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价值的尴尬,责任最大的是平台,当然被反噬的也是平台,如果一个媒介被说成如此没有价值,平台应该反思是不是在这方面没有帮助主播做好。只搞头部品牌、投给自己平台的头部节目,视中腰部播客的商业化诉求为无物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如果是精力原因,理当给代理、品牌更多的加入生态共建的可能性,可惜也没有看到,甚至做的不如喜马拉雅好(我为啥要说“甚至”)
这种背景下,对价值的误判是迟早会出现的问题。不是每个主播都有商业化的能力,都能对接品牌、开票,甚至刊例怎么写都不知道,平台帮助他们,也是帮助自己。与其弄个toC的会员计划,真的不如想想怎么给主播们更多商业化的可能性。包括那个会员AI总结功能,我是一直持保留态度的,因为那是主播内容的衍生品,不应当如此理所应当的变成平台方的收入,更何况也没有带来多少收入,这又是何必呢,想想商业化,想想怎么让大家一起把钱赚了,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