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去年夏天开始入坑仲树的播客节目《独树不成林》,对其思想的丰富深刻和表达的逻辑清晰、角度独特、观点犀利着迷。
仲树独立而辩证地思考,不迎合社会主流立场,不矫揉造作,一针见血,直言不讳。同时,她基于自己的生活实践,思考和科普政治哲学、道德伦理、文学思想,比如从每天出门锻炼讨论理性和意志之间的关系,比如从如何共读一本书谈及避免沉醉被动阅读导致丧失独立思考和判读的能力。
在生活上,她一方面醉心于热爱的学术研究,专注于自己所思所念所求,不让渡自己的人生主动权;另一方面组织共读小组,还保持每日高难度瑜伽的自律,遭遇婚姻背叛,依旧无畏而勇敢,自由而坚定地生活,忍耐着非议在房间里译下这本书。
她是一位聪明、清醒、幽默、自信、直率的女性。
她的表达有时在国内文化水位下显得难以被接纳,最近在“小县城出身如何塑造我的思考”这一集中,仲树结合自身自己和老家亲戚的对话,批评“知识分子的娇气”——因为别人用词不合适而预设对方的恶意,却不考虑每个人身处环境的复杂性。但很多网友因为对小县城“敏感”的形容感觉被冒犯,激起强烈的情绪,断章取义,指责其知识分子的优越性,这恰恰与仲树想表达的观点背道而驰。
今天在现场,在她的好朋友赵宇飞回答听众问题“你们在国外受教育,觉得有什么差异和特别的收获?”时,全程把对其回答的不满直接挂在脸上,抨击其回答“又臭又长”。她直言就是“资源的差异”,这是赤裸裸的不平等现实,她在美国高中接受的古希腊语教育基础,不仅甩开很多美国大学生,更是国内极为罕有的教育资源。
当她谈及古典哲学与现代哲学差异,她说现代哲学更关注如何消除丑,只解决结构性不公的社会只会是不丑的;而古代哲学是讨论如何创造践行美,从个体出发,追求卓越高贵。现代哲学式的自律只是为了展示自制力的强大,压抑的最后通往空虚;而古典哲学式自律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手段。
她鄙夷斯多葛学派的金句式传播,抽象主义派的理论教育,且认为该学派将外界认可和外在地位视为幻觉以达到无激情的纯理性状态,是非现实的。而普鲁塔克哲学建议要通过判断力衡量外界影响,正视和承认非理性也是人性的一部分。她赞同普鲁塔克和卢梭的典范教育,需要置于历史政治背景下去了解人物决策,虽然艰难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