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EAL 可能靠头戴大屏,拿到空间计算的第三张船票了。
不同于其他的厂商,XREAL 从产品营销到老板自述,都没有避讳过一个事实:目前的 AR 眼镜唯一能做好的只有「便携大屏」。
认知和产品是一以贯之的:不讲生态和 AI,专注在这块屏幕。为了做好屏幕,逐台调色准让色彩和 Macbook 几乎一致,做 X1 芯片解决通用的 3DoF 连接问题,到 One Pro 量产新光机。
这个光机官方称为X-Prism,和蚁视的混合波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最大的贡献就是解决了 FOV 上限,直接在这一代突破到了 57°,且 Aura 会跳涨到 70°。
具体体验上,原生 6DoF 和足够大的 FOV,让虚拟的屏幕牢牢锁定在空间中,不用脖子僵硬、不用正襟危坐,而是自然、自由。
空间计算的前两张船票,第一张要给MR HMD,用 VST 光学、桌面级算力、超强的感知打造最完整的未来体验;第二张可以发给 AI 小眼镜,虽然目前只能拍拍照和显示一点无关痛痒的信息,但我相信这个全天候感知设备能提供的上下文能在 LLM 的催化下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和情感价值。
第三张,要给 XREAL :比 HMD 更舒适的佩戴,比 AI 眼镜更强的显示交互能力,更可能被大众接受。
作为曾经的 VST 道路的「唯粉」,不得不在体验之后承认,这种光学结构,配合 X1 芯片、电致变色,已经走在了一条更可能成功的道路上。
为什么这么说?
智能硬件最大的困难不是缔造高价值的新体验,而是让用户培养出一种新的习惯,尤其是对于可穿戴的头显/眼镜产品品类,任何一点不适和古怪,用户都会提出拒绝。
所以要么是直接给出巨大的价值,让用户忍不住用下去。要么是用渐进的变化,让用户逐步养成习惯。
以空间计算为目标,以便携大屏为产品,AR 眼镜每一代都在解决存量用户的一个痛点、并拓展一点用户,让用户为新体验一次又一次地买单。以此让公司在「迭代-惊喜」的正循环下去。
而相比之下,堆料出一个未来体验,用幻想吸引一波尝鲜的用户和激动的开发者,被迫吃灰的背刺,要远比「不够用」要坑得多。这种事情可能也就 OnlyAppleCanDo。
越来越期待下一个五年,这三种产品谁能笑到最后:
- 🥽 分体式的 MR HMD
- 🕶 结合眼动虚实锚定、更大 FOV、Android XR 生态、眼手交互的便携屏
- 👓 加上光波导显示,和手机连接更紧密的 AI 眼镜
#XREAL #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