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生命艺术家Zoey_LifeCoach
288关注1k被关注0夸夸
女性灵性领导力教练(PCC),哥大灵性心理学硕士
哥大、北美孵化器及心理健康平台教练,4年支持300人
曾任职字节、长江商学院、快消500强
置顶
生命艺术家Zoey_LifeCoach
3月前
今天财神节,发布准备了几个月的【逆势翻盘|创业者高管心力觉醒计划】🔥你是否经常在竞争内卷中感到焦虑、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你是否外在很风光,却找不到真正的幸福和安定感?

这4年coach上百位美国、中国、欧洲的创业者高管后,我发现真正的逆势翻盘来自于内在的心力觉醒,在不确定性中找到自己真正的风口。

本计划含【年度12次1对1私教】(含身心能量测评),结合人本主义、积极心理学等心理流派以及教练技术、正念和领导力发展技术,支持创业者和高管从【灵、身、心、脑、关系】5个维度深度探索自己,在高强度的竞争环境中找到幸福、自在、平和的心境。

欢迎大家私信我领【创业者高管身心能量测评】,v:zoeylifecoach。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创业者/高管朋友:相信内在蜕变会带来更大的外在改变,希望对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积极的改变,也欢迎转发给它们!

【个人使用说明书】(截止2025.3.12)
近期合作需求有点多,做了个个人使用说明书,方便大家来更好链接。

我是Zoey:
💃女性灵性领导力教练(ICF PCC专业级教练认证)
👩‍🎓哥大灵性心理学硕士,哥大、北美创业孵化器及心理健康平台特聘教练
💗24年支持300+人在AI 时代重建身心合一,1对1教练 1000+小时,来访者涵盖25-65岁的全球创业者、500强高管及海归职场人士
✍️曾任职字节、长江商学院、快消500强中英德粤四语,现居硅谷+纽约

你可以在 公众号 / 小红书 / 即刻 搜索 「生命艺术家Zoey」 获取更多成长启发!

🛠️ 共创机会

1️⃣ 教练(Coaching)
-创业者 & 高管心力提升
-大厂人的职场转型
-新手教练督导
📅 预约 1:1 教练👉 jsj.top

2️⃣ 咨询 & 合作
-哥大灵性心理学申请 / 职业发展 / 其它个人咨询
-品牌推广 / 采访邀约(播客/视频/文章) / 大会演讲
📅 预约咨询 & 申请合作 👉jsj.top

3️⃣ 提问 & 其它
❌ 因时间有限,我不提供免费答疑,但你可以提交问题,我会定期在 社交媒体 进行解答分享。
📌 提交问题 & 其他申请 👉 jsj.top

💡 希望我们的连接能带来启发 & 成长!期待与你交流!
30
生命艺术家Zoey_LifeCoach
04:15
白先勇谈红楼梦,说中国人早年就是儒家、中年追求道家、晚年走向佛家。最后宝玉出家,留下白茫茫天地一片,那红斗篷,红既是热情洋溢、红尘滚滚的生命,也是非常沉重的世人之苦,就如同耶稣背起十字架一样。
这一段太绝了。

看完后立马想到荣格的《红书》,在研究的时候我有一晚就梦到了紫色身体的贾宝玉,有贾母的帮助在这个世界打怪升级。所以可能《红楼梦》和《红书》,东西方在某个程度上在隐约讲一件事情。

问AI:红书为什么叫红书?

1. 物理上的“红”:荣格在1914年开始将他的梦境、幻想与象征性图像记录在一本大开本、红皮封面的书中,用哥特字体手写并配以插图。他亲自称这本书为 Liber Novus(拉丁语,意为“新书”),但由于封面是深红色皮革装帧,后来人们便称它为 The Red Book,即“红书”。

2. 象征意义上的“红”:荣格并没有明确解释“红”的象征意义,但从心理学和文化象征角度来看,“红”在《红书》中可能暗含以下意义:
生命力与激情:红色象征生命的能量、情感的强烈波动,是潜意识材料苏醒时的颜色。
牺牲与转化:红也象征鲜血、牺牲,暗示自我在面对无意识时所经历的痛苦转化过程。
炼金术意象:红色在炼金术中对应“红化阶段”(rubedo),代表灵魂整合后的再生与灵性完成。这正是《红书》的核心意图——促成“个体化”(individuation)的完成。

3. 与圣经“启示录”式的风格呼应

《红书》以“Liber Novus”命名,模仿了《圣经》中一些启示性质的文本,荣格书写的语气也带有宗教、预言和象征语言的风格。红色在基督教中也常是殉道、血祭、复活等主题的象征,与荣格内在灵魂之旅的牺牲和重生互为镜像。

