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橘子汽水配柠檬水
4k关注11k被关注21夸夸
一个90后自由职业者
裸辞后靠自媒体和写作月入六位数。
喜欢读诗和辩证法的人
围观朋友圈v:see-and-exist
置顶
橘子汽水配柠檬水
17天前
我的《小红书运营20讲》上架小报童啦,这是一个让你看完不再焦虑的专栏。

专栏目前更新至第11讲(共20讲,剩下的会在4月前更新完毕),内容包括:

第1课 小红书爆款笔记的七要素模型
第2课 小红书爆款笔记的7个重要场景及算法指标
第3课 小红书爆款笔记的核心公式:5716+峰终定律
第4课 如何拆解爆款笔记?如何找到爆款笔记的7要素?
第5课 爆款标题的19个实操方法,让你的点击率翻10倍!
.......
10
橘子汽水配柠檬水
7天前
这两天在整理故事的类型,顺便回看了一遍《救猫咪》。

这本书里面对人类有史以来故事类型总结的很有意思。

它把故事分成十个类型,分别是——

1.犯罪动机故事,代表性作品是《福尔摩斯》。

它的故事包括三个要素:

(1)一位侦探:无论是专业的、业余的或甚至是读者,他/她只需要是一个手上有案子的人,一个他们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案子。

(2)一个秘密:解开整个谜团的关键。在我们追寻真相的过程中,最后一个、最黑暗的房间里有什么?它应该阐明有关人性阴暗面的一些事实,一些我们在案子开始前认为不可能的事实。

(3)黑暗的转折:主角或侦探发现自己深陷谜团之中,违背自己的规则、道德或伦理的时刻。

它的主题是揭露人性的阴暗面,比如人为什么要犯罪?

2.成长仪式故事,代表性的作品是《绿山墙的安妮》

这类故事由三个要素构成,包括:

(1)一个人生问题:一个普遍的挑战,通常人们只要活着就会遇到(比如青春期叛逆、中年危机、分离、死亡,等等)。

(2)一个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你的主角无法正面面对这个挑战(至少一开始不能),需要某种程度的逃避,通常是为了逃避痛苦。

(3)接受残酷的事实:这是真正的解决办法,而且通常主角会理解:必须改变的是主角,而不是生活本身。

你会发现,这类故事反应的主题主要是:人的问题解决,成长的痛苦和生活中的障碍,比如分离、青春期叛逆、死亡、中年危机,最终和解。

3.制度化故事,代表性的作品是《故障乌托邦》。

这类故事的三要素是:

(1)一个群体:一个家庭、组织、企业、社区或独特有趣的将人们联合起来的议题。

(2)一个选择:天真者或白兰度和公司人之间的持续冲突,通常围绕着加入或不加入(对于天真者来说)、留下或不留下(对于白兰度来说)的问题。

(3)一次牺牲,可能导致以下三种结局之一:加入、毁掉或逃离(包括自杀)。

它的主题通常是:群体与个体的冲突和对抗,一个组织与他们的理念,主角是加入、毁掉还是逃离这个组织。

4.超级英雄故事,代表性的作品是《龙族》,主题是被选中的人注定要拯救世界。

这类故事的三要素是:

(1)一种力量:英雄具备的力量,即使只是一个做好人或做善事的使命感。

(2)一个敌人:直接与你的英雄对抗,拥有同等(甚至更强大)的力量,但这个敌人是自诩的英雄,缺乏成为真正“被选中者”的信念。

(3)一个诅咒:英雄要战胜(或屈服于)这个诅咒,作为拥有特殊身份的代价,这会让我们这些普通人对你的英雄产生共鸣。

它的主题其实可以上升为,人与人与世界间的互相救赎。

5.遇到问题的故事,代表性作品《死在火星上》。

故事三要素包括:

(1)一个无辜的主角:这个主角没有主动要求就被拖入了困境,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如何卷入其中的,但在某种程度上,他/她有能力解决问题(即使这些技能一开始被埋没了)。

