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愚木混株
187关注1k被关注24夸夸
行就行,若不行,就……复行数十步。
置顶
愚木混株
4月前
我的第一本个人漫画集《如果在旷野,一个旅人》正式出版了,欢迎看,感谢~

购买链接→ u.dangdang.com

我的推文→mp.weixin.qq.com
165
愚木混株
2天前
一直在看抒情的森林的帖子,本以为播客中这些案例已经足够离谱。直到,今晚补课了豆瓣小野山、antares、ilad、松如等人的帖子,我的想象力已经不够用了。

7. 文学没人读,但还有人抄

热可可

00
愚木混株
3天前
前段时间整理旧杂志,在2012年2月期的《24格》里意外翻到了青年版少楠老师。这期封面是井上雄彦画的,而当年7月期的《24格》是《剑风》二十年特辑。咋说呢,有一种这期播客在13年前就埋下暗线的感觉。
#一图顶一万句

少楠Plidezus: 讲了两部漫画《浪客行》《剑风传奇》和一部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特别感谢@雨白Rosie 的鼓励,本来又想退堂鼓的。 还有@星星废话多 大刀阔斧的删减,让表达更清晰了(°∀°)ノ

20
愚木混株
6天前
Day3133 被一段旧旋律捕获
00
愚木混株
15天前
Day3112~3124
20
愚木混株
23天前
🙋‍♂️ 我来乱补充——
1️⃣ 在泉州,如果路边的芒果砸坏了车或人,可以报警,泉州园林绿化中心有专门的保险赔付。(每次刷到这类新闻都觉得倒霉中透着一股好笑)
2️⃣ 行道树都有打农药,车多的地方还吸足了尾气,所以通常不建议吃路边的芒果。(话虽如此,俺今年也没忍住吃了一个)
3️⃣ 家里吃芒果一直是削片蘸酱油,以至于我从小以为自己是不爱吃芒果的,直到某天吃了熟透的原味芒果。但今年家里小孩初尝酱油芒果一口就爱上了……(基因:😏)

小样Young: #由“芒果蘸酱油”想起 暑天,在泉州的街头树下,常会遇到举着一根长杆的人——目光顺着长杆往顶端望去,就会看见枝头垂吊着的鸭蛋大小的青黄色芒果。 芒果树是泉州常见的行道树,落果时,地面上难免留下一滩果泥。举着长杆的采果者,只将颜色仍泛青,还未全熟的果子收入囊中。 接着,这些芒果被人用刀刮去外皮,剜出果肉,搭配一小盒酱油,摆在蜜饯摊上出售。泉州本地的朋友告诉我,她从记得芒果的味道起,就是蘸着酱油吃的。以至于后来在别地,花了些时间才适应不蘸酱油的芒果。 我第一次认真地尝了尝这味道: 用竹签插上一块芒果,一端点了点酱油。全熟的果肉有一种吃三文鱼刺身一般肥厚的口感,酱油的咸鲜包裹着芒果馥郁的香甜、轻微的酸涩,其味型与不少酸甜基调的福州菜如出一辙。 对于这种做法的解释,有养生派的降火说,但更靠谱的,还是以咸来衬托甜、掩盖酸涩的“调味说”——类似的例子,还有岭南的荔枝、台南的番茄。这种无所禁忌将调味品与水果融合的做法,或许还与盛产地区以水果作为一种果酸调味入馔的传统也有关,比如在漳州将菠萝丁和鸭内脏同炒的做法。 说回芒果蘸酱油,它本是一种改良的智慧,而如果用甜度本来就高,风味无可挑剔的芒果拿来蘸酱油,只能说有点画蛇添足了。但跟风的不只是店家,一搜,调味品里也已经有了“给水果吃的酱油”。 而关于酱油(豉油)的风味,记忆最深的是童年时父母的早餐:一碗白粥,配一块淋上酱油的内酯豆腐,如果有刚出锅的油条,必然有一碟豉油来揾食。父亲还告诉我,艰难的时候,是用筷头蘸点豉油,就稀饭。 回想这些,酱油不仅是中餐调味里的主心骨,也是揾食者的支撑。 注: 揾:福州话音 [oung],形容将物品浸没水中沾湿,蘸酱油在福州话中为“揾豉油”;在粤语中“揾”[wan2]为“找”的意思。

20
愚木混株
28天前
Day3111 禁止游泳 ​​​
10
愚木混株
1月前
一种井下生物,擅长颠覆性思考,热衷猜谜式指导,具有穿越时间的超能力,能在哥、叔、爸、爷几种辈分之间自由穿梭且同时至死是少年。
10
愚木混株
1月前
Day3092~3100 下水道登月计划
00
愚木混株
1月前
在Unsplash图库的浏览量达到 1亿。
-
虽然已经一年多没有分享,但曾经分享过的免费图片一直持续被看到和使用,三不五时就会带给我一些正反馈。这件事还不错,打算继续做。
附,两个图库个人页地址:
unsplash.com
pixabay.com
32
愚木混株
2月前
Day3083~3091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