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学期开始的时候,面向一班学生做自我介绍,我都会提及自己曾经在一家报社做记者的经历,然后半开玩笑地问一句:你们这么年轻,我想知道,你们有没有摸过报纸这种东西呀?
当然,不太会有学生真的没有摸过报纸。毕竟,他们出生的时候,正是纸媒的黄金年代,小时候家里常常会出现一两份报纸。
但是,大部分人距离上一次认真阅读纸媒,可能已经过去了很久。学生们心目中的“媒体”,是小红书、抖音和B站,而不是《南方周末》《财新》和《三联》。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将这种变化视为一种进步——手机看新闻多快多方便,纸媒又笨重又昂贵,油墨还可能弄脏手。
是的,进步之处不可否认,但我们不能用这种简单的线性逻辑去理解。
实际上,纸媒阅读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手机阅读的经验,它有落后之处,但也有自己的长处。
纸媒阅读是一种更专注、更少干扰的阅读。你不会受到不断跳出的弹窗和通知的干扰。
纸媒阅读是一种有限的阅读,它不提供手机上的无限上滑体验,也没有算法个性化推荐,但这种有限性能减少信息过载和焦虑,避免我们陷入信息回音室。而且,这些有限的信息经过专业编辑的筛选和把关,往往更值得信赖。
纸媒阅读是一种更具空间感和结构感的阅读。有研究显示,它可翻页、可定位、可标注的特性,有助于大脑建立内容的“心理地图”,提升信息的组织与回忆能力。这是屏幕滚动或分页显示难以代替的。
纸媒阅读还是一种带有独特物理触感的阅读,甚至涵盖了嗅觉和听觉的多重感官体验。纸张的手感、翻页时的动作,都是数字屏幕上无法模仿的体验,更不用说油墨的气息和纸张翻动时发出的沙沙声,它们都为阅读增添了独特的氛围。
所以,我们并不是简单地从纸媒阅读“进步”到了手机读新闻的时代,而是在这种阅读媒介变化的过程中,得到了一些东西,失去了一些东西。
我们不可能再回到纸媒时代了。但是,在个体层面,我们可以尝试找回阅读纸媒的体验。
这就是为什么,我想在刚刚开幕的过滤气泡工作室,组织一场阅读纸媒的派对。我会准备好一些报纸和杂志,邀请你来一起找回丢失已久的阅读体验。我期待着和你一起翻动报纸,重新审视纸媒组织和呈现信息的方式,感受手指与纸张之间的摩擦,听见翻页、折叠时的声音。
我的计划是招募10个人参与。第一个小时,我们一起读纸媒。
第二个小时,我们会更创造性地使用双手,以这些报纸杂志为材料,创作独一无二的拼贴艺术作品。
你可以把字剪下来,拼贴成诗。更可以将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图像和文字组合在一起,做出意想不到的表达。我请到了一位插画师,在现场帮大家激发艺术创作灵感。
在使用裁纸刀和胶棒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是一种远比在手机屏幕上滑动更有意思的使用手指的方式。
最终,我希望实现的,是一次让我们反思信息获取方式的提醒,是一次重新感受“古典”阅读方式的实验,也是一次发现和施展创造力的机会。
本周日(7月13日)下午,来过滤气泡工作室,一起享受一个专属于纸媒的美好下午吧。
🕞时间:2025年7月13日(周日)15:00-17:00
📍地点:过滤气泡工作室(佐敦伟晴街44-52号联美中心13层B室)
🀄️语言:普通话
🏷️费用:港币100元(含茶水、点心、现场阅读报刊及手工工具使用)
🙌报名:请添加气泡小助手wx号 bubblehk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