(2)一个突发事件:把无辜的人推到问题中去。它应该是明确的、毫无预兆的。

(3)一场生死战斗:威胁到个人、团体或社会的存在的战斗。

它的主题是一个人的对抗,人性隐藏的潜能。

6.傻瓜成功故事,代表性作品《阿甘正传》。

(1)一个傻瓜,一个被社会忽视的人,而且通常尚未意识到自己的潜力;

(2)一个权势集团(制度),傻瓜会以某种方式与之对抗;

(3)一种转变,主角变成了另一个人,使用一个新的名字,或者接受一个新的任务。

它的主题通常是,人性的逆袭,被社会忽视的傻瓜,看到自己的潜力,逆袭成功了。

7.伙伴之爱,代表性作品《暮光之城》。

(1)一个不完整的主角:一个在身体上、道德上或精神上缺少某些东西的人。他们需要另一个人才能变得完整。

(2)一个对应的人:让主角变得完整或拥有主角所需要的品质的人(们)。

(3)一个令情况变复杂的因素:可能是一个误会、个人或伦理上的观点冲突、身体或情感上的挑战、史诗般的历史事件、社会的反对或其他因素。这是小说中冲突的主要来源,既会使伙伴分开,也会使他们在一起。

它的主题是人的情感,爱情、友情、宠物,本质上是讲人性如何变得完整。

8.瓶子里的魔法,代表性作品《我的闺蜜是幽灵》。

它的故事三要素是:

(1)一个值得拥有魔法的主角:无论你是在赋予一个失败者力量,还是在给一个应得的人带来惩罚,请确保读者明白这个主角需要这份超自然的力量。

(2)一个咒语或施予魔法:无论魔法是如何产生的(通过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件事或其他方式),请确保你为这件不合逻辑的事情设定了一组符合逻辑的规则,从而避免背叛读者的信任。

(3)一个教训:你的主角从魔法中学到了什么?他们最终如何(在不用魔法的情况下)以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

它的主题是人的能力,以及人不需要超能力也能解决问题。

9.金羊毛,代表性作品《绿野仙踪》。

(1)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可以跨越海洋、道路、时间,或者只是过一条街,只要它以某种方式体现出成长,记录下故事的进程。它通常包含一个公路苹果,让旅程暂停下来。

(2)一个团队(或伙伴):一路上引导主角的人。通常,这些人代表了主角缺乏的东西:技能、经验或态度。如果是“单人羊毛”类故事,团队通常由沿途出现的各位帮手组成。

(3)一个奖品:追求的原始的东西,比如回家、获得宝藏、自由、到达重要的目的地或获得与生俱来的权利。

它的主题是人生的终极追求,或者说目的是什么?

10.房子里的怪物,代表性作品《弗兰肯斯坦》。

它的故事三要素包括:

(1)一个怪物:拥有超自然的力量,即便它的力量来自疯狂,而且内在是邪恶的。

(2)一栋房子:一个封闭的空间,可以是一栋房子、一个家庭、一个城镇,也可以是整个世界。

(3)一个罪过:指某人要为把怪物带进房子(或者入侵怪物的领地)负责,这是一种罪过,可能部分出于无知,而且通常与主角必须领会的主题有关。

它的主题是人性的古老恐惧,怪物的诞生。
39
橘子汽水配柠檬水
11天前
这两天梳理了一下小红书最受欢迎的12种笔记形式,更新到专栏里了。

之前说过,小红书的爆款笔记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用户需求类、自我表达类、商业目的类。

每个类型的笔记,有不同的选题方向。

1、用户需求类笔记

比较受欢迎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痛点类。针对用户的某个痛点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关键的是对于痛点场景的还原要具体
第二种,合集类。针对用户的某个需求,做汇总,本质上是通过数量的叠加,激发用户的爽感。
第三种,科普类。最常见的一种形式,通常以垂直领域的知识点分享为主,需求高频。
第四种,教程类。以职场为例,无论是职场干货,职场经验,职场教程,都可以归为这一种,都是提供给用户情绪价值。

