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尔行
163关注1k被关注23夸夸
把生活过成一首诗。
- - -
小镇文艺青年
置顶
尔行
2年前
1997年,男。家乡河南,大学沈阳,专业英语,雅思7分,工作郑州>深圳>北京>>坦桑尼亚。小镇文艺青年,喜好文学、英语、电影。

生活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 小说创作
> 短篇小说《年少如烟消散》m.okjike.com

▶▶▶ 英语相关
> 雅思7分备考经历分享m.okjike.com

▶▶▶ 文章合集
> 讲座《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观后感
m.okjike.com
> 由《苏菲的世界》想起的儿时哲思
m.okjike.com
> 哲学《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的哲学课1》读后感
m.okjike.com

> 小说《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
m.okjike.com
> 小说《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2:人物思想解析
m.okjike.com
> 自传《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m.okjike.com

> 哲学《论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读后感
m.okjike.com
> 哲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译本推荐
m.okjike.com

▶▶▶ 外刊翻译
> 外刊好文:人工智能真得会加剧校园作弊吗m.okjike.com
> 外刊好文:“学习”究竟意味着什么
m.okjike.com

▶▶▶ 年度总结
《年度总结-2022年读书》 m.okjike.com
《年度总结-2023年读书》 m.okjike.com
《年度总结-2024年读书》m.okjike.com

▶▶▶ 其他
写日记初衷:m.okjike.com
致三年后的自己:m.okjike.com
390
尔行
1天前
“好人未必有好报,坏人也未必会受惩罚。宇宙并不奖赏道德,因为道德是社会规训,是权力为了维护秩序设计的隐形枷锁。当996被包装成奋斗美德,消费主义伪装成生活品质,服从权威被美化为家国情怀时,个体就成了流水线上的标准件,乖巧而顺从。从小我们被教育要有业务能力和高道德标准,满足别人的期待,但一旦走入社会,很多人才发现现实并非如此。

宇宙不会奖赏盲目顺从的人,而是奖赏那些成为自己、尊重内心感受的人。如果一个人总是牺牲、委屈自己,只为符合他人的道德要求,就永远得不到所谓的“好报”。“好人有好报”往往只是社会维持秩序的说法,真正有力量的善良,必须带着智慧。很多“坏人”之所以活得不错,是因为他们极度重视自我需求,敢于争取。但一味伤害他人也会有反噬。聪明的好人懂得在善良中保持自我、运用智慧,才配得上真正的“好报”。”
20
尔行
2天前
平淡的日子一天又一天。最近对某音有点上瘾,早上一到办公室就开始刷,每次刷还都是二三十分钟。出现这种情况往往都意味着我的人生目标混乱了起来。

我大概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当下的我,像是在人生“真空”当中:想离职短期内却走不了,想认真工作但目前工作机械又重复没丝毫成就感,想发展发展副业但因快要离职生活节奏又很难稳定,想浑浑噩噩每天玩乐却又感觉在虚度时光。前方暂时无路,后方更无法撤退,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着实让我难受。

其实,对于未来发展,我大概定了一个方向:到国外读硕士,也就是“留学”。虽然此方向暂时不确定,但我现在开始着手申请几所学校总是没问题的。若申请成功,可以再认真考虑去不去。若申请无果,也就算了。人生只有一次,如果确实想留学,那在我27岁这个年纪,其实正是时候。

这周抽空也给父母打了一次视频电话,聊了下这事,算是给他们打个“心理预防针”。但和他们聊完后,我似乎一下从追逐梦想的云端跌到了世俗的地面。虽然我父母说支持我出国留学的决定,但是,在他们眼里,觉得我应该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我今年马上28岁已到结婚年纪。他们话里话外都是想让我今年回家相亲、赶紧成家。

我对相亲不反感,对结婚当然也不反感。毕竟,谁不想找个能厮守终身白头偕老的伴侣呢?谁不想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呢?但是,做父母的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目前的处境呢?孩子现在工作怎么样?想要在哪里长期发展?对恋爱结婚是什么看法?又想要什么时候结婚呢?

