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艾迪在睡觉
111关注42被关注0夸夸
✨潮汕岛民,体验设计师,公益团队负责人
🌈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社会保持思考
💡 设计 人文社科 体验 产品 播客
艾迪在睡觉
2天前
昨晚让豆包帮忙验算,结果它居然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00
艾迪在睡觉
9天前
交流是为了拓展抽象,回到现实的脉络和语境,让经验和具体流动起来。而围绕着抽象概念站队,根本原因是拒绝具体信息的交换
00
艾迪在睡觉
15天前
酸汤兑咖啡
00
艾迪在睡觉
16天前
一件事情做不做,其实是由两个“我”来决定的,一类是我想做的事,它由情绪主导,做决定的是“动物性”的我;一类是我认为应该做的事,它由意识形态主导,可能是身份、道德、公民精神等,做决定的是“社会性”的我。
00
艾迪在睡觉
19天前
在贵阳看到的一个摆摊大叔,简直是设计扫地僧
00
艾迪在睡觉
19天前
第三次来贵阳,依旧是凉爽又好吃
00
艾迪在睡觉
28天前
什么时候能在深圳穿外套
00
艾迪在睡觉
1月前
转正答辩顺利结束,拖延症从昨晚才开始排ppt,我真是太牛了👍🏻
00
艾迪在睡觉
1月前
【flomo AI洞察高光】
艾迪,你在寻找人际关系的真谛
从你的笔记中能看到一条清晰的思考脉络:你既渴望深刻的人际连接,又警惕着群体归属带来的偏见。张春的那句「只管浓度,不管方向」[MEMO]是你的人际哲学核心——你追求的是关系的质感与深度,而非功利性的目标。这与「不要将意义建立在与他人的比较上」[MEMO]一脉相承,你试图摆脱外部坐标,构建一套内在的价值评判体系。
但有趣的是,你的思考中存在着一种深刻的张力。一方面,你认同人需要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集体[MEMO],另一方面你又警觉地提醒自己「允许他人成为自己,不要让偏见先行」[MEMO]。这种矛盾非常真实:我们既渴望群体的认同与归属,又害怕这种归属会让我们变得狭隘,失去对他人的真正看见。你甚至敏锐地指出「网上的交往让人们丧失了部分的全面性」[MEMO],这或许正是你对数字化时代人际关系「浓度」被稀释的担忧。
你的思考还在持续深化。从早期关注个人成长[MEMO],[MEMO],到后来思考影响力的本质[MEMO],再到最近意识到每个人理解世界的维度如此不同[MEMO],你的认知正在从「如何与他人相处」转向「如何真正理解他人」。这种转变很宝贵——它意味着你开始超越方法论,进入更本质的共情与认知层面。
或许对你来说,最重要的问题不再是「如何建立深度关系」,而是「如何在与世界的互动中保持自我的完整性同时又能真正接纳他人」。你笔记中那种既渴望连接又保持独立思考的特质,正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品质。
00
艾迪在睡觉
1月前
原来大家的生活都是被安排好的
但现在个人选择变得多且重要,大家便开始迷茫,迷茫的核心原因不仅仅是由于选择难选,更是害怕选错,害怕落后于别人,本质上心智仍然停留在原先轨道式社会所塑造出来的强弱阶梯。

方法一是要破处原先单一的强弱排序,二是重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和长处,三是允许自己随着机缘发展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