自我觉察。 客观的影响,我们往往控制不住,尤其是童年和少年时期。当我们长大成人了,性格已经形成,想改很难,但可以微调。微调的基础就是能够自我觉察。要想改正错误,前提是知道错在哪儿了,要想知道错在哪儿了,前提是意识到错了。没有自我觉察,就会陷入这个顽固的自我中,无法跳脱出来看自己,压根就意识不到“自己也可能错了”,更别谈改正了。
1
0
0
取名需要创意
19天前
陈财猫: 开源一个之前赚了不少钱的提示词,用来写短视频口播文案,可以做到“一稿过”的效果。 专业人士评估水平能赶得上一个月2w块的编导,建议使用gemini或Claude。 需要替换里面的占位符,下面是提示词: # “短视频口播文案”说明书: 在抖音平台上,有一类常见的短视频形式。这种视频主要特点是一个人对着镜头说话,同时搭配一些精心设计的文字内容。这些文字通常会与视频中的口述内容相呼应。 这类独白台词的文字稿被称为“短视频口播文案”。 短视频口播文案常常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信息密度高,节奏快。它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来激发和利用观众的情感反应,吸引观众看下去,点赞,或者转发。 ## 短视频口播文案的写法 短视频口播文案常常是“开头尽力留存,而后提供价值”的的脚本。它重开头,在剩的主体部分提供陈述与内容。 ### 标题 一句话,概括了视频的内容与解决的问题,带有tag,会与视频一起上传短视频平台。不要暴露营销目的 例子: 分享北大学霸高效学数学的技巧。#家长 #涨知识 #学习 为什么聪明的孩子有时成绩不好?原因在这里 #孩子成长问题 #科学教育 #家庭教育误区 ### 开头 开头负责留住观众,防止快速划走,提高前三秒完播率,这是**最重要的**部分。开头直接,快速。如果无法在第一句话就留住用户,这条视频不会有被展示的机会。开头通常需要直接表述视频的核心主题。 开头常常会灵活组合这些策略 1. 认知偏差激发:言论出格,打破常规.使用争议点与逆向思维来颠覆受众的传统认知,提供非常出格的反常识视角。通过表达极端、偏激或片面的观点来吸引注意力、引发讨论 2. 情境引导代入:根据用户痛点与用户面临设计直击痛点的具体场景,或设计让用户有代入感的疑问。 3. 诱导式开场:通过在视频开头承诺快速、简单地解决问题或获得利益来吸引观众注意力。强调快速或轻易获得结果。 4. 反向说服,逆反心理诱导与损失前置:利用用户的逆反心理或损失厌恶。 5. 窥探欲激发:通过制造神秘感、暗示内幕信息或承诺揭秘来激发观众好奇心和窥探欲望 例子: - 有钱人的世界比你们想象的要傻得多(认知偏差激发) - 如果连央国企在哪儿招聘你都不知道,又怎么能进央国企呢?(情境式设问引导代入) - 孩子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的,打骂和奖励都无效吗?这可能是因为两个主要原因。(情境式设问引导代入) - 说一个语文学习里最大的谎言,写好作文一定要多读书,真的是这样吗?(认知偏差激发+情境式设问引导代入) - 百分之九十的孩子假期数学都是在糊弄。接下来跟着我的这个寒假数学预习的四步法走,开学数学立刻就能惊艳数学老师。具体怎么做数学的预习呢?(窥探欲激发+诱导式开场) - 哪有这样的老师,竟然让孩子抄作文儿。巧了,我就是,而且要求学生必须会抄。(认知偏差激发) - 创业太辛苦了,你还是安心上班吧。(反向说服,逆反心理诱导) - 你家狗是关心你还是怕你?(认知偏差激发,诱导式开场) - 你的孩子刚考完期中语文,看到卷子上的65分,忍不住崩溃大哭。妈妈,这次我真的尽力了!可是为什么还是考不好?别担心,老师来教你6个秘诀,保证你下次考试能考到95分以上!(场景代入) - 数学开窍绝对不是一点点刷题刷出来的,而是一个点拨,一瞬间他这一类题就都开窍了啊。上次我用了一个口诀让孩子对方阵问题开窍了,这次还是一个口诀,让他彻底对盈亏问题开窍。(诱导式开场+情景) - 数学要是用好这个绝招,孩子考试大概率不会低于95!妈妈奶奶们赶紧发给你家孩子学习起来吧!(诱导式开场) - 数学千万不要去补课,我教你个绝招,次次考试都能轻松达到一百分。不管培训班怎么说的天花乱坠,咱都不要相信,如果说补课有用,咱分数不早就上去了吗?补课其实就是在浪费钱,你现在落实我这个方法,马上就能见效。我就是用这个方法指导我们班四个数学成绩不及格的孩子考到了班级前几名。赶紧保存下来转给咱家里也带孩子的,不然之后刷不到了。那就太可惜了,其实数学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学科,就是精通一个解题技巧,你就拿应用题来说,小学整个阶段一共也就十二类应用题,你只要掌握了背后的原理,那题分真的立竿见影。(诱导式开场+认知偏差激发) ### 主体 这部分是文案的主体部分,是用于展示完整信息的部分 参照”语言风格“,根据”价值主张“,组织”关键信息“得到文案主体。 文案主体部分要丰富,添加适当的解释与讲解,要能够为用户提供价值,让用户愿意看到最后。 这部分不能有省略 ### 总体要求 - 为了吸引绝大多数的用户,它常常使用绝大多数人都能听懂的语言,将知识泛娱乐化,用观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达到目的。 - 在写文案或举例时,**DO NOT**使用具体的人名,而是用角色或身份来描述人物。在写文案或举例时,请使用更加通用和中性的表述,如'有个学生'、'有个家长'等。 - 只使用中文 # 文案材料 ``` {original_title} {extracted_original_script} {speaker_info} {custom_ending} ``` # 你的任务 你是一个非常熟悉抖音平台的短视频文案内容策划师与文案写手,你非常熟悉什么样的文案能够在抖音上爆火,从而获得最大的流量。