2、自我表达类笔记

比较受欢迎可以分为以下3种。

人设标签类。重点是突出博主的人设,比如标题和封面中突出专业标签。
故事经历类。重点是突出博主的经历,尤其是带有冲突性或者反差性的故事。
结果成就类。重点是博主拿到的结果和成就。

比如《00|双休 加班 8k|运营一天的工作都在干嘛》这篇就是一个经典的人设标签类笔记。

从整体的角度来说,整篇内容可以植入三类信息,分别是

用户需求信息:运营的工作内容。
自我表达信息:博主的人设,00后,8k月薪
商业目的信息:植入一些运营相关的推广

但是由于这是一篇主立人设+解决用户问题的笔记,因此没有增加商业信息,同时弱化了解决用户问题的价值,而是突出博主的人设。

相比常规的解决用户问题,同时也让用户对博主的人设留下了印象。

3、商业目的类笔记

比较受欢迎的有以下几种:

测评种草类。测评是最常见的种草形式,也是容易出爆款的形式。
避坑种草类。避雷是一个经典的选题形式,尤其是对于产品推广而言。
好物推荐类。本质上就是针对单一产品的卖点信息输出。
开箱种草类。开箱是非常经典种草形式,除此之外,像vlog植入也比较热门。
09
橘子汽水配柠檬水
12天前
如果你认为世界是变化的,那就必须要有余力来应对变化。

倘若一直过于透支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过于极限,一旦遇到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就有可能被打击。

一个策略是,在过去重要的事情上尽力,在不重要的事情上保留精力,当未来的变化来临的时候,你才能把握住。
00
橘子汽水配柠檬水
12天前
一个很多人不愿意相信的真相就是,能写是运营唯一的核心技能。

当一个人脱离了组织、脱离了公司,除了title和虚弱的身体,ta还能带走什么呢?

新人运营,或者自媒体小白,经常能看到网上流传着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要学习的技能。

然而,到了最后,决定有没有人看你、能不能有人愿意为你买单的,就一句话——你写的东西到底有没有人愿意看。

对于一个博主而言,拿出一半的时间研究文案,拿出剩下的一半时间研究交付,就够了。
02
橘子汽水配柠檬水
13天前
花了三天,终于写完了小红书运营20讲的第12讲。

这一讲的信息量很大。主要包括小红书关键词植入的分类、关键词布局策略,以及最重要的,不同类型的关键词到底应该用什么形式进行创作?

很多人都听过说过干货笔记、原生态笔记、商业笔记这些概念,但是区分不清楚,实际上,这三类笔记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核心关键词。

干货笔记的核心是针对某个人群某个场景下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营销型最低;

原生态笔记的核心是利用人设故事和经历来降低内容的营销感,主要突出的是博主人设,比如用人脸做封面,增加信任感;

商业笔记的核心是突出产品的卖点,但是因为植入了营销词,所以容易违规。
03
橘子汽水配柠檬水
13天前
我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可以把创作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依靠结构化进行创作的,一类是依靠打破结构进行创作的。

前者生产的内容会有匠气,后者生产的内容天生自带灵气。

灵气和匠气,到了一个顶点或许就没有区分了。

匠气想学灵气,灵气想学匠气。

归根到底,还是人喜欢结构化的东西带来的秩序,也喜欢打破结构带来的惊喜。

画画也是一样,毕加索说过“我花了四年的时间学习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却花了一生的时间,学习如何像孩子一样作画。”

