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1个鹿
444关注755被关注2夸夸
🌊希望变得特别和简单
✈️搞不好在冤枉路上找到人生
1个鹿
3天前
Google 官宣和 XREAL 一起做 AR 眼镜(Project Aura)!
硬件的信息不多。从渲染图看,眼镜是墨镜款式,光学部分是类似于XREAL ONE Pro BB 光机,有一定的厚度。前框左右两侧和中间有传感器,侧面的摄像头可能用于 6Dof 和手势追踪,而中间的摄像头用于拍摄——就如 XREAL 在其 Ultra 产品线上实现的方案一样。眼镜内置了高通的芯片,需要通过连线配合其他设备使用。
不同于笨重的 VST 方案,OST 方案把眼镜形态和佩戴感受优化到太阳镜的程度,提供给用户在观影、游戏、轻办公场景下佩戴几个小时的可能性。但因为无法跨越生态的壁垒,这种产品只能做好「一块虚拟屏」,XREAL 甚至专门开发了一款芯片在眼镜端实现 3DoF(传统的做法是在输出设备上安装定制软件)。
Project Aura 透露的信息来看,他们想做的可能是,让这个眼镜和Android 手机即插即用,在接近 70° 的的视场角内浮现出多个 App 和窗口甚至是 AR 模型。这不免让人想到了 Google XR 生态系统高级总监 Hugo Swart 在其前司高通的工作——Snapdragon Spaces XR。
到目前为止,Google XR 领域总共展示了三种形态的眼镜,分别是 🥽 三星 Project Moohan 混合现实头显、🕶️ XREAL Project Aura AR 眼镜和👓 光波导 AI 眼镜(会和 Gentle Monster、Warby Parker 在达成合作)。这种「饱和式攻击」背后,其实有一条明确的主线 Gemini + XR。
00
1个鹿
4天前
2025 年,不温不火的 MR 领域中,轻量化高清显示器作为新的趋势正在酝酿。

Vision Pro 的显示效果保留,对着 Soc、传感器、电池砍几刀,直到把重量砍到 200g 以内,一个可以「长时间配置」的合理重量。

Bigscreen Beyond 2 系列采用 Pancake 光学和 2.5K Micro-OLED 显示技术,视野范围增加到 116 度,重量降至 107 克,成为市场上最轻薄的 PC VR 头显。歌尔 XEO BIG 拥有单目 4K 的显示屏,机身重量控制在 189g,还支持 6DoF 追踪。小派最新发布的 DreamAir,单眼 4K+内向外 SLAM+手势和眼动追踪,重量不到 180g,参数非常漂亮。

这产品可以理解为

1. 对于 PCVR 的供应链刷新:HTC Vive、Valve Index 都垂垂老矣,随着 Pancake MicroOLED 技术被一体机 VR 催熟,PCVR 也终于享受到了轻量化的体验。
2. 对于 Apple Vision Pro 佩戴舒适度问题的纠偏:精致的外观、细腻的显示、沉浸的内容都无法拯救顶着 600g 重量的 Vision Pro 用户,保留其高清显示这个最关键的特性,砍掉其他功能换取舒适的佩戴。

所以,对于还在坚持 PCVR 的硬核玩家来说,这类产品具有充足的吸引力,譬如 Bigscreen 一代兼容 Value 的基站和手柄,可以让他们无缝更新装备。

但这终究只是一个老市场,对于一体机/移动设备来说呢?轻量化高清显示器的意义可能是通往下一代设备——分体式设备。
21
1个鹿
8天前
考古理想汽车的 VR/AR 产品

刚刚过去的上海车展,智能座舱中的车内屏幕几乎已经卷无可卷了,PHUD、大横屏、三联屏、副驾屏、吸顶屏、椅背屏…… 各种屏幕形态在侵占车内空间的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数字体验,而曾经被报以希望的车载 XR 坟头草都已经几米高了。

