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银杏树下
1关注117被关注1夸夸
📻银杏树下播客
一起读书,分享美好
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
旧雨新知,读几本无用闲书,聊一段有趣故事
听友:yinxingsx
银杏树下
09:03
“他是被谋杀的,不是吗?”

从这句石破天惊的台词开始,读者一秒被阿加莎带入那个战后英国庄园,人性与时代崩塌的舞台。

Vol.236 《葬礼之后》谋杀、庄园、挽歌:阿婆式英范儿中的懂得与慈悲(嘉宾·卢冶)

银杏树下

00
银杏树下
8天前
有些工具已经消失,却依然值得被记住。当QWERTY式键盘打字机试图一统天下时,汉字,这个没有字母的文字系统,成了它难以消化的难题。面对这一困境,中文打字机开始了一次次看似笨拙的尝试。

Vol.235 铅字回响:《中文打字机》的世纪独白(万物集)

银杏树下

00
银杏树下
15天前
经典为何能跨越时间?大概是因为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总能从同一本书里获得新的体会。这期节目,我们翻开通俗文学巨匠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看到一幅19世纪欧洲的社会画卷:银行家的贪婪、贵族的虚荣、检察官的阴暗、普通人的善良,共同构成了一部人性的百科全书。

Vol.234等待与绝望之后:《基督山伯爵》的现代启示录

银杏树下

00
银杏树下
22天前
顽固地开书店、写推理小说的人,顽固地做近现代侦探小说考据整理的人,顽固地研究、推广推理文学的人,顽固地做读书播客的人,还有,顽固地听播客的人……所有顽固的人,都会在这本书里看到自己。

Vol.233 所有顽固的人,终将在书店相遇:中国版《书店日记》里有几种人

银杏树下

00
银杏树下
29天前
这期节目,我们聊聊那些看过的印象深刻的展,从排队六小时看展五分钟到偶遇展览的意外惊喜,从敦煌壁画里一笔笔的线条到小树参展、怪兽大大布展的经历。最终发现,看展的乐趣不仅是欣赏博物馆里的珍藏,也是为我们如何经营自己的生活提供灵感

Vol.232 排队6小时只为看一眼《清明上河图》?我们已经自己办展了!

银杏树下

00
银杏树下
1月前
这是一期串台节目,也是一期纪念节目,我们说说离开整整20年的演员傅彪。

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今才意识到2005年傅彪离去的时候,才仅仅40岁出头,太年轻了。尽管他已经是大器晚成,而且没演过多少主角,但在走红的那几年里,傅彪还是通过呈现一个个重要又不太重要的角色,给观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比如,《大腕》《甲方乙方》《没完没了》。

当年的观众为什么那么喜欢傅彪?大概就是因为,不管是戏里还是戏外,他都是一个好人,一个厚道人,一个让人愿意走近的人。

Vol.231 好人傅彪:梦回20年前,一个待岗演员的自我修养(串台·西四五条)

银杏树下

10
银杏树下
1月前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上海译文出版社新版《柏林谍影》的编辑宋佥老师,共同探讨为何说《柏林谍影》是“间谍文学史上最精妙的反转”?新译本如何还原勒卡雷“藏在细节里的人性与微言大义”?勒卡雷的人生如何与笔下的间谍世界互为镜像?与007不同,他为何始终“不过时”?来吧,我们一同走进勒卡雷的间谍文学世界。

Vol.230 《柏林谍影》:曾经不懂勒卡雷,直到遇见新译本(读遍世界·英国)

银杏树下

00
银杏树下
2月前
如果说汉斯·季默的音乐是电影里的一个角色,那么,看电影的我们,也早已成为他的一个音符,一段旋律。

只要一直在看电影,就一定会和老汉相遇,在下一卷胶片里。

Vol.229 汉斯·季默:陀螺在沙丘上空旋转,他的音乐穿越我的整个青春(串台·西四五条)

银杏树下

00
银杏树下
2月前
请带上这份声音里的北京Citywalk地图,出发吧。祝大家双节快乐,旅途愉快。

Vol.228 读遍城市北京:从文学想象到真实生活,土著和北漂的京城印象

银杏树下

00
银杏树下
2月前
旅行和旅游真的只是字面的不同吗?如果走再远都要回来,旅行有什么意义?说走就走的旅途是打开五官还是打开支付码?这一次,我们从文学到哲学,展开一段旅行文学的思考与讨论。

Vol.227 旅行文学:如果走再远都要回来,旅行有什么意义?(读遍世界·嘉宾:黄金狗)

银杏树下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