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706关于社区空间的沙龙认识了羊杂和良心俱乐部,今天就来参加他们的放映活动。主题是“把一座城市当做一所大学”。整部纪录片其实更多地不是在展示学习的成果,而是展现在社会化学习过程中的推进、矛盾、转变等等,这样更真实微观的记录很容易让观众深入地理解群岛所倡导的教育3.0。
观影后的讨论其实主要围绕着几个问题,一个是关于话语的问题,影片中大量运用了迭代、北极星、张力、MVP等等黑话,这让场上大部分教育相关的工作者会感到陌生和困惑,我很喜欢埃索关于迭代的语义解析,是具有时间性和未来性的;一个是关于协作产生的张力与其对应的决策机制,我是从影片中清晰地看到决策机制在处理张力时的效用,而同时张力所带来的生长性和生命力也熠熠生辉;还有一个是关于创新教育和翻转课堂的讨论,观影过程中我感觉我也在以它为契机去学习教育是什么,我会发现其实定义中是没有施教和受教的主客体关系,所以教育不应该是被困在老师教学生的模式里,它有广阔的边界,我们在环境中学习,自己教育自己,通过协作又间接地让别人收到了教育,那我们都可以是教育者。另一方面,现场很多一线的教育者也提到了在实际操作中创新教育的难处和困境,但难能可贵的是,即使难,大家还是会坚持教育创新的态度并融入自己的实践。
最后check out环节,以一个诗意的小故事结尾,“光的样子是什么?”“老师,我这里晒黑了,这就是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