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南柯遊人
106关注5k被关注28夸夸
精神分析【主攻文本分析】
女权主义【主攻男性批判】
置顶
南柯遊人
14天前
在黄油满天飞、男性二次元手游大闹“有男不玩”的媚宅生态下,声称位于游戏产业链和鄙视链顶端的3A游戏,受迫于所谓的女性进步主义规训,也太可笑了。

难道3A游戏,真的是被迫改造女性形象,而非客观的主动为之吗?

当几十年前,代表着游戏及显卡硬件生产力顶峰的3A游戏诞生之时,就和男权社会的任何法则一样——男性先享受科技技术及其生产力的膨胀特权——也就是,3A游戏自从诞生日起,就仿佛成为男性专属娱乐领域了——毕竟,当时男性的经济和话语实力更高,女性的游戏休闲简直是在浪费她们的生育价值和贤妻良母生产道德的社会性反哺。

因此,几乎所有的3A大作——直到现在,也几乎全是唯一男性主角,任何女性玩家都要被迫选择男性角色代入——这本身就是够讽刺可笑的事实了,而男性玩家却傲慢地觉得看不到一些漂亮女角色就【大受侮辱了】——并且理所当然地认定,3A游戏就是男性游戏——完全不需要女玩家。

也同样因此,3A游戏厂商从不将女性角色,作为体现3A高逼格特征的重点——彰显男性气概的技术、关卡及画面设定,才是重中之重。而男性也绝不容忍在3A游戏里男主过度迷恋一个女性角色——不管这个女性角色多么美丽,也不应该出现一个恋爱脑的舔狗——因此,设置过多的魅力女性,本身就是非3A的、非男权游戏鄙视法则的。

但随着女性生产力日增、3A游戏生产技术日益成熟,一些变化也在发生。

一个是3A游戏的傲慢,在网游手游的庞大流水——尤其是女性游戏玩家的崛起,变得黯然无光,这自然不能令资本感到满意。

因此,主动地融入女性进步主义,成为傲慢地爱男、为男的3A游戏,试图发展出接触女性玩家群体可能的一个触角。

当然,只要他们一天不发展出真正的女性主角及其剧情大作,就很难真正的成为女性玩家的选择——但也保证了男性玩家排斥女性的优越感和专属特权。

但同样的,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领域里落后的试图保障男性绝对优势地位与绝对话语权力的尝试,终究会土崩瓦解——站在前沿的欧美3A游戏厂商至少要装模作业的表示,它们并不是只要男玩家、只照顾男性玩家感受的——那样的话,高高在上的3A和媚宅二次元手游,又有什么区别呢?

营收的里子没了,至少要有个菲勒斯硬挺着的面子——因此,3A游戏厂商不是受迫于女性进步主义,而是在宣布一个暗喻——真男人游戏的尊严,完全不需要任何美丽女性角色作陪——只是没想到,那些3A游戏男性玩家,远远不够真男人罢了——没有漂亮妹妹,我就要闹!

当然,除非男性真的能够凭借翻倍的消费投入——在他们已经投入到了网游手游之外,让3A游戏厂商没有销量和营收焦虑。

但现实是,一片经济没落中,中产数量极少的男性忠诚是极为脆弱的——就像他们外强中干的菲勒斯一样。

而3A游戏男玩家们——就像博主一样,也像中世纪的猎巫运动一样,每每到男的不行的历史时刻,他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女巫太多了,猎杀时刻到了。

阑夕ོ: 前几天做了一条「借题发挥」的短视频,说「黑神话:悟空」已经又双叒叕让外国玩家开始反思为什么西方游戏的女性角色越做越丑了,直接爆了200万的播放量。 为什么要说又双叒叕呢?因为上半年韩国游戏「星刃」就已经给游戏厂商们上了一课,没有直观的对比,还真不那么容易暴露喂屎的实质。 YouTube也有博主展示了十多年来3A游戏女性主角形象一路崩塌的滑坡趋势,只有东亚游戏公司还在冥顽不化的设计高颜值女角色,欧美大厂有一个算一个几乎全都沦陷,仿佛做出好看的女角色就会杀了制作人全家。 一个主流的解释是,在进步主义的观念下,贩卖漂亮性感的女角色作为游戏销售内容的一部分,是在助长男性凝视、物化女性甚至是性剥削的陋习,以致于为了纠正玩家们的落后思想,还出现了专门为游戏公司提供多样性指导的第三方机构。 由此也产生了许多空泛而正确的空降指令:「不能忽视少数群体」「游戏也要多样性」「现实世界并不都是美女」⋯⋯唯独回避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游戏本来就不是现实。 在我看来,这是进步主义擅长解构而不懂创造的老问题,就像在提出美的多样性后——这没毛病——却又无力建立新的标准,只好做出让病态肥胖的黑人模特去代言内衣广告的迷惑行为。 刻板的反面是另一种刻板,对于这种高尚意志凌驾于人性本能之上的种种事迹,中文语境里倾向于继续称作政治正确,英文语境则以Woke Mind明确指代。 另一方面,性别矛盾的不可调和,则更尖锐。 事实是,男性并不介意男角色的英俊帅气,无论是「最终幻想」系列里的克劳德,还是「巫师3」里的杰洛特,他们的外表并不会让所谓的普信男玩家感到不真实或是受伤害,不对,与其说不会感到,不如说根本没人在意这个,游戏的内核是娱乐艺术,我们玩游戏,是为了体验自我实现的乐趣,恢弘的城堡、呼啸的刀光、优美的人物、史诗的剧作,都是满足需求的资源。 但在进步的女性视角来看,用大胸长腿的性感玩偶去填补玩家的欲念,简直是种不可纵容的罪恶,也唤醒了性别意识的应激性,所以才有脸模真人明明长得不错,但游戏建模就是要故意做丑的多个案例。 日本轻小说作者谷川流在代表作里写的第一句台词就是:「在虚拟世界里寻找真实感的人一定是脑子有问题。」 最近几年有不少欧美3A游戏都表现不佳,包括这几天戏剧性出道即下线的索尼大作「星鸣特攻」——开发成本是「黑神话:悟空」的3倍——就涉及到铺天盖地的指责角色设计过于迎合多元化的负反馈,而游戏制作团队则在暴死前坚称玩家的抱怨是「白噪音」。 虽说游戏失败的真实原因未必只和角色难看有关,但也很难相信把精力放在传递正确信号而非游戏吸引力上的公司,能够拿出满足市场的作品,因为从一开始,你的满足对象就不是玩家。 我是很愿意和支持游戏分级一样支持进步分级,不管是全女工作室还是多样性窗口指导,你们做你们的进步游戏,欢迎拿销量来打脸,就不要祸害和胁迫正经游戏公司了,放过这片不想进步的土地吧,既然有这么一块腐朽的男性玩家市场,那么供应他们的所需所想,不应该是错误的。 怎么就听不懂「莫挨老子」这句话呢?