而问AI:《红楼梦》和《红书》的异同

一、相似之处

1. 关于梦境与潜意识的书写
《红楼梦》大量使用梦境、幻象(如太虚幻境、警幻仙子)来展开人物命运,具有强烈的象征性,揭示内心世界。
《红书》则是荣格在精神危机中主动进入“主动想象”(Active Imagination)状态,记录他与潜意识人物的对话、梦境与象征图像,是对内在世界的探索与描绘。

相似点:两者都不是现实主义的线性叙事,而是通过梦与象征展开对“真实”的另一种理解。



2. 灵性转化的过程
宝玉最终遁入空门,放下红尘,象征着超越名利、情欲,走向精神的自由与超脱。
荣格在《红书》中通过与内在阴影、灵性人物(如菲勒蒙)互动,经历“死亡-重生”的过程,追求“个体化”,也即灵魂的整合。

相似点:都是主人公与自己深层对话的旅程,走向某种超越性的灵魂状态。



3. 对世俗的批判
《红楼梦》描写贵族家庭由盛转衰,充满对世俗功名、富贵虚妄的批判。
《红书》中荣格放弃既有的权威身份,深入自我黑暗面,批判科学理性之不足,转向神秘与象征。

相似点:都展现了主人公对现实世界的某种出离与批判。



二、不同之处

1. 文化起点不同
《红楼梦》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与哲学(儒道佛交融),强调“红尘”“因果”“无常”。
《红书》深受基督教、希腊神话、炼金术、西方哲学影响,是荣格与西方潜意识传统的对话。

差异:一个是集体文化的诗意表达,一个是个人精神危机的自我救赎。



2. 叙事风格不同
《红楼梦》是长篇小说,有宏大的家族、人物、情节体系;虽诗意但逻辑严谨。
《红书》则更像诗集、神秘主义手记、心理旅程图志,断裂、跳跃,非传统叙事。



3. 目的和受众不同
《红楼梦》虽富哲理,但仍是为大众写作的文学作品。
《红书》最初是荣格为自己写的“心灵之书”,直到他去世几十年后才公开。



三、象征性的差异:“红”
《红楼梦》中的“红”是红尘、情欲、生命的浓烈与沉重。
《红书》中的“红”是灵魂之火、祭献、炼金的转化与重生。

两种“红”,一重现实悲剧感,一重精神炼金术。
00
生命艺术家Zoey_LifeCoach
4天前
完成了哥大Spirituality Mind Body硕士最后一篇期末作业,是我做过最简单又最脑洞大开的😀老师让我们通过荣格的“主动想象”进入“俄耳甫斯之回头”的神话,并结合 individuation(个体化)过程做心理剖析。
像是创作了一场话剧,这个神话背后就是每个人在深度转化中,如何与恐惧和信任交锋的过程。是我个人体验和无数coachee个人体验的象征性故事,越写越感动。
神话背景科普:在希腊神话中,俄耳甫斯Orpheus是一位拥有神奇音乐力量的诗人,他深爱着妻子欧律狄刻Eurydice。然而欧律狄刻不幸被毒蛇咬死,灵魂坠入冥界。
俄耳甫斯用琴声打动了冥王,得到了一个机会:只要在带欧律狄刻回人间的过程中,他不回头看她,她就可以复活。
可就在快要到达地面之时,俄耳甫斯因不安而回头,欧律狄刻瞬间消失。
这个故事成为心理学中一个经典的象征:在转化与爱中,当我们“过于想要确保不失去”,往往反而失去。
10
生命艺术家Zoey_LifeCoach
4天前
今天跟同学相约在哥大旁逛Riverside Park,聊最近的一些感受,一起做了金刚功,完了眼清目明、神清气爽!果然大自然是最好的疗愈师!
Riverside Park 是纽约曼哈顿西侧的一座带有悠久历史的滨水公园,沿着哈德逊河绵延约4英里(约6.5公里),从72街一直延伸到158街。它是纽约最美的城市公园之一,也是市民日常休闲、锻炼、亲近自然的重要场所。
最初由著名景观设计师 Frederick Law Olmsted(中央公园设计师之一)规划,1890年代逐步建成。20世纪30年代,由城市规划师 Robert Moses 主导,将铁路下沉并在其上方扩建了公园,也就是现在的Riverside Park South区域。