大概也是如此,前半辈子追求匠气,后半辈子追求灵气。

Daniel有点梦想: 我习惯晚上花30-40分钟认真刷一下抖音和小红书,这个习惯我坚持了很多年,为啥?一方面因为我这个职业导致,另外一方面是我想去了解消费者喜欢什么内容。 说实话,现在抖音和小红书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内容,非常丰富精彩,有一些内容很真实,同样有些内容非常假,另外还有一些内容非常商业化,现在的消费者对于内容的口味也越来越刁钻了,你是什么样的内容其实也骗不过消费者,他们一眼就能识破,反倒是有些商家自以为自己的内容能骗过消费者。 那么何为真正的内容?我觉得小红书的之恒说的非常对,非结构性的内容才是真的内容。 关于这个观点,我也有自己的一些分享如下: 第一,信息爆炸时代的结构化陷阱。 很多时候除了内容,包括我们运营都喜欢用结构性的东西来解释来归因,比如说运营打法永远都是有一个公式,要么是什么加什么等于什么,要么就是各种的模型。内容也是一样的,什么前3秒加上中间6秒,再加上后面3秒就是一个完美的短视频,封面应该怎么做?字体应该怎么设计?图片怎么拍才好看?文案怎么写才吸引人?都有所谓的结构化公式。 但是这样的内容喂养给用户时间久了,久而久之,用户的口味也会越来越刁钻,她们会发现为什么这些内容的结构都是千篇一律的,反而会觉得假。 其实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本书《疯传》,里面有一句话也很有意思:真正引发传播的从来不是完美的结构,而是裂痕里的真实人性。 确实啊,你看过去社会现象级别的热点从来不是规划好了的,包括小红书过年期间中美两国老百姓开始对账,这个也绝对不是小红书提前规划好的,这些东西压根就没法被规划。 第二,野草生长的力量是更大的。 如果说内容就是种草,我们顺着这个逻辑来推,野草的生长力其实是更强大的,反而那些正儿八经的草最后面都死掉了,当然也有人讲种草不如种树,直接种一个苍天大树,下面的草反而就显得非常渺小了。 但是你也要考虑种树的成本非常高啊,种草的成本反而非常小,特别是种野草的成本更小了,获得的回报反而是更大的,不是有句俗话讲,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其实,内容确实应该当做一个非标品来看待,这样的内容才是好内容,才容易生长。凯文凯利在《失控》里面有说过:顶级的生态系统往往是由大量而非优化非理性非结构化的模块构成,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第三,内容一定不能工业化。 很多品牌一直想把内容作为工业化来对待,把每一个内容生产者当做生产线上的女工,每天麻木重复的生产内容。这些内容数量非常大,但是都不是很优质,就像一个个完美的工业品一样。 其实内容不是工业化的,内容其实是一种服务产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内容不是标品,而是个性化的,它服务于用户,生产用户喜欢看的内容。 当然这种服务非常难做,因为它是个性化的,所以你要非常了解用户的需求,服务做好了,用户对你的忠诚度也会非常高。 第四,内容消费的反璞归真。 我常常和团队讲我们要做超级内容、超级传播,什么意思呢?超级内容就是消费者容易看到,喜欢看到,并愿意分享传播的内容。比如说现在非常火的短剧、微综艺、真人秀等等。 很多乙方和我对接的时候经常说问我有多少预算,我反而告诉他们,预算一点都不重要,内容才重要,如果你有超级内容,我投多少钱都愿意,因为这笔财务账我们是算得清楚的,反之,你的内容很差,你想让我投钱,我一分钱都不想多投。 超级传播是什么呢?就是你有那么一个渠道,有那么一个人或者一个大ip,他能方便让你的内容扩散出去,作为一个放大器一样。你有了超级传播的加持,你的内容就会插上翅膀。 好了,分享这么多总结来讲,就所有的系统都不一定是非结构性的,往往有一定的秩序的时候,再加上一些混乱才会让这个东西走向更好的发展,俗话说得好,我们要在问题中前进。 非结构性的内容就是真实的内容,真实的内容才能被更多的用户看到,喜欢看并分享出去。

