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通报中并没有将女生行为定义为“有损国格”,只是相关规定中提到了有损国格、校誉两个类型。
这件事明确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不正当交往”如何定义、判定是否建立在真实情况之上、学校相关人员开除学生的权力是否被滥用。
但焦点最终被放在了不明确但最能吸睛的“国格”上。不管是官方性质的震惊体新闻通报,还是摆出一副声援态度的一众自媒体,在这一刻惊人的一致。
为了流量、为了迎合某些压抑、为了迎合性别对立、为了民粹、为了抨击民粹。。。为了什么的都有,唯独罕有人真的同情和在乎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她只是个可以用来发挥的话题罢了。
都在吃人血馒头,只是吃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