哥大旁的滨水公园:大自然是最好的疗愈师 - 小红书

00
生命艺术家Zoey_LifeCoach
4天前
看完十三邀采访彭凯平的这一期,教授这句话讲得太好了!!“有一个心理学教授叫做迈克尔邦德,他说中国的心理学其实永远是社会心理学,美国的心理学永远是临床心理学。美国人的心理学的一辈子的问题就是要解决我自己的烦恼,中国人一辈子的问题是如何在社会适应”。
完美应证了我coach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感受,中国人永远在平衡“关系自我”(夫妻、儿女还是职场角色等)和“内在自我”的关系,永远在“做真实的自己”和“满足外在期待”之间平衡。而美国人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体实现,心理治疗普遍、私密、关注情绪和早期创伤。
美国人的问题是太过于孤立和自我了,所以总在自我消化和孤独中排解烦恼;中国人的问题是过于集体了,所以总在做自己和满足别人期待中苦恼。
最近老被出版社联系,跟做了10多年的心理专题的编辑聊,它也提到,中国人过去一直在跟随西方,但都没有发展出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突然想起近些年火的书,基本都是围绕着”关系自我”走的,比如阿德勒心理学的《被讨厌的勇气》、武志红讲原生家庭的《为何家会伤人》、弗洛姆的《爱的艺术》等等。
我也常在想,为什么中国人那么难建立“理论体系”?个人感觉是:东方文化本就没有一种“本质”或“绝对观念”,而是更倾向于灵活、整体、情境化的智慧。就像中医讲“调和”“整体观”,讲“气”的流动,而不是切割分析某个器官。而西方心理学就像西医,追求条分缕析、抽丝剥茧,把每个心理问题分类、定义、诊断。比如 DSM(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尝试把人的痛苦像切片一样归类成各种独立的病。
这也说明,为什么东方心理常常难以完全套用西方的语言体系。我们的问题常常是模糊的、流动的、和“整体环境”密切相关的。
也许我们正需要一套属于东方的心理语言,不是简单模仿西方的创伤疗愈,也不是单纯强调社会适应,而是寻找一种能在“关系”中保有自我、在“爱”与“真实”之间游刃有余的智慧。
34
生命艺术家Zoey_LifeCoach
5天前
第N首诗:Turtle and the Drawer

When attention arrives, we instinctively perform, pretending to be someone else just to earn love.
But in solitude, freedom whispers. And in that quiet, a turtle appears.

The turtle wants to enter my drawer.
I resist.
Why?
Because it’s my drawer.
But why not offer it a home?
Now it wanders outside, in the wind and rain.
It needs protection too.

What part of me is resisting?
Is it change? The breakdown of who I believe I am?
I haven’t welcomed the turtle’s energy—haven’t allowed it to enter, soften, or conquer me.
No wonder it feels restless, homeless, even aggressive.
Because I denied it a place within me.

This turtle… it might be the deep feminine energy I’ve long ignored.
But where should I place it? In my belly? My chest?
I don’t yet know how to integrate it.
Maybe I don’t need to know, maybe I just need to let it come through.
Through play. Through excitement. Through compassion.

And perhaps through the recognition of its difficulty, its yearning for home, its loneliness.
I begin to see through the beautiful lies, the myths we craft to cover the deepest fears of our longing.

I still fear exploitation, control, insincerity.
But I also know: I can protect myself.
I can run. I can fight.
But I can also trust and stay.

The world is chaotic, not because of nature, but because of our unresolved minds.
Hatred. Desire. Hunger for impact. Everyone wants to be heard.
But most don’t want to help.
Behind the façade of contribution is the desire for recognition.
Lust disguised as altruism.
Self-fulfillment disguised as service.

Who wins in this game of masks?
No one.
Maybe the truth is:
We all just want to be heard.
To be understood.

And maybe that’s what’s missing.

The world builds machines, and tries to turn us into machines.
But it hasn’t succeeded.
Because we are still moved—by authenticity, by vulnerability, by real connection.
So yes, despite it all, the world is still full of hope.

