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张凤侠在游荡
268关注134被关注2夸夸
ENTP🌈 用自己去体验,用体验成为自己
25.8 关注人类面临环境变化时所产生的韧性
张凤侠在游荡
14:38
00
张凤侠在游荡
1天前
把Tinder账号找了回来,希望可以认识一些外国人,交流全球旅行的经验。大家还有没有什么认识外国人的比较正常比较清水的途径,人家只是一个喜欢旅游的清纯女大学生。
100
张凤侠在游荡
2天前
国庆越南极限road trip,佛山出发广州结束,会经过南宁、河内、下龙湾、岘港、大叻、胡志明,有无人面即汗同行😉

圆周旅迹

00
张凤侠在游荡
2天前

王梦珂Mengke: 今年要赚钱必须看懂的 7 个小趋势。 又名:黄海老师多次嘱咐我千万不要说出去的发财秘诀。💰 哈哈哈。 上周,我作为生财航海北京游学官,组织了一场线下分享会。嘉宾是投资人黄海老师@投资人黄海 ,他带来的是中国消费宏观趋势的最新市场洞察。 黄海老师在开场就说,他的分享不是教你怎么马上去赚钱,也不是告诉你哪个风口项目可以立刻上车。但我反而觉得,这才是我们创业者最需要的—— 从长远看问题,用长期主义去做事。 我们这一代创业者最重要的认知就是:所有动作,最终都会围绕长期价值展开。 下面来分享我印象深刻的几个小点。 一、传播驱动需求和需求驱动需求。 黄海老师提到,当下市场的需求大致分为两类: 传播驱动:靠社交传播制造热度;需求驱动:用户刚需和复购支撑。 我做小红书业务,对这个体会特别深。 当年飞盘火爆的时候,我自己办的橄榄球俱乐部,其实也是典型的传播驱动——作为主理人,我必须保证大家来得开心、拍得好看、愿意发朋友圈。 但这类项目的用户需求,会随着时间演变为需求驱动,最终靠实实在在的体验和复购留住人。 二、关于阿那亚。 阿那亚的成功,很多人从品牌故事和调性上去解读,但黄海老师有个洞察:它最大优势之一,就是离北京近。 地理位置,决定了它能持续承接北京高净值人群的消费力。看似浪漫的商业故事,背后是冷静的地缘逻辑。 三、文旅投资的潜力。 黄海老师判断,未来一段时间,文旅类股票可能会持续向好。旅游经济复苏、消费升级叠加地方文旅布局,这个领域会有不少机会。 四、抓住高复购客户。 有个让我印象特别深的例子—— 东茅街茶馆。 这是一家面向银发一族的茶馆,店里不禁烟。为什么? 因为主要客户需要吸烟,而这些才是真正的高复购客户。 做生意,首先要搞清楚:谁是你的朋友,谁是你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毛主席说的。 五、从产品细节看消费心理。 几个案例特别有意思—— 亚朵「深睡枕 Pro」:我去年过年给爸妈买过。名字起得够巧,「深睡」就让人觉得有用,哪怕功效不一定和名字完全一致。 观夏:为什么做香氛而不是香水?香氛是悦己消费,香水更多是悦他消费。当下我们正进入一个悦己时代。 拉布布IP:不做充电宝、不做U盘,不让它有用。一旦变得实用,反而破坏了用户的情感投射。Hello Kitty也是同理——故事很少,但投射很丰富。 这些案例都在提醒我们: 用户买的不是功能,而是自我认同。 六、付费是筛选。 山姆会员店的逻辑就是: 不愿意付260块会员费,我们就不必来往。 不追求无限扩张用户群,而是深耕现有客户,提高复购和客单价。 我自己的业务也是这样,从来不靠大流量,但转化率高、复购率高,也能把生意做稳。 感恩感谢老客户。 七、旅行地的悖论。 黄海老师说:游客并不想去一个只有游客的地方。 你品,你细品。 这句话,对做品牌、做社区、做内容,其实都是同样的道理。 黄海老师的分享,其实都指向一个核心:深刻洞察你的用户,并为你所服务的圈层,提供极致的价值。 无论是抓住银发经济,还是在悦己消费中创造情感共鸣;无论是深耕一个圈层,还是重塑价值来摆脱内卷,成功的商业模式,都是对时代变化和用户需求的精准回应。 而对我在做的事业而言,以下原则我必须要遵循: 作品先于声量。 资产先于收入。 节奏先于野心。 希望对你有启发。✨

