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坚不可摧IT女超人
1k关注1k被关注7夸夸
坦诚待人科技健康教育
一个和看过的医生/娃老师都成了朋友的奇女子。公号AhaMoment
小报童- 写给年轻的朋友们:手把手搞定爸妈看病难题
置顶
坚不可摧IT女超人
2年前
即友好呀,很高兴认识你。
这篇有点长:自我介绍 + 我之前写过的一些内容。希望和大家在某些话题上有共鸣有交流。

我生活在上海,现在有两个可爱的女儿。
计算机专业,现转作商务相关工作。以产品视角做业务拓展。
INFP.
我的即刻昵称是:坚不可摧IT女超人。

这个名字不柔软,显得有些硬梆梆。我先介绍一下这个名字的由来吧。

11年前的深秋,我还没有毕业,一天晚上突然收到远在一千公里外的母亲的电话,父亲出了车祸,速回。我一大早就买了火车票赶回家。躺在ICU的父亲颅脑重伤,锁骨粉碎性骨折,陷入昏迷,后又经历脑疝,挣扎在生死的边缘。经过三次大的手术,近半年的住院治疗后恢复。

这期间,有很多个瞬间,让尚未毕业的我被迫成为家里的支柱:
- 突发脑疝,瞳孔扩散,冬日凌晨2点钟被紧急推入手术室,我握住母亲的手,焦急等候,那漆黑的只有绿色紧急出口微弱灯光的走廊简直是梦魇般的存在。
- 第二次锁骨手术,怀疑静脉血栓,我在临床帮助下,把一米八的父亲从病床转运到B超室,需要把父亲的腿举起来,医生探查小腿内侧的静脉,医生大吼举高举高,看不清楚啊。我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因为我已经用尽了全力,我实在举不动没有意识的父亲的腿。我当时突然恨自己,怎么不像男生一样有力啊。
- 我因为整个秋季都在医院照顾父亲,错过了整个校园招聘。好在当年实习的领导非常好,留我工作。父亲后来恢复很好,但是连月的操劳又拖垮了母亲,母亲癌症复发,住院化疗。刚开始工作的我,开始每月往返家里一周照顾化疗的母亲。
半年的时间,我把自己包裹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女超人。我把当时自己的微信名改成了这个。然后陪伴我了十年,期间我也不断成长,走出校园,成家立业。很开心,我的父母都恢复的很好,现在帮我带两个可爱的宝宝。阴霾过后,见到暖阳。感觉自己非常幸运。

一生很长,我们总会遇到各种苦难,但我总相信,再难的事情都会慢慢过去。如果你也在经历一些挫折,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你一些些力量。

我在如下方面记录过一些笔记,分享给大家:
个人成长:
用Roam Research 构建第二大脑mp.weixin.qq.com
用间歇笔记厘清思路平复情绪 mp.weixin.qq.com
怎样快速和人建立连接 mp.weixin.qq.com
菲斯汀格法则 | 每天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mp.weixin.qq.com
学会学习再学习 mp.weixin.qq.com
职业发展:
「谷歌的亚里士多德项目」什么成就了高效团队 mp.weixin.qq.com
内向的人是否可以做销售?mp.weixin.qq.com
职场形象管理mp.weixin.qq.com
前老板教会我的那些事儿 mp.weixin.qq.com
如何像顶级咨询公司一样准备PPT mp.weixin.qq.com
健康管理:
好好睡觉
mp.weixin.qq.com
mp.weixin.qq.com
办公室护腰指南
mp.weixin.qq.com
mp.weixin.qq.com
mp.weixin.qq.com
育儿育己:
幼升小家长备忘录
mp.weixin.qq.com
mp.weixin.qq.com
希望女儿具有成长型思维mp.weixin.qq.com
亲子阅读,我的收获比孩子还要多 mp.weixin.qq.com
没有什么痛是理所当然 mp.weixin.qq.com
自驱的孩子不焦虑
mp.weixin.qq.com
mp.weixin.qq.com
mp.weixin.qq.com
牛津树爬树深度指南 mp.weixin.qq.com
搭建五岁小朋友的阅读资源库 mp.weixin.qq.com
选培训机构怎样避免避坑 mp.weixin.qq.com

最近把就医看病的经验整理了一个小报童专栏:
7223
坚不可摧IT女超人
1天前
见过外卖抢单,打车抢单,胖友们可曾见过医生抢单?