乌龟与抽屉

当注视降临,
我总想扮演他人来赢得爱。
但孤独悄悄低语:自由才是真正的靠岸。

乌龟来了,
它想钻进我的抽屉,
我抗拒。
因为——那是“我的”抽屉。
可它只是想找个家,
我却拒它门外,
任它在风雨中流浪。

我在抗拒什么?
是改变?
是“我是谁”的崩塌?
是某种未知的降临?
我没召唤它,
我没容纳它,
所以它躁动、游离、无根。

这,也许是我深层的女性能量,
柔软、隐秘、幽深。
我不知道要把它安放在哪里,
是在胃里?胸口?
也许,不需知道,
只要让它穿越我,
也许透过玩耍、喜悦、慈悲。

它的迷惘与孤独,
像是我内心柔软而未被安顿的某部分。
我开始看穿那些精致的谎言,
所有故事的背后,
都藏着一个人的深切渴望与恐惧。

我依然害怕:
被利用、被操控、被辜负。
但我也知道:
我可以逃跑,也可以留下,
可以相信,也可以自保。
我是适应力本身。

世界混乱,
是因为人们的内心未曾和解——
愤怒、贪欲、恐惧、妄念。
每个人都想“被看见”,
却不一定真的想“去帮助”。

我们太分裂了。
背后真正的动力,
是“被倾听”的渴望,
而非“贡献”的愿心。
欲望伪装成了利他,
自我实现伪装成了支持他人。

但,这不是一场输赢游戏。
也许,
我们只是都在寻找
被理解的瞬间。

世界想要制造机器,
也想把我们变成机器。
但它还没有成功。

因为我们依然会被打动——
被真实、被脆弱、被连接。
所以——
这个世界,仍有希望。
00
生命艺术家Zoey_LifeCoach
6天前
【佐伊教练日记】外在的冲突本质是未整合的内在冲突。
又带着coachee深入内在两个不同的人格,一个严厉、挑剔的铁面无私者,总在说“你应该”“你不能”;另一个是溺水无助的小孩,可怕的不是水本身,而是铁面无私者的斥责和评判。TA看到了两者的水火不相容、分裂和对立,这种内心的冲突,到了外在世界表现也就是各种战争、文化的冲突。
真正的转变发生在“我觉得他们很可怜,很心疼”的一刻,借助身体和冥想体验链接到一个高我观察者的角色,自然就看到了太阳和光。原本分裂的两者在光的美好沐浴下开始更平衡和和谐共处。观察者在说:你都可以。允许一切如其所是,允许在水里下沉,也允许你的批判。
回到现实生活中,如何处理内心的冲突?第一,先看见和体验。看见冲突的信念(需要明确写出来)、看见冲突带给身体的感受、以及对此的能量隐喻。第二、尝试step back,感受观察者的无批判视角,与心链接去体验无批判带给身体的改变,以及对之前冲突角色的改变。第三、重复这个过程,一遍一遍重复看见、观察,直到成为精微的肌肉记忆。
00
生命艺术家Zoey_LifeCoach
6天前
五四青年节听许知远在纽约苏北话版诗朗诵,许知远真的还蛮真诚的,很有少年气,很喜欢他能把自己很可爱很脆弱的一面展示出来的性格。会想象那个时代的胡适和梁启超,在纽约街头,他们的内心世界,带有文人的共情和敏感性在体验这个世界。
最后诗朗诵还硬生生地加了苏北话,朗诵奈保尔的《抵达之谜》,有点过于调皮可爱了!!不过今天许知远老师发烧了,身体不舒服还为了大家强撑着上场,很感动,老师多休息呀!!

五四青年节听许知远在纽约苏北话版诗朗诵 - 小红书

00
生命艺术家Zoey_LifeCoach
7天前
思想来源于经验、知识、回忆、学习、行动。冲突是因为我们活在思想里。观者即被观之物,被思想者就是思想本身。分析只是思想的把戏,把主客体分开,我们会分析自己,无穷无尽。

超震撼演讲:人为何恐惧?如何面对恐惧? - 小红书

00
生命艺术家Zoey_LifeCoach
7天前
如何面对恐惧?恐惧来源于过去和未来的时间概念,思想和时间就是恐惧的根源。当下是没有恐惧的。观察和注意恐惧,这就能照亮恐惧。

克里希拉穆提讲透了人类的欲望和痛苦 - 小红书

00
生命艺术家Zoey_LifeCoach
10天前
【佐伊教练日记】很多人说,生活为什么会这么苦呢?在无常的事物上过度执着(包括金钱、名声、别人的认可、尊敬),把世界的所谓“标准”直接拿过来当作人生的圭臬,当然会苦,因为这里没有一丝一毫是你可以控制的,尤其在外在环境越来越不确定之时。
当这种失落感产生后,人就容易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怀疑: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
大脑和思想总是在尝试分析、解决问题,但因为这问题就是思想本身,观者即被观之物,所以这丝毫解决不了。
那该如何生活?回归内心,不如守中。找到自己坚持的价值观、真正从内心发问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回到当下去体验美好、感受自然、滋养关系,当下没有恐惧。
我们需要的不过是转换一种看待生命的方式,一种对consciousness的真正了解和进化。
PS:最近多出来1个长期教练名额,在生命蜕变期想要从内而外变化、找到真实完整的自己的朋友,欢迎weixin我:zoeylifecoach。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