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我欣赏电影艺术的有两个关键人物,我的语文老师 Z 和我的高中室友 W。
Z 老师是从广州来的,临时在学校找工作干,教了我们大概半个学期。他接手时,看到我们班几乎无起色的阅读理解成绩,做了个出乎意料的决定。正值高三的紧迫时期,他用了几节课正课时间放了贾樟柯的《天注定》,拉片式地讲解电影细节部分,镜头为什么这么设计、为什么要拍这个场面⋯⋯当时的我大为震撼,我从来没有这样听人讲解过电影。在看完这部电影过后,他开始跟我们讲阅读理解和拉片的相通之处,顿时醍醐灌顶,我的阅读理解成绩再也没有很差过,高考语文考了大概 120 分——可惜的是古诗词一个也没写出来,我不擅长背诵。
W 君的文化课不是很好,于是从高二开始着手走艺术生路线。有时老师不在的晚自习,他会给我们找一些经典的电影看。他对电影拍摄、表演侃侃而谈,每周班会课我们会组织演小品,也是他一手策划,用大概一个小时时间招募演员、构思剧本、指导试演,我在他身上能看到一丝赵本山的影子。后来他去一所知名的戏剧大学面试,回来之后兴奋地跟我说,面试的时候有很多摄影机对着他拍摄,因为如果以后当了演员这段面试会是个很宝贵的影像资料。但是他当时总是喜欢冲动,还打伤了一名同学,后来毕业就和他断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