前不久,我就在一款网络问诊的 app上体验了一把被 8 位三甲副主任医生抢单回答问题的待遇。真是活久见。

问题抛出,一口价2xx元收获了八份答案 - 虽然没有一份是我满意的。哈哈哈。⬇️
00
坚不可摧IT女超人
3天前
#健康笔记# 今天听播客,讲心外曾经是外科的皇冠,心外的医生那心气儿都超高的。

但是现在心内介入手术发展很快,有人开玩笑:心外手术做一台少一台。好多小医院一年也做不了几台了,所以心外手术大小医院水平差距超大。

说有一次心内心外一起开学术会议,会上大家就心内心外适应症展开了激烈的探讨。最后心外主任说:说来说去,如果我以后需要血运重建,我也选支架[允悲]

我看指南上讲心内心外好看Synax评分,上次医生说已经过时了。

所以五年后的情况跟当前要遭受的痛苦对比的话,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的选择和指南上的推荐就产生了不同的方向。

ps:专栏开始更新了,欢迎大家订阅支持哦
00
坚不可摧IT女超人
4天前
给我老爸换了一个iPhone 16e.
后背真好看,简洁。
40
坚不可摧IT女超人
6天前
我喜欢开车,每天通勤往返七十公里乐此不疲。
今天开新Y和理想是完全两种类型。

理想像一个贴心温暖柔软的暖心朋友,总是提供最贴心的关怀,开起来柔和方便;
特斯拉是一个年轻硬气的小伙,有时候有脾气。考虑也没有那么周全(比如车机系统始终和国产车有差距)但是操控精准度,开了这么多车依然没有车能出其左右,指哪打哪,灵活方便。

所以它们俩在我家形成了完美的互补。哈哈,大家感兴趣可以留言交流。

开上魔豆Y就是那种急匆匆冲起来干劲十足的感觉;开回L9就是那种温柔放松舒缓的感觉。 就像生活,匆忙与悠闲中不断切换。

我爸妈大概从来没有把我当传统女生教育,12岁时候老爸就教会我骑那种要挂挡的男士摩托,初三时候,上学早出晚归,我每天是骑我妈的女士踏板摩托上下学(错误示范啊…这在现在的上海不可想象,但是在一二十年前的小城道路还是比较简单的)。
大二考完驾照,第一次倒车就把我爸车的倒车镜给脆了。后来有一次出门拐弯就蹭了个石头。我爸是多娇惯我啊,一点没责备过我,那时候车少,我估计他很心疼。

驾驶技术要说提升还得靠我老公,在我老公悉心教导(怒吼)下,终于涅槃重生[哈哈]虽然气得我想把他扔垃圾桶,但是客观上,他讲得很好,关键点明确。

然后我们双双都成了老司机。
不断折腾换车。
00
坚不可摧IT女超人
7天前
终于把小报童专栏开了。大家多多支持😘 www.xiaobot.net

坚不可摧IT女超人: #就医思考# 高年资医生的办公室里经常有患者送的礼盒比如茶叶等。我在想,这个级别的医生收到这样的礼物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我觉得是没什么感觉,一天门诊下来甚至也不记得是哪个患者送的了。 病人送这个礼物的目的是什么呢? 如果请医生上心一点,有可能。但是也不会太有效果。门诊的目的是医生快速判断病情,什么毛病,用不用收入院。送礼物不送礼物,医生都会做自己的诊断; 先给自己早排入院?有可能,但不绝对,医生首先要考虑病情是否需要及早干预。一盒茶叶安排入院,那另一盒茶叶的病人怎么说? 第三种,老病人表示感谢。这没毛病,我一向提倡事后感恩,铭记恩情。不过礼盒是不是好选项,我觉得待议。下门诊,提着多沉啊,还显眼[二哈] 从另一个角度,相对于送礼物,我相信问出让医生抬头打量一眼然后开始滔滔不绝的问题,更能与医生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关系。 互信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不是让医生对自己态度有多好,而是在治疗中需要稍微做一点冒险的时候,医生愿不愿意为你冒一点险。 举个例子,手术时候,A 方案远期效果没那么好,但是操作简单,手术风险小。 B方案对病人远期效果好,但对医生要求高。 病人不一定知道两者的区别,医生也不一定坦诚讲。 但是如果病人和家属一直和医生保持高互信的关系,医生心里会有倾向性,这个病人也许可以给试试方案B,及时出现问题,病人和家属是能理解的。 如果没有这种信任,一盒茶叶,一个红包,熟人推荐,我觉得医生都会再三考虑风险,在目前的环境下选择A明显是更合适的方式。 另,我在写一个专栏,写给比我年轻一些的朋友们,你们的家人可能快要度过养老蜜月期,即将进入和医院打交道的阶段。 可能遇到无尽的问题,比如: 1. 来北上广看病,不知道挂什么科室,找哪位医生? 2. 不了解医院的基本运行规则,对疾病缺少认知,不知道问医生什么问题 3. 终于挂上号,匆匆被打发,医生讲得听不懂,想问的问题医生不耐烦回答 4. 父母辈没有独立看诊的能力,而子女工作繁忙没时间帮助老人做好看诊前工作; 5. 没有途径或语言能力得到最新的国际指南/共识/研究进展 6. 几位医生给了不同意见,作为病人或家属怎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7. 怎样和医生保持高互信的关系 也许需要一个走过这些路的人一起聊一聊。 上面的问题我都会写出来,目前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五千多字,群里的年轻朋友们已经跃跃欲试要第一时间支持大胖的专栏了。 一位妹妹说,这是柠檬挤出柠檬水啊! 可不是,大胖做啥事都会搞成专业选手😆 就是时间有点捉襟见肘,预计要3万字左右,目前进度1/5….