他们不感兴趣。只是从“一己私欲”出发,觉得孩子结婚了,也就了了他们那基于传统世俗文化的心结,他们也就能抱孙子,能给自己无聊、平淡、机械重复的生活增添点生机与乐趣,也能和街里街坊炫耀。而这些于我而言,意义又在哪里?

所以对于父母这种催促,我内心很是反感。即便说我对父母催促结婚这事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一刻来临之时,我还是有些失望。

其实,他们只是在打着“爱的名义”逼迫我做一件事——一件能让他们开心而让我烦恼的事。另一方面,我觉得我现在没成家,至少有一半是他们的原因。因为我在恋爱经历中遇到的问题至少有一半源于原生家庭。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至少也有一半源于原生家庭。如果从小我就有很好的家庭情感关怀,那我的情感之路也一定更为顺利。如果在大学报学校报专业时,父母能给予我更多专业的指导,那我兴许会有个更好的专业。如果我毕业时,父母也能提供一些就业指导,那或许我在职场上能达到更高的成就。

而如果这些都没有,我也不要求父母给我提供这些,那父母又有什么资格在“结婚”一事上催促我按照他们的想法行事呢?如果结婚对于孩子来说只是负担,那父母又有什么理由来催促孩子呢?如果说,好,我今年结婚,我父母跟我分一套房子和一百万家产,那我或许会认真考虑下(笑)。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父母的催促,我也理解。毕竟他们确实常年在那种世俗文化中生活,所关注的也就是家长里短、街里街坊那丁点事儿,毕竟他们所受的有限的教育,使得他们的精神生活有些匮乏,所希望的就是孩子成家,然后开启新一轮养孩子的轮回,从而给家里带来生机与乐趣。毕竟,他们也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供养自己的孩子、爱自己的孩子——即便有些时候那是错的。

我无法说,他们彻头彻尾错了。只能说时代不一样了。当下大多年轻人已不再依附于父母生活,不论是住所、情感还是最为重要的经济,父母没有逼迫孩子做某事的权力,子女更没有事事听父母的义务。父母与子女之间,更需要的是边界清晰的尊重与基于理解的对话。

至于那些未被认真问及的问题——工作的迷茫、城市的归属、对婚姻的思考、人生的时间表等,父母并无法帮到我,我也理解。这一切只是属于我的人生课题,也只能由我自己作答。

尔行生活随笔(4)
2025年7月3日 周四 阴
写于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

往期随笔:
01> 2025-06-26 m.okjike.com
02> 2025-06-28 m.okjike.com
03> 2025-07-01 m.okjike.com
40
尔行
4天前
在达市看无字幕英文电影,对我来说,已从最初的新鲜感,变成了一种折磨。

还记得刚来坦桑那会儿,得知这里居然有现代化电影院时,我着实惊讶了一下。那时候但凡有新片上映,我几乎都会第一时间冲进影院,怀着期待去感受久违的大银幕。这两年,我陆陆续续在影院看过不少电影:《蜘蛛侠:纵横宇宙》(动画版)、《闪电侠》、《碟中谍7》、《奥本海默》、《芭比》、《变形金刚》...... 可以说,该追的热门大片,基本没落下。

但观看体验非常好的,只有一次:《碟中谍7》。原因有两个:一是台词相对简单,大量动作戏,剧情基本靠“打”推进;二是那次看的正好是首映,几乎满场。要知道,在非洲这边,影院的平均上座率可能还不到20%,坐满一次,氛围感立马上来了。

至于其他观影体验,说句实话,大多数时候都挺糟糕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听不懂。当然,也不是完全听不懂,而是能理解一半——知道正派反派在做什么、主线故事怎么回事。

每次去影院看电影就像去了一家高档餐厅,点了几个硬菜,色香味俱全,但由于我感冒鼻子不通,吃下去基本什么味道也没体验到。这两年下来,在影院看了十五六场电影。可惜,大部分观影体验都是这样:兴致勃勃进去,失望落寞出来。久而久之,我对去电影院的兴趣越来越低。除非是纯动作爽片,比如本月即将上映的《侏罗纪世界》,否则新片再多,我也真懒得跑一趟了。