这篇文章就来考古一下多屏体验做得非常好的理想汽车在 XR 之路的历史。
22 年是 VR 重新获得关注的一年,彼时 Quest 2 在补贴政策下销量暴涨,体验和价格也到了一个游戏玩家可以接受的节点。各大厂商也是在这个时间点开始考虑 XR 上车。
00
1个鹿
11天前
老了的感觉就是大脑很难 Finetuning 了,只能多弄点 Prompt 勉强运用新知识
00
1个鹿
15天前
好的品味来自于好的输入,多洗洗眼睛👀
00
1个鹿
1月前
尝试了一下 Manus 和扣子空间,扣子空间像是一个跟随热点,匆忙上马的产品。

Manus 通过 Todo list 可视化解题思路,通过行为可视化当前进度和交付物。

- Manus 的执行过程可以分为任务拆解-任务执行-任务总结三个环节。
- 在任务拆解环节,Manus 会说明自己的工作内容并生成 Todo list,确保理解不产生偏差。
- Manus 的任务进度页面可以让用户明确知道 Agent 如何理解和拆解这个问题,并能把握当前进度。
- 在任务执行过程中,Manus 会调用「终端」、「浏览器」和「编辑器」分别进行命令执行、网页浏览、文本生成,但是不会呈现其「思考过程」。心智模型是 Manus 在某个流程中使用某种工具执行了某种操作,并得到某种结果。就像把任务交给实习生,你可以随时去看他做到什么样了。

而扣子空间的产品功能近似于使用推理模型调用一系列预设 MCP 的流程。因为没有 Todolist,对任务而执行进度和方向的确定感很低。执行过程中,扣子会直接输出思考过程,但「让用户查看思考过程」和「自主 Agent」的产品理念和对应的场景是冲突的。
扣子可以进行网页搜索、文件读取、保存文件等,无论是搜索结果,还是打印出的 MCP 执行结果,呈现形式都缺乏可视化价值,可以说是打磨非常粗糙,为了做而做。
题外话,扣子空间可以调用 MCP 进行功能的扩展,但使用流程上,需要先让用户选择所需的 MCP,这个流程本身是反 Agent 的。
00
1个鹿
1月前
这场 TED(www.ted.com) 是 Android XR 的 AI 功能的首次公开展示,通过轻量化智能眼镜与 MR 头显,展现 Gemini AI 在视觉问答、记忆回溯、智能导航、多模态交互、应用操控等多维度的用例:

- 智能眼镜
- 问答:与 Meta Ray - Ban 类似,可结合摄像头数据进行问答,能准确回答用户关于周围环境中事物的问题(P1)
- 记忆:通过持续记录的摄像头,Gemini AI 能够记住用户近期经历的细节,如书架上的书的信息、酒店房卡的放置位置等,并在用户询问时精确作答
- 导航:能展示地图和导航信息。这里有个有趣的交互,借助传感器感知用户朝向,抬头显示 ETA,低头显示地图(P2)
- MR 头显(Project Moohan)
- 多模态问答:可利用现实画面或虚拟画面进行多模态大模型问答,例如在打开星露谷物语的时候 Gemini 提供了游戏教程(P4)
- 应用控制:能够打开多个应用,还能调用 Youtube 搜索视频,方便用户在不同应用和功能之间快速切换和使用
- 窗口整理:Gemini 可以对 MR 中的虚拟窗口进行整理

在 Meta 深耕多年、苹果发力高端的 XR 领域,Google 选择以 「AI 原生」为破局点:

- 双线并行:智能眼镜的轻量化场景(碎片信息查询、导航)与 MR 头显的深度沉浸场景(多任务处理、虚拟办公、游戏)形成互补,覆盖 “即时交互” 到 “深度体验”
- 生态打通:适配 Google Map、 Google Earth(PCVR 停更多年后重获新生)和 Youtube,通过 AI+XR 赋予传统应用新形态;
- 核心入口:众多浅层级的 AI 入口(通过 TUI 唤醒 Gemini、将 Gemini 置于 XR Launcher 核心位置),意味着未来 XR 设备的「操作系统级 AI 化」—— 不再是 「Applist」,而是 「AI 助手 + 场景服务」的全新逻辑。