00
坚不可摧IT女超人
10天前
#摘抄 我订阅了阿饭的宝藏小报童专栏「阿饭的宝藏」 在Link 108这期中有几处内容都特别有感触,和大家分享一下: 1)专栏提及了参加了“一人公司孵化营体验,挺有意思的。大家做“一人公司”作品现场拍卖,打磨作品,销售出去自己的作品。通过一人公司营创造一个氛围。我觉得挺好的。 2)让别人失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生活技能 这篇对于从小生活在高期望家庭的孩子,比如我,总是在意别人的眼光评价等,越是在乎越恐惧。是时候学会自我一些了。 3)“人要大量表达自己” - 如果一个人长期不表达,往往会迷失在对人对自己的投射中,而一个表达自己的人,即使不完美,也活得明确,有棱角,有生命力,更重要的是,表达带来可能性,也制造影响力。 4)“练习大胆表达自己想要的” 不要压抑自己的欲望和生命力 从小父母就一直教育我要怎样怎样,我成了一个习惯压抑自己欲望的人,长成了一个没有什么想要东西,没有想做事情,没有自己的目标的大人」 - 虽然我不承认这个因果性,但是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这种路径依赖?有的。
00
坚不可摧IT女超人
11天前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不麻醉的胃肠镜也可以不痛!我喜欢这个医生钻研捣鼓,对自己充满自信的样子。

我还没有做过胃肠镜,但是准备在四十岁之后还是要安排一次检查的。
大家有做过胃肠镜吗?
欢迎分享体验。 ​​​
50
坚不可摧IT女超人
12天前
#大胖控糖日记# Day 5
先和大家汇报一下控糖的side effect: 五天体重降了2.5斤,腰围减了1公分!Hooray!

昨天有小伙伴问我:大胖,你为啥控糖?
我想,有此疑问的小伙伴可能背后的潜台词是:大胖,你是有糖尿病吗?所以控糖?

本胖目前没有糖尿病,也没有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都正常。但是十年后是不是还正常是非常不一定的事。

控糖 seriously是为了十年二十年后的健康。

人人都知道糖尿病不好,但是没有亲身经历的时候,年轻人往往很难将一些慢性病几十年后发展的结局和自己联系起来。 人类是短视的。

我一直关注健康,也一直知道血糖高的危害。但是在直到我在心内陪护家人时候,才能亲身体会到看似“甜了”一点点🤏的血液带给50岁以后的中年(都不算老年人)什么样无法挽回的伤害 - 那是以现在医疗水平无法逆转的致命伤害。

同步关于血糖的几个关键点:
1) 糖尿病带来的心脑血管伤害非常残酷,心梗脑梗分分钟要命。而在心梗脑梗发生前,高血糖已经在身体内默默累积了五到数十年,这期间是温水煮青蛙。空腹的血糖达到或者超过7.0mmol/L,或随机有一个血糖大于11.1mmol/L,就可以确定是糖尿病了。
2) 糖尿病一旦确诊,就再也无法治愈了。唯一能够扭转走向糖尿病的只有一个窗口期:糖尿病前期。所以35+的朋友要注意体检单上的数据,即使没有箭头,要注意是否达到临界:‼️空腹5.6mmol/L 或餐后两小时7.8或糖化血红蛋白6.2%‼️
3) 糖尿病会加速衰老,不仅仅是糖尿病确诊后才加速才破坏,对一般人来说,如果上面两条都没达到,那太好了,离糖尿病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一般人来说,血糖波动也同样会带来严重危害。
正常人一天正常的血糖波动是2-3mmol/L。血糖波动的危害:
a) 导致高血糖和不可逆的糖尿病的发生
b)同样带来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提升
c)长痘,加速皮肤老化
d) 大脑变笨

以上内容参考:得到app 冯雪 《高血糖医学课》

所以回头回答上面大胖为啥控糖的问题?
就是最后第三类情况,我想通过控制血糖波动,减少上面的a)b)c)d)
在十年二十年后依然可以有一套健康的心血管系统和聪明的大脑。
31
坚不可摧IT女超人
14天前
20
坚不可摧IT女超人
14天前
#大胖控糖日记# Day 3
今天主要是用指尖血和动态血糖仪做了个cross check.
早上空腹: 动态4.2 vs 扎指头 4.9
晚上: 晚餐因为吃了鱼头里的泡油条,吃完饭就开车回家,到家一看血糖,我勒个去。波动好大。 餐后快一个小时动态7.1 ,一个半小时, 动态5.9
扎了个指头8.3! 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准了[二哈]
总之高,没想到也就贪吃两口,升糖这么快。
本来一天赶场十分疲惫,但是看到这么高的血糖,跳操半个小时。
再扎个手指: 动态3.4 vs 扎指头 4.2

所以得出今天的几个总结: 即使空腹正常,糖化血红蛋白正常,也要关注自己的糖耐情况,如餐后一个两个小时的血糖。有些人很快就下来了,有些人可能稍微吃点东西就高了。动态血糖仪给了我比较直观数据。 鱼头泡油条我以后不会再吃了。

2) 运动降血糖真的是立竿见影啊。今天要不是带着血糖仪,我都准备休息了。一看不行,还是爬起来跳操🥲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