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ForwardL1N
348关注27被关注0夸夸
👨🏻‍💻普通小运营,剪辑App➡️雇主品牌➡️广告➡️零售➡️会员
🔩98年|关注AI&互联网&智能硬件|摄影摄像还行
🛰️L1NCreare
ForwardL1N
5天前
2024最失败的投资就是帮亲戚买aia盈御3的保险。

Vol.61 当学霸精英都转行保险业,普通人的职业转型该何去何从?

进击的沈帅波 |进击波财经

00
ForwardL1N
8天前

罗舜偉: 产品视频化其实是平台的需求 4月时候,市面上的新闻都开始在说知乎视频相关业务的人员调整,而外界的普遍解读为视频化的失败从而调整业务优先级和投入。而作为同样主图文类的内容社区,其实我们也做过类似的尝试。这里尝试说说我的个人理解。 Q:首先是为什么所有的APP都需要做视频化? A:抢占时长、商业效率更高 因为内容类的平台、社区,普遍走的是注意力经济的模式,用户在我这里消耗的时间越多,我越有可能通过广告完成商业收入。而随着抖音之类的泛化平台崛起壮大,它拿走的是很多APP浅度使用用户的消费时长。也就是抖音、小红书等通过推荐+搜索的方式,以更大的内容池就让用户解决了很多细分小领域的浅度消费需求(比如菜谱、比如汽车)。而回到传统的内容平台、内容社区本身,体裁带来的使用时长:长视频>小视频>长图文>短图文。所以我以传统广告点位这一类的商业模式来说,增加更多小视频就能达到增加APP使用时长的目的,从而带来收入的上涨。(长视频一般会有原创或者版权问题,需要更大成本的投入) 另外之前也有提过,小视频的沉浸式消费只有上下滑的交互,广告一定能被刷得到,这就导致小视频的商业化效率,比传统banner、弹窗等等这类的广告都要高得多。甚至图文只要一和商业有关就被叫软文,但是很多小视频和商业结合,其实从消费者的层面并没有这么排斥。 Q:而绝大多数APP视频化转型艰难的原因? A:原生创作者能力瓶颈与视频生产门槛过高(平台的产品运营动作逆了用户的需求) 以知乎举例,知乎积累的护城河是一个问题下面拥有足够信息增量的回答,每一篇回答在别的社区都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精华内容,而很多问题甚至于可以穿越漫长的时间周期仍然有价值。这是知乎的卖点,也是图文的魅力。但是知乎里面答主的主体更多的是中部素人型的群体,他们更多的是“结合个人认知、经历通过文字来描述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没有过多的目的性”。而以抖音为主的小视频平台,里面更多的是速朽型的消费内容+头部的创作者,他们需要生产复合大众观感审美的内容获取更高的流量倾斜从而通过将账号涨粉获得收益。 因此你会发现,市面上的有能力生产优质视频的用户,更多是专业类的用户和机构,其本身就是带有目的性完成创作,更加讲求创作的收益,让其去针对个性化的问题来高投入制作精美的小视频内容,是一个创作收益获取效率很低的事情。所以从站外拓展小视频生产者这条路走不通,特别是本身知乎基于社区内容的商业化就很艰难,社区氛围注定用户会对纯广告的排斥。而站内挖掘也很难,普通人顶多用剪映模板拍些生活碎片,但是很难在小视频中以举证+画面+文字+解说的形式表达清楚创作的观点。就像我买了osmo连vlog拍了之后也可以拖上好几个月才去剪。 因此,知乎加人力、高额现金活动、加流量入口、改推荐策略,种种手段加持,还是没能将小视频的正向生态搭建起来让其自运转,我觉得上诉可能也有很大方面的原因。而所有社区冷启动阶段,最好起量的,一定是站外存量视频的搬运而不是针对这个社区氛围精心制作的适宜内容。对于平台运营来说,我需要尽快将我的硬性内容、创作者kpi完成,对于创作者本身来说,我抱着试水的目的,先将内容搬运过来看看消费互动情况怎么样,有利可图我再继续加码,这是最普遍的心态了。 在回过头来看,字节系产品视频化,其实从背景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区别,但是其优势点在于,和主端的打通,通过内容共享可以在冷启动阶段先不考虑内容和创作者供给的问题,先把小视频的稳定认知进行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怎么样让创作者长期入驻与活跃,怎么样让其根据平台调性创作内容,怎么样将产品中的小视频做出和抖音的区分度。 最后每天再阅读一下龙哥的箴言提醒一下自己

00
ForwardL1N
20天前
要学会做垃圾,也要学会做要接受垃圾的人的预期管理。

哈雷Halley.AI: 距离“先做个垃圾出来.jpg”爆火已经过去3个月,你的垃圾做出来没?

00
ForwardL1N
20天前
反思一下我对duolingo的打卡坚持超过我在用的另一款英语学习打卡软件。
1)打卡难度差异
duolingo我选的只是简单的英语词汇练习,反复听记写,词汇都偏日常交流甚至于儿科。。。另一款则聚焦每日全球英语新闻的咨询获取,注重说听读,难度比经济学人和chinadaily简单一点,而且多了更多解读。
2)获取正反馈的时长差异
大概率也是因为难度的差异,导致我在duolingo获取打卡成功的正反馈时间仅在5mins以内,另一个得在10mins以上,而我每天都是在出门上班前开始打卡,有时起床晚时间紧张,又想要打卡的正反馈获得感,就选了个简单的,习惯性拖着难的。
3)社交货币价值感差异
毋庸置疑,duolingo是最火的那一个,友邻优课现在简直籍籍无名,有时候学习还是没有那么纯粹,想要分享成绩,满足小小虚荣心,虽然说学到的都是自己的,不是学给别人看的,但是就是避免不了有这种想法,唉。

保持这两款软件的使用是不想自己丢了对英语的语感和信息摄取,毕竟工作和生活当中并不高频用到英语,但英语又是我自己曾经的一项优势(听与说方面),在一些非核心的工作当中我的这项能力又可以让我有一些亮点,可能会让我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机会。

不过想好好学增进一番又没有充足的动力,因为没有高频的工作业务来push。fine。
00
ForwardL1N
23天前
闲鱼,一个巨大的会员分销渠道。其实应该早就知道,马上把我从官方订阅的25元会员给取消了😑
00
ForwardL1N
29天前
快试试!用Deepseek锐评你的听歌品味!
刚刚!网易云更新了deepseek锐评你的听歌品味功能,你觉得怎么样?

这个功能上的很妙,在红薯上看到其他薯友同步才了解到,这功能不出意料地可以提升用户活跃及引发社交裂变分享,数据表现好的话还可以迭代做一个朋友圈H5传播活动,我相信大部分用户还是挺想彰显自己的听歌品味的,起码我身为用户听着deepseek的锐评还是挺收获情绪价值的。

不过这个功能更新得太隐秘,基本很少人会点进“我喜欢的音乐”再点击右上角“…”的吧?,而且首页和其他入口完全没有提示。 #网易云音乐 #deepseek
10
ForwardL1N
29天前
工作对人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放弃做太多不稳定性的选择,只是一昧地复购,或者是维持生活中一小部分是稳定的,来平衡工作上太多的无序与混乱,来避免精力溃散。

ok说那么多我其实只是想说现在半个我都是由葡萄美式和双蛋堡组成的。
00
ForwardL1N
1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