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大状王连打(到9月第二周,每周都会去)。其实我认为大状王最大的优点是尊重了音乐剧的形式,以音乐的形式完成了整个故事叙事。换句话说,很多所谓音乐剧只能说是带音乐的话剧或者四不像的舞台剧,文本内容仍然靠台词传达。但是,音乐形式表达拔高了理解门槛,因为确实相当一部分人连音准都听不出来,所以我目前见到的repo仍然大部分在讨论文本细节和表演表达。当然这方面大状王也做的很不错,因为文本足够有层次,所以有丰富的细节可挖。但对于音乐的讨论太少了,唯一一位言之有物逐首歌分析动机的老师是古典乐迷而非音乐剧迷(某种程度上属于降维打击了)。我承认,对文本细节、语言的挖掘是会上瘾的(最近在读波德里亚的书分分钟颅内高潮),但是我们能平衡一下五感吗,明明听觉、嗅觉也很丰富,甚至情绪都是更直接的,为啥天天过度依赖视觉和文字呢。。。(不得不称赞小韩,人家音乐剧里还还原了做饭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