此次展示的令人兴奋的用例,本质是 AI 对虚拟+现实环境的全局理解与决策,未来 XR 设备的竞争力将从「硬件参数」转向 「AI 算力 + 数据理解 + 场景适配」的综合能力 —— 正如智能手机的核心是 iOS/Android 系统,未来 XR 的核心可能是 “AI 驱动的智能系统”,而 Google 正试图用 Gemini+Android XR 抢一张船票。
20
1个鹿
1月前
可爱小车萤火虫,自在发光☀️
02:53
32
1个鹿
1月前
今年3月21日,电影局一纸《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对「虚拟现实电影」有了官方定义:运用虚拟现实(含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技术制作、采用头戴式显示设备等虚拟现实终端观赏、用于电影院等固定放映场所公开放映的新形态电影。这宣告了「虚拟现实电影」成为一种新的电影类型,以后就可以看到片头专属龙标「电审虚字」了。

VR 大空间不再只能在商场、博物馆作为「VR 艺术展」存在,而是可以走进传统的电影院了——4月2日,保利影城和位形空间旗下的游幕大空间合作的「未来影院」在南山落地,在电影院看电影,除了 2D、3D,还多了 VR 的选择。

23 年下半年开始,《法老》等作品横空出世,给了 VR/MR 行业续了一口气,24 年出现了海量的玩家和作品,其中有创新的精品,也充斥着滥竽充数的内容,不免让人担心劣币驱逐良币,消耗了消费者的热情。此次「转正」无疑是对制作流程、内容质量、播放技术提出了标准。

那么——VR 大空间应该如何变成未来影院呢?

从“被动观影”到“主动参与”,VR 大空间服务的用户和场景是:

1. 亲子带娃——教育与娱乐融合。这是最主流的品类,《隐秘的秦岭》、《永恒的巴黎圣母院》、《消失的法老》,通过高精度的建模重建还原,在小朋友在探索中学习传统文化、人文历史。
2. 情侣朋友——社交化沉浸体验。在《巴黎舞会》中浪漫地穿梭、舞动,在《风起洛阳》中多人协作阻止反派阴谋,在《苍兰诀》中亲历剧中 IP 故事。
3. 科技发烧友——技术奇观与硬核体验。极限场景模拟(如《无限The Infinite》的失重环境)、巨物模拟(《三体》中的庞大宫殿)、声光电的结合(《风起洛阳》岩浆上的独木桥),这种实验性并善用 VR 新媒介的设计,可以吸引早期技术尝鲜者。

可以发现,之所以 VR 大空间带来的内容和玩法,可以超越传统电影的「第四面墙」。除了 VR 互动作品的基本要素(高可用交互、流畅的叙事、价值观传递)和线下体验结合真人 NPC 的增值点外,大空间对比传统影院电影的优势还包括:

- 沉浸感:大 FOV(视场角)与全景声场,超越银幕填满人眼的视觉边界。
- 临场感:6DoF 自由移动(如《消失的法老》的金字塔探索),用户自由选择观看的 POV 视角。
- 真实感:双目 3D、自然交互(如手势、体感服模拟中弹)、环境模拟(如冷风、花香)。

但是,从商业模式上看 VR 大空间项目并不健康,除了《消失的法老》这种制作周期长达 3 年,票房突破 3000W 的作品外,大部分中小型项目月收入在 15W 到35W 之间,勉强达到盈亏平衡,高昂的前期投入和较大的投资风险让大部分项目都趋向于压缩成本、快速迭代(一个项目三个月上线)。但市场始终是希望好内容的,「雅达利大崩溃」会让大空间变成一次性生意。

电影产业的经验可以为「未来影院」提供提升商业模式潜力的框架:

- 制作:通过工业化的内容生产体系和新的软硬件技术,例如 AIGC 生成场景、云渲染和更舒适的XR 硬件,降低成本和周期,提升最终交付的体验品质。尝试开发具有文化共鸣与商业潜力的IP,如《消失的法老》依托古埃及文明。
- 发行:走进院线是关键的里程碑,同一空间可切换播放不同的内容,内容从制作环境也需要考虑自适应场地大小,提升坪效。
- 衍生:影视行业更多的收入来自流媒体、家庭视频、衍生品等非票房收入,VR 大空间内容也可以在家用一体机平台发行,适配家庭观影场景。参考电影的衍生品开发,用户可在 VR 中穿戴虚拟服饰(数字藏品),并与实体商品联动。

影视行业是个千亿规模的市场,当越来越多的收入转移到流媒体,很好奇 VR 大空间,能不能举起未来影院的一面旗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