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Needo
2k关注4k被关注3夸夸
9 年记者,寻找新方向的建造者。
世界丰盛,人生玄妙,尝试造梦。
生命是一座爱的花房。现实比虚构更不可思议。
问道若有得,买鱼勿论钱。
置顶
Needo
8月前
“我们创造的那种生活:谈笑、相互的戏谑、对我的嘲讽、各种妙语的珠连……那样一种永远明亮的和谐的趣味,是我们喜欢的。不可能有任何人能够代替。”
40
Needo
2天前
笑死(搬运自🍠)
142
Needo
3天前
哈哈哈哈哈太会了!

F1真的movie of the year! - 小红书

10
Needo
3天前
关于我要如何的意志还在,执行意志的行动力还在,人就不可能被什么东西真正封锁住。
10
Needo
3天前
老生意的一大特点就是一堆黑话,驾考、法考莫不如此。
00
Needo
3天前
太棒的提醒啦!据我去年的观察和经验,北京三伏天只有早上四点半到五点半的时间是有可能到公园跑步的,确实这个点儿公园里的跑者也很多。

跑马的禅狮: 夏季训练须知:温度、湿度与身体调节的极限 随着夏天到来,很多马拉松爱好者都进入了训练高峰期,尤其是备战秋季赛事的跑者。 但你是否也发现,同样的跑量、同样的配速,一到夏天身体就像“被加了锁”,跑得格外吃力? 其实,这并不意味着你的状态变差了,而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增加了同样配速下身体的负荷。 为什么夏天的跑步会特别累? 当气温超过18°C时,人体的散热负担开始显著加重。 气温每升高1°C,你身体的散热难度和负担都会成倍增加。 这种增加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式】的。 湿度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当空气湿度高时,汗水难以蒸发,而汗液的蒸发是身体主要的散热方式。 如果汗液不能带走热量,你的体温就会持续攀升,心率加快,疲劳感骤增,还更容易发生中暑、脱水或热痉挛等危险。 除了气温、湿度,不同天气体感也是天差地别。 你或许有过类似经历:清晨22°C晨跑感觉还挺舒服,但在暴晒下的22°C却觉得闷热难耐。 这是因为体感温度不只是气温绝对值决定的。 阳光直射、风速、湿度、空气流通性等都会对体感产生巨大影响。 一条没有遮阴、没有风的柏油路,可能让你在22°C时就感觉像在28°C下跑步。 城市热岛效应也不容忽视。 城市里的高楼、柏油路、大面积水泥地面会吸热、蓄热,再加上空气不流通,哪怕傍晚气温降下来了,热气依然“锁”在地面周围,让你的身体更难降温。 夏天一般气温最低的时间是清晨,而非傍晚。比如纽约。如果你观察一整天的气温变化图,就会发现晚上10pm以后,温度才真的开始回落,可能在2-3am接近24小时内最低值。 你可以阅读你所在城市的气温图,寻找最合适的跑步时间。 身体的散热机制:并非无限制 人体主要通过出汗、血管扩张和呼吸加快来散热。但这些调节机制都是有代价的——它们会消耗大量水分、电解质和能量。 当核心体温上升到约40°C时,身体为了保护重要器官,会本能地逼你减速甚至停下来。 这也是为什么在高温训练时,哪怕你意志再坚定,也很难维持平时的配速。 通常来说,如果一周有3小时的时间在户外跑、适应夏季的环境,大概2周左右,身体的适应性会显著提高。 但是,即使经过热适应训练,身体的散热效率提升也是有限的。 更何况,如果期间出现中断,比如几天没在热环境跑步,热适应效果也会部分消退。 Garmin有一个heat acclimation(热适应)计算,会根据你最近的训练时间和所在环境的情况,大致算一下你的热适应度,给你一个百分数。 我个人的感受是,这个数字还是挺准的。 夏季训练实用建议 1️⃣ 放下配速执念 夏天跑步时,和春秋季同样的配速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心率和更大的危险。 夏季训练的重点应放在心率控制、节奏感知和安全上,而不是纠结于表面的速度。 哪怕你的配速跌了,一等到天气凉爽,也会突然窜上去的。 2️⃣ 选择合适时段和路线 尽量选择清晨或傍晚温度较低、空气流通的时间段训练。 跑步路线最好选在公园或林荫道,避免阳光直射和封闭区域。 清晨可能比傍晚更凉快。 3️⃣ 合理补水和补电解质 当气温超过20°C,且训练时间长于45分钟时,仅补水已不够,还需要适当补充盐分、钠、钾等电解质,以避免低钠血症等风险。 千万,千万不要无水长距离。 4️⃣ 装备要轻薄透气 选择浅色、快干、透气的衣物和帽子,有助于反射阳光、加快汗液蒸发。 在户外及时补涂防晒霜,避免晒伤。 最重要的,是心态调整:接受“你会更难受”。 不管你怎么调整策略,高温高湿的夏季跑步都会让人觉得更累、更喘、更难恢复。 这不是你的实力退步了,而是环境难度增加。 死磕也许不一定导致中暑送医院,但是可能让一个本来应该难度为3/10的轻松跑,变成难度5/10,导致根本起不到恢复跑的效果。长此以往,overtraining(过度训练)和受伤的风险大大增加。 学会顺应、调整和自我保护,这样才能更健康地积累夏季的跑量,为秋季比赛打下更稳的基础。 今年夏天,让我们带着对自然的敬畏,与热浪和汗水和平共处。

