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 waic afterparty的活动回顾写出来了。
从活动策划初期就期待在waic期间汇集AI开发者、创业者、投资人、科研学者、开源贡献者...以多个角度探讨当下全球化的AI创业和从业趋势。嘉宾的一些会议发言也非常值得反复研读。
所以就重点提取了圆桌讨论的内容进行了整理(os.前面主题演讲忘记录制了🤣不然可能还想出一期)
“这一代AI创业不再是交付软件,而是交付结果——就像AI版的BPO,企业只为最终效果付费。”
“通用型Agent的机会其实很有限,因为基座大模型公司迟早会下场自己做。我们更关注垂直领域的Agent解决方案,这些需要深厚的行业know-how,是大模型公司不擅长的。”
——陈昱(云启资本合伙人,MiniMax投资人)
"在中国想做Hugging Face那样的开放平台很难,但做企业私有化的模型开发生态依然大有可为。"
"闭源开源对绝大多数开发者来说不是最重要的考量,最终大家算的还是经济账。"
——顾钧(开源协会秘书长,ex Zilliz(最火向量数据库)合伙人)
"现在一张GPU一天只能处理20GB文本数据,而金融机构可能有几个PB的历史数据需要分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重新思考AI时代的计算架构。"
"做Infra是'夹板气'的活——既要解决供应侧的技术难题,又要理解需求侧的真实痛点。但这里面的机会,正是大厂难以全面覆盖的。"
"AI时代的Infra创新不是简单的性能优化,而是要构建能够自我学习、越跑越快的智能系统。"
——Yao Lu(NUS AI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果把所有数据看作一座冰山,我认为真正的机会在于冰山下的隐性专家知识的显化过程。我们最近在产品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也印证了这一点。”
“创业是门玄学,向宇宙发射的提示词比商业计划书更重要。”
——白双 (Leapility 创始人)
"中小企业要的是一站式解决方案,就像Cloudflare保护网站那样简单。我们提供的Secure LM Endpoint,让企业可以'躺着睡觉',不用担心AI应用带来的品牌风险。"
— Lawrence Xu (Trust AI 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