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的关注流量进一步缩窄,99%来自推荐。也难怪,看了一下,关注90个公众号,能刷5-8个更新,剩下来自推荐。平台从数据层面不信任RSS逻辑,RSS再一次败给推荐算法。不是算法的问题,是人从来对自己的兴趣不够了解。关注的是些高大上、理论研究,实际一年都不会打开一次。在推荐信息流里天天看一眼假的八卦、乐呵呵的吃瓜,看AI编的文章,不亦乐乎。行动代表选择,没什么好抱怨。人就是想一套做一套,关注的是超我,每天刷的本我。RSS本来是用来抵御推荐诱惑的,主动下调订阅露出比例,是产品设计层面向消费数据的妥协。用户没有选择,也不能指望平台帮忙做选择。好像只能怪自己,但被平台看透、出卖和叛变这件事,怎么都有种拿枪抵着他头说,你不是我们自己人的感觉。和微信公众号有龃龉了。
梦里有一只漂亮、会说话、粘我的鹦鹉,是煤球的反面。一伸手会跳手上,给摸摸头。在心里琢磨,要不养鹦鹉好了。睡前讽刺A的xx主义者,大红条幅,烫金的粗体字,梦里也出现。每来一拨人,就用LED长屏花式给放两句口号,后援那种。看得乐乐呵呵的。B的最搞笑。说起来很久没见B了,不知道他怎么样。说退休说了好几年,搞来搞去也还在那里。便宜好用的典范,有点追求但不多。半路出家的产品,自认血统纯正高贵的产品圈看不上,有一些设计对用户体验的本能追求在,几乎可以代表产品经理的良心。大概快醒了那阵,想起昨天在群里对C说的带刺的话。D补了两句,一个瞪大眼微笑的表情,给个台阶扶摇直上的意思。醒来是梦,不意外。寂寞的游戏,不见他的身影。他能做到的只有那么多了。一个葛朗台式的悲观主义者。对他人要求低,对自己要求也不会高。有时候对他人的要求也是对自我的投射,如果希望为自己创造幸福生活,对外在条件和周围人的属性,是有筛选、避让的,如果没有,什么主义都只是借以遁世的华服。躲在那件厚重袍子里不见天日。
睡不够觉,醒来打哈欠。昨晚已经睡得很早了,不到两点,十点才醒。每天一粒100mg的辅酶Q10,又有人说是安慰剂效果,搞不清。别增加肝代谢就行。保健品,多吃点没啥,吃了没坏处已经是最好的结果。花钱买纯安慰剂是一种幸运。大概还是要早睡,早睡对情绪、体力都有改善。估计今天中午又睡不成午觉。毕竟我上午都在家工作,没什么理由睡午觉。我又打了哈欠。要不还是晚上早点睡吧。
新一轮的工作状态,从之前焦虑、盲目的状态里出来了。第一周天塌了,第二周没头苍蝇乱转、自我怀疑、无所适从,第三周纯血运营上线、干鸡零狗碎的小事,第四周也就是这周,随便、都可以、屁大点事,我能干多少干多少,谁也别来要求我,我知道这件事里什么东西有意思,我会做那些对自己有利对业务也有益的事。尽管我昨晚看博主工作流教学看的那叫一个哈欠连天,评论区此up兼职助眠博主没说错。搞不清楚是内容本身枯燥,还是因为说教的感觉让人困意顿生,大概自己上手做的话会比较有趣,干货太多容易被噎着。精神上困乏,不能指导行动。上课上太多也不太行。
想想E说好好搞出点东西,实在觉得可笑又渺远。他也不再提。很多把我撂倒在地的事,发生变化时,只是顺带提及。那么不经意,那么不在意。清晰感受到了那张高清塑料膜的存在。能相信锣鼓喧天的话,也能接受不咸不淡的相处。我现在是一根扭扭棒,外界把我拧成什么形状都可以,在意,但也没那么在意,情绪上来,很快就能顺着不陡的滑梯,静静地流下去。大约是适应性的一种,能快速做出反应。对人和人能走到哪里的界限,没有过高的寄望,习惯了灰心。这已经是我遇到的情况中较好的一种。
我也很庆幸十年前的光景不再。那是一种独特占位的宣誓。不喜欢复刻当年的经历和自己,尽管十年的跨度,从命运编剧的角度,是人生的奇妙互文。可我更相信没有人要做十年前的自己,际遇同经验一定在我脸上抹了一些什么,让我看起来跟十年前很不一样。猜想十年前的自己也松了一口气。
害。有人模仿我的脸,没人模仿我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