我理解不了无字幕的英文电影?会不会是我英文听力太差了?并不完全是这样,甚至并不是这样。我雅思听力7.5分,和老外沟通一点问题没有。我想还算可以。在我看来,雅思8分甚至9分的人到影院看无字幕的纯英电影,也很难做到像看中文电影那样看英文电影。因为看懂电影的要求和雅思听力考试的要求不一样。听力考试文本没那么难,听时抓重点就行。而看无字幕电影时,你要理解角色的每一句话才行,这样才能理解剧情的每一个细微转折。角色哪句话说快一点,你没跟上,那一句接一句,形成“蝴蝶效应”,立马就看不懂了。若仔细分析“听力好但听不懂电影剧情”的原因的话,我觉得有这几点:
一、在电影里,角色之间的对话往往包含很多日常口语中的俚语。
二、每部电影都有它自己的背景知识。举个电影的例子,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专业术语。比如去年看《奥本海默》,整整三个小时,除了结尾原子弹爆炸那一刻让我“精神一振”,其他时间我基本一头雾水。物理、政治、历史...... 一大堆知识盲区。
三、在电影里,角色说英语有非常多的连读、略读等等,且说得很快。

今天说这个,是因为上周去看《F1:狂飙飞车》,我是真感觉头疼。明明觉得这电影挺好,但就是没看懂剧情细节,导致体验感很差。现在就等网上有资源后,下载个英文字幕版的看了。总之,在我看来,通过看英文字幕版的英文电影/电视剧,提升词汇量,提升口语,甚至打下听力基础这都是可以的。但要完全做到像母语者那样看无字幕版的电影/电视剧,这件事真得很难,需要大量地刻意训练。日后看情况吧,若需要的话,准备找出10部喜爱的电影,不带字幕各反复观看5遍以上,初步提升下看电影的听力能力。但有时想想,似乎也没必要。

尔行生活随笔(3)
2025年7月1日 周二 晴
写于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

往期随笔:
01> 2025-06-26 m.okjike.com
02> 2025-06-28 m.okjike.com
00
尔行
4天前
“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能闯过去,你就是赢家,闯不过去,那就乖乖做普通人。所谓成功,并不是看你有多聪明,也不是要你出卖自己,而是看你能否笑着渡过难关!”
00
尔行
4天前
“你不可能既希望普通人赞同你的决定,又希望自己过上高于平均水平的生活。入场的代价是失去认可。”
00
尔行
4天前
7月第一个早晨。
早早起,看书去~

每次拍海上日出都整得跟江上日出似的。哈哈。
00
尔行
5天前
这首歌非常适合蹦迪!!!
(虽然没怎么去过😅)

今天跑完步,洗完澡,穿好衣服,
打开空调,神清气爽,听着这首歌,
High翻了,直接进入兴奋的心流状态,
想在房间跳起来😆
00
尔行
5天前
You won't get today back.
很有力量感。
值得深思。
00
尔行
5天前
想以30万先令的价格,把我的旧手机iPhone 8 Plus卖给一个本地朋友。今天充满电打开之后,竟又有些不舍了。从大二陪伴我到毕业第四年,七年哪。
130
尔行
5天前
今天问大学时的导员要了大学四年成绩单,一看惊了,自己大学成绩只能说是中等。特别有意思的是: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哪门课是必修,哪门课是选修,哪门课学分最多,哪门课学分最少。今天打开成绩单才弄清楚的。

上大学那会儿甚至没算过我的总学分多少,平均学分多少等。大学四年,八个学期,是真的一次没算过。那时,只是想着不挂科,能顺利毕业就行。觉得学校的很多课程,着实用处不大。整天基本上要不在图书馆看书提升认知,要么在以自己的方式提升英语,要么在忙于各种社团活动,要么就是在做兼职。

哈哈,想来,我这个大学生是真不合格。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