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以后不允许你对这些学科有偏见。
攒了两杯咖啡的素材,从心理学哲学玄学到终极量子纠缠的运作。
人一生都在兑现自己内在的人设。原本有一套这样走的剧本。我们的选择是在满足这个内在稳固的自我认识角色,是潜意识必然选择。
所谓的身心灵(外行不针对)是当你缺乏社会支持系统和专业性的回复,拿到的都是表征的工具性的体验,才会需要特定的环境和引导,这是普通生活场景难以提供的,这一部分补足的是一个朋友,知己,爱,和真实链接。说人话本质是一种代偿,也就是消费体验。
那么干预系统到底在哪儿呢?如果一切皆是剧本和缺失,我们如何获得真正的自由?
干预系统不在于干预或否定这个原始剧本,不是教你如何逃离,而是清醒的认识并连接获得安全和力量。比如学习,建立关系,付出代价,人和人的差距。原始剧本是你与生俱来的牌,而如何打牌是你一生所做的选择。
那么心理学通常不回答人生的终极意义,因为这是哲学问题,我的命运是注定的吗?这是玄学问题。
哲学能回答什么问题呢?什么是正义?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哲学不提供心理安慰,他的答案往往是开放性思辨的,需要用个人理性去接纳。
玄学是象征系统传统知识和直觉诠释。玄学可以回答我的灵魂使命是什么,但是他无法通过相信获得有效性,比较依赖于个人经验。
那么。
心理关注的是如何在我本人的基础上获得健康和发展。心理学是你觉察自己的剧本和工具库,来运用哲学体系洞察剧本的底层逻辑,产生玄学或宗什么教的启发和洞察。
那量子纠缠是什么呢?
Ai说了,原本剧本是一个孤立的程序,而量子纠缠是我们出生到宇宙这一个巨大的网络的一个节点。所以最一开始的那个原始剧本,可以看作您与整个系统纠缠的历史结果。当您开始觉察自己的旧有模式和自动化反应时,你就已经在改变他了,所以你才是选定剧本的那个现实因素。
这个全新的视角不是线性的。
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不变永恒的自性。万物都是因缘和和相互相存而暂时显现的,基本是流动无常相互关联的。在剧本的结构中,其实是我执的编织物。
当你觉察到了我执,就在缘起的开始。没有一个现象可以独立于其他现象而存在,也不是说菩萨畏因凡人畏果,这个因果本就不存在。
终极答案在于缘起性空,最终连如何干预系统,如何避免找死,这个概念也要放下。
那你为什么放不下?有认知闭环的需求,我们头脑是需要闭合的,所以就是造成了自我验证的陷阱。还有人类最大的困难——恐惧。当我们身为人类逃避痛苦是最强大的本能。这个本能存在的小我中也就是你的身份认同。我经常说的小我ego是一个由能量和信息构成的,承载着过往有印记应激的灵体。存在在你的原始剧本上。这个业力以及小我或者身份认同吧,其实是种幻觉,任何挑战这个幻觉的东西都会被视为威胁。
破坏的终结是学会了缘,把这个角色的皮脱下来。
醒来。醒不来就跟着剧本走,剧本里的痛苦就是你的根源。你可以放下,也可以打通关。这个时候的小我。是基于安全属性和向外抓取。而你的动力是基于内在的丰盛和勇于创造。所以如果你想要,首先你的判断是基于恐惧还是基于爱?对比基于小我还是基于创造。
那么——对齐你核心的人格各部分的导致行为和行为模式,具有一致性的心理动力组织,就是各大心理学家门派所要做的事情,帮助你建立安全性依恋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寻找并认可丰富且支持性的环境,建立健康的心理化,不再出于恐惧,寻找到与社会共同体,普遍意义的深刻理解与承诺,也就是道德文明。
走完这一生,通过有效干预从事我们的大脑回路,让人生过自己的故事。心能转境而不被境转,滚滚红尘,片叶不沾身。
也深深理解了剧本,却彻底的超越了他。回应,但不滞留。从错误的期待中抽身回来,控制阴阳的一体两面,提取在阴面的剧本,用在阳面的势能。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不需要征服那座山,而是放下了手中这块石头。
爱而不执,共同渡河的深刻情谊,以化为慈悲,永驻心间。
庆祝这一世借假修真。照见我们内心最深的匮乏和最强的小我执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