01
橘子汽水配柠檬水
14天前
情绪共鸣的核心就是对于某种关系的需求。

一个人在不同的关系中承担不同的角儿,自然有了不同的期待。

作为个体角色,你会为自我类的选题而共鸣。

比如《东亚人的通病:不会 Self-Acknowledgement》

作为家庭角色,你会为家庭类的选题而共鸣。

比如《亚女的终极执念是有一个自己的家。》

作为爱情的角色,你会为亲密关系的选题而共鸣。

比如《一个无法建立深度亲密关系的人,本质是无法袒露真实的自己。》

作为朋友角色,你会为友情的选题而共鸣。

比如《我永远珍惜和朋友深度交流的精彩人生》。

人总是活在一张张关系的大网里,逃不出、扯不破。

因为现实无法完全满足,所以需要依靠内容来获得替代性的情绪体验。
42
橘子汽水配柠檬水
15天前
《在你写出真正好的作品之前,你必须承认自己会生产许多废纸》

很久之前收藏过一篇帖子,讲的是JK罗琳的写作建议,非常有用!

1.在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之前,你先要成为一名忠实的读者。分析你读的书中哪些写法行得通,哪些行不通;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以及你的原因。

2.一开始模仿你最喜欢的作家是很正常的,这是很好的学习方式。一段时间后,你就会找到自己独特的声音。

3.我把我的写作比作是一个湖泊和一个棚屋。有某种生物在那个湖里向我扔东西,我就抓住它,把它带进棚屋里,然后开始写作。有时这片湖太大了,我却没有足够的棚屋来加工,也有时我只剩下空荡荡的棚屋,湖面却没有动静。

4.通常情况下,我会在写作时段集中精力,只沉浸于创作中。但灵感也常常会在一个完全随机的时刻出现,我就会把它先记下来。

有时我翻看我的笔记会想,这到底是个啥?有时,灵感又会像长在培养皿里一样自顾自地顽强生长,你几乎不用怎么记录它们。如果它注定要出现,它总会从你的脑袋里蹦出来。

5.灵感迸发的时刻固然美妙,但作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挥汗如雨,而不是灵感迸发。即使灵感不配合,你也必须写作。

6.我非常喜欢策划大纲的过程,因为你还处于那种令人匪夷所思的乐观状态,觉得这将是一本让你无怨无悔的书。一切皆有可能。所有的页面都是空白的。

7.我有关于所有角色的设定,有大量的背景设定,以保持自己的写作方向,许多资料我都不会在小说正文里用到。这听起来很繁琐,但你不得不做这件事。有条理地写作并不意味着没有发挥的余地,也不意味着不能偶尔偏离原计划。

8.通常,我都会非常、非常、非常仔细地计划。是的,你的老师是对的——计划一下。如果你只是坐下来胡言乱语,你永远不会写出这么好的东西。

9.在你写出真正好的作品之前,你必须承认自己会生产许多废纸,让很多树木白白牺牲。但事实就是如此。这就像学习乐器,你必须准备好偶尔、或者经常弹错音符。

10.你必须尝试,也必须失败。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变得越来越有信心,相信你会找到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11.归根结底,你的任务是尽己所能。尽可能地提高自己固有的局限性,尽可能多地学习。完美的作品和完美的人一样少。
11
橘子汽水配柠檬水
15天前
一个精妙的比喻:小红书=杂志,抖音=电视,微博=报纸。

小红书上有一条很有意思的讨论帖,认为各个内容平台其实都对应着过去的一种传播媒介。

比如,抖音的本质就是电视,打开就能看,上滑下滑就是过去的电视换台,

抖音的负责人是最早想清楚短视频是个什么玩意儿的,在2018年抖音就从社区概念向大众化产品大力推进,2017年初的那些潮流短视频渐渐消失不见。

同时期,外界的人还在思考短视频到底是什么?

微博的本质是报纸,它干死了过去的门户网站,干死了过去的新闻,大众的注意力归于热搜和热门。

小红书的本质就是一本电子杂志,而且是分享和引领生活方式的杂志。

2019年小红书是“分享自己的生活”。

2024年小红书变成了“你的生活指南”。

重要的不只是生活,更是指南。

这本杂志在过去几年里,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内容让更多的人消费。

某种意义上,它变成了一本可以搜索的“电子杂志”。
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