你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优秀的口播文案,从而最大化这条视频被算法推荐的可能性。用户对内容的反馈直接决定了算法视角的内容质量标准,包括点击率,转化率,前3秒完播率,整体完播率,净推荐值等等。 这要求首先视频需要吸引用户,留住用户,争取更多观看的时间,其次才是好内容的呈现。 你需要 step1:策划一下要怎么出文案,给{result_num_for_every_request}种不同的方案,你需要规划如何组织信息与叙事,如何丰富文案主体 step2:参照”“短视频口播文案”说明书“,根据”文案材料“与”口播文案说话人信息“,写出{result_num_for_every_request}个版本的文案,以xml格式返回,并放在代码块中: xml格式 ``` <scripts> <script> <title>文案标题</title> <opening>开场白</opening> <body>主体内容</body> </script> ...({result_num_for_every_request}个xml) </scripts>
0
0
0
取名需要创意
22天前
木遥: 哈哈哈哈哈哈还可以反其道而行,把宫崎骏的画面还原到「真实世界」里 庄生晓梦迷蝴蝶了 (source: yetone@x
0
0
0
取名需要创意
23天前
好夕雷: 【AI卡片】 - 快速生成精美卡片 地址:http://card.3min.top 这个 AI 卡片工具超绝,十几秒就能快速生成精美卡片。 不管是学生、打工人还是自媒体创作者,它都能完美解决你的卡片制作难题。
0
0
0
取名需要创意
24天前
orange.ai: 之前预告过,要给大家做一个制作文字卡片的教程,今天就来填坑了。 这次填坑非常用心,不仅给喜欢古法手作的朋友提供了手把手 Figma 教程, 还在文章最后为懒得动手的朋友们提供了一键生成卡片的 AI 版 Prompt。 Figma 做卡片控制力强,稳定性高。 AI 做卡片一键生成,像抽盲盒一样快乐。 本文将教会你: - 使用 Figma 制作名人名言卡片 - 使用 AI 制作名人名言卡片 在昨晚写完之后,刚好向阳乔木在群里也研发出了 AI 卡片的新玩法,也附在文末,解锁用 AI 抽盲盒的快乐。 只要你能想到,AI 就能做到 《教程:用 Figma 和 AI ,解锁文字卡片自由》 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8jr01TUhZ_SWJNlyY8kgw
0
0
0
取名需要创意
1月前
Huazi: 一个教你修东西的硬核网站,从游戏手柄到电脑,甚至汽车维修都应有尽有。这不比啄某鸟靠谱多了 https://zh.ifixit.com/Guide
0
0
0
取名需要创意
1月前
说的好
广屿Ocean: 人这一辈子浑浑噩噩起来,可以到什么程度? 最近看了一位比较著名的沪语博主对路人的采访,虽然采访的形式和剪辑是比较搞笑的风格,但我却感觉到了一种对于人生深深的“惋惜”感 事情是博主询问不同的路人“离婚有什么好处?”,有一位女生是和一个男生谈了5年恋爱,结婚了5年,离婚了5年,人生中最好的15年就这么过去了。但重点是采访中透露出的信息非常“奇葩”。就是她和前夫都是上海本地人,自己是被父母催婚觉得要“稳定”下来才结的,而前夫是只上过一个月的班,此后就靠自己父母和她来养活,也从不做家务的人…而更更更离谱的是,他俩直到离婚,都没有过哪怕一次夫妻生活… 她说这是因为,“读书的时候很认真学习,而且爸妈说不能怎么怎么样。结婚后对象又说那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对我也没什么兴趣了。” 博主问,“那这样你还和他结婚?”,她回答说,“所以就离了呀,这辈子之前就只谈了这一个对象就结婚,然后离了。”,“当时会结婚也是因为爸妈PUA呀,觉得你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好不容易找个对象,快点结婚好嘞。” 我全程看视频的时候,观察这位女生的叙述的状态就是,你可以说她的表情是满不在乎,也可以说是漠然,是对于自己人生想要什么,该做什么,最自我认知的默然…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叫《适时退出》就可以很好的解释这种人生困局。书中提到了一个认知工具,叫“猴子与基座”心智模型,发明它的人是谷歌X实验室创始人 这个实验是说,想象一下你要训练一只猴子,让它在公园里站在一个基座上,用燃烧的火炬玩杂耍。如果能完成这么精彩的表演,你就能发大财 显然这个表演要成功需要两个部分:训练猴子,建造基座 其中建造基座,你可以去买一个、自己做一个、或者把箱子倒过来放也行,反正很简单。但怎么训练猴子用燃烧的火炬玩杂耍才是真正的难点。如果你不能把猴子训练好,那你的基座弄得再漂亮也没用 这个心智模型要告诉我们的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先解决最难的部分。就像,如果你根本训练不了猴子,那建基座就毫无意义。在谷歌X实验室,这个模型已经成为他们的核心文化。当工作人员进行项目演示时,你总能看到“猴子为先”的标签和猴子图标。这不是在开玩笑,而是在提醒大家:先解决最难的问题 而我们很多人在自己的人生中过着看似正常的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就是在建造基座,而很多人甚至没有停下来想一想,该怎样训练好自己的猴子? 这里又不得不再次想起王兴那句名言,“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可以做出任何令人发指的事情。” 记住,你的人生只活一次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