70
Needo
3天前
认真探索自己天然喜欢的一切才是活着。为什么重要别人重要的,我们不是提线木偶啊,人生也不是皮影戏。顺应和重要自己重要的,这是活着。
60
Needo
3天前
做自己,某种程度上,是不是就是避免成为一个充满恐惧的势利眼,就是不抛弃那些暂时被潮流敌视唾弃的东西?

比如情义,比如诗歌,比如理想主义。在外部,它们被压抑、被轻视,但在你的内部,你应该仍然相信它们,始终相信它们,悄悄保护好它们。
00
Needo
3天前
微信新功能可以用啦,奔走相告
110
Needo
3天前

生姜iris: 爸妈来昆山找我玩。 第一天最大的感受居然是心酸。 他俩都很瘦,非常瘦。今天我搂着我妈拍照,发现她小小的一只。我都不敢太过用力,生怕把她捏碎。 之前吃过两次蟹王府,每次都觉得很好吃。 忍不住把第一顿放在了这里。 之前我只知道我爹不吃蒜,不吃蒜薹,不吃洋葱,不吃鱼。 今天才知,他也不吃河鲜,不吃海鲜,也不吃牛肉。 导致一大桌菜,他只能吃沙拉和清炒时蔬。 而他俩又太害怕浪费,所以共同制止了我加菜。 对他俩而言,黑珍珠和米其林都是太过陌生的概念。 以至于我介绍餐厅的时候频频卡住,只能说「这是上了很知名美食榜单的餐厅」 他俩的饭量都很小,非常小。 也可能是因为吃不习惯。 对于北方人来说,江浙菜似乎太过清淡。 但是看着我妈吃蟹黄面和蟹粉小笼包的时候。 我居然想起了我第一次吃米其林,或者说,我第一次吃「自己不熟悉餐厅」的时候。 那时候,我的第一感觉也是「吃不习惯」,满脑子都是「没有麻辣烫和火锅好吃」 很多东西都是我吃了五次十次后依然不习惯,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我执着的要在不同的城市去找我熟悉的味道。 但是是什么时候量变产生了质变呢。 或许是去年开始健身,或许是瘦了20斤以后。 我开始控制自己少吃火锅麻辣烫(但是压力特别特别大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想吃) 我开始更自如的去尝试并欣赏不同地方的美食。 「看世界和阅历」这件事,也是需要花上时间和耐心,去慢慢培养。 希望我有更多的时间和耐心,陪着爸爸妈妈,帮他们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P.S. 今天我妈最开心的是,她一到昆山就嚷嚷头疼。我带她去做了一次头疗。 结束后她赞不绝口。还对着我语重心长「你平时压力大,也要多爱自己,多来这里做一做」 我一时语塞,拿话去激她「这话你还是多说给自己听8」 吃完蟹王府回家的路上,花了10块钱买到了5朵荷花。 这是在郑州买不到的品种。 我把荷花递给我妈,和她说「你试试看,荷花也有很好闻的香气哎」 我妈认真的闻了闻,认真的点头「真的好香!」 另外,我今日才方知,原来我爹有一个爱好是摄影。 他今天固执的疯狂给我和我妈拍游客照。 只不过看着他认真拍的样子,我还是止不住的眼睛发酸。 出来久了,还是要常回家看看。 希望大家都能够花时间给爱自己的人。 不会因为走了太远,而忘记来时的路。 以此多自省。与大家共勉。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