00
张凤侠在游荡
3天前
硕士研究生同学里面有个当兵回来的兄弟,也是通讯录,21年的时候给家里摊牌了互相之间断了往来。23年毕业到现在一直没工作,今年刚过了30岁,之前退伍费还有给人游戏代打存了150个。去年突然看淡了放下了游戏,出去外面转了一圈,回来打算找个班上一上。没有工作之前我们一起找工作,后来我找了一家厦门的公司我还给他说到时候在厦门落脚了把他招过去做同事,但是直到约定去厦门的DDL公司也没有放我去厦门而是把我留在了上海。他这两年也一直没有看到满意的工作,零星时间给家里还没有断交的亲戚打打杂。最近和我交流还有什么能做的,我说我也打算跳槽但是也不知道去做啥。换做是大家在他的条件下都会咋做?
70
张凤侠在游荡
4天前
昨晚和小伙伴们一起看了有关摄影师萨尔加多的自传式纪录片《地球之盐》,在看之前我没有了解任何背景资料,带着对片名的好奇以及引导式的问题看完了全片。

1​萨尔加多通过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映,让世界注意到了非中心地带人们遭受的苦难,很多照片,比如在卢旺达大屠杀、埃塞俄比亚饥荒、海湾战争的图片,都有在以前的学习材料中见到过。萨尔加多也能理解,按下快门的瞬间定格的画面会影响多年后远在中国的学生对于战争的认知,从萨尔加多个人的实践上来看,摄影无疑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但是也有小伙伴说,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时代的注意力被分散给很多很多个互相之间毫不相关的人,再难有非常能够凝聚共识的作品,如此影响力可能难以复现。我想起十五年之前,家里购买了第一台数码相机,我的妈妈让十岁的我带去北京拍点不一样的东西回来给她看看,时至今日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照片仍是北京动物园水族馆里面巨大的鲸鱼还有国博的各种化石,记录日常生活里罕见的巨物和沧海桑田的痕迹让我深刻意识到人类的渺小。我觉得或许可以这样去理解,虽然形成巨大合力的影响力难以再现,但是作为个体,我们按照摄影的定义那样,用光影去书写自己的感受与立场,或者是用其他的书写方式,去记录去表达有关自己的一切,于反复不断的自我叙述中构建自己,也是将自己作为世界的一份子在进行改造,而不是作为一颗时刻担忧是否合理运转的螺丝钉存在于某个残酷的社会机器之中。不必过度期待影响世界的摄影作品层出不穷,每个个体去拍摄去创作就是最小化单位的改变世界。

​2说到盐,盐会带来伤痛,人类有些对于地球对于社会的举动,好比在地球上撒了一把盐,让地球痛苦。也有说盐指代地球上作为“精英”存在的人类,给地球带来痛苦的代价。地球是否有意识我不知道,但是印象里曾经在中学课本里学到,存在着生物循环、自然循环这一类物质的运动,盐也参与了循环运动。人在社会在自然界也是循环运动某一个层面的载体。苦难在地球的层面来看可能只是某种剧烈的物质运动,循环运动中的人如盐一般,只是我们多了对于遭遇的感受。靠近或是沉默或许也不会是此刻唯一的答案-我选择run and rebel,随风随浪随着雪崩随着冰川随着地壳运动蚀刻困住我的环境。

​3要选出最重要的影像,可是我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想和未来的地球说的,只会道一声珍重,估计也不会有回应。就让我们一起堕入世界的循环之中吧。

ps: 1、3来自于纪录片,网络图片非现场拍摄
00
张凤侠在游荡
5天前
我心目中的top3: 1西北口音-西安/兰州2西南口音-重庆/云南3南方口音-广西/潮汕闽南,但是也有减分的:比如江汉平原方言/武汉话(主要是乡音恐惧😨

靠杯: 方言口音,在我这可是加分项😈

60
张凤侠在游荡
9天前
如同身上不可战胜的夏天又被重新点燃,于命运的启示中找到了生活的新方向。
10
张凤侠在游荡
10天前
俺不中了,现在吃一点辣就容易拉肚子,枉我重庆涮了四年火锅又在湖南省会深圳爆炒了四年,来上海一年吃辣能力倒退到了明朝以前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