00
南柯遊人
23天前
算不上后现代,应该就是青年亚文化圈层。

当初V圈ASOUL事件也是闹得沸沸扬扬,一群男的自诩公主们的骑士团,要把字节冲烂。

想象一下,如果当初ASOUL大火时,丁真被邀请参加活动然后贴出和中之人的真实人物合影——那些以幻想虚拟主播形象为精神食粮的男的,会不会把丁真冲烂?

打破一种圈层耦合下的虚拟人设幻想,本身就是极大的心理冒犯——就像diss黑神话、华为不够好,一些男的就会攻击你不爱国一样。

并且,乃万本来就因争议言论被视为一个媚男主义者,又丝毫不顾及乙游圈层禁忌,公开宣示与本应被乙游玩家私密独占的乙游角色的强绑定关系——这就是典型的NTR表达——就像当时的丁真不能公开说嘉然是自己老婆一样。

老蒋不一定靠谱: 开始了和乙游玩家的电话调研,第一个就收获很大,知道了mjg和梦占这两个圈内术语,去小红书搜了一下,大开眼界,简中互联网真的无敌精彩,21世纪全球的青年文化研究者都必须会中文才行,最后现代的东西在咱们这边

20
南柯遊人
24天前
经典老中家庭的一生:

小时候的子女:妈妈很照顾我,但和不管我的爸爸在一起更开心😁

长大后的子女:妈妈还是这么烦人!突然通过一些小细节发现老父亲的爱了!

老了后的子女:我用一生,终于原谅了去世的母亲。我的父亲,一个老实忍耐了一辈子的男人,真的很让人心疼。

中国男人的经典智慧,一辈子啥都不用管,自有子女来理解你、原谅你以及斯德哥尔摩的崇拜你。
31
南柯遊人
27天前
接着说中西方青年,最终在问题的交叉轨道上合流——即讽刺性政治意识与新纳粹精神崛起。

讽刺性政治意识尤其是各类meme流行,以及对权威政治人物、对立政治观念的无情嘲讽、解构等行为,本质上是大众政治的基本操作。

这在二战前的意识形态对抗中,似乎很少存在——在那个以报纸传媒为主导的年代,杰出的理论大师牢牢掌握着精英群体,而掌握媒介渠道的精英再通过宣传煽动民众,民众则在无意识重复的严肃而高大上的标语指引下,机械地形成规模合力。

但当下的现实是,随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二元对立秩序基本稳定,互联网信息传播和思维方法论建构模板的高效透明,以及二战后各类理论供给大爆发后的通货膨胀,却导致了思想学术专营制度在自由开放市场的持续萎缩——大师理论无法再继续掌控指导精英,精英无法借助理论有效掌握大众。

反而是,理论被精英碎片化解构、精英表达被大众意识支配——这也导致了拥有更少学术思想特质、更多话语资源和迎合性标签认知的马斯克、雷军等大资本家,更能影响舆论、被大众喜爱。

而严肃叙事供给的次级分销商——就像UP主、马督工、未明子等的内容制作一样,顶着名校和专业光环进行未经学术专营审查的自我叙事,反而更受欢迎——这意味着,民众更乐意相信祂们的直接供应商们,而非高高在上的专营学术生产商们,它们本质上是TO G 的而非TO C 的。

同时,特朗普的崛起、齐泽克笑话王的破圈,都指向了讽刺大于批判、幽默大于严肃、解构大于建构的普遍大流行的后现代主义事实。

大众尤其是互联网青年人群,更信赖抽象的符号而非符号的抽象,首先是因为抽象话语的释义和表达的轻便,易于传播。

就像标语曾经引导人民一样,只是祂们拒绝再被有意识地引导,而是炮制自身圈层的【专属标签、标语和定义标准】,来互相引导和聚集。

也因此,讽刺性政治意识有利于大众在精英和官方舆论垄断中,夺取话语主导权,并享有小群体话语的专利性权力。

当然,无论中西方官方都注意到了这种趋势。

因此,像陈平、张维为等传统精英的阵地转移,美国对TikTok阵地的强烈夺取倾向,以及政治新闻越来越娱乐化等,都表明官方到精英阶层在不断的学习、吸纳、迎合大众情绪及其独特话语系统的表达,进而再次达到牢牢掌握并深刻影响的【直营效益】收割。

从封闭的理论学术专营制度,到开放的市场化的观念直营生产力构建,将是互联网时代到人工智能时代的官方、精英与大众的一个长期博弈过程。

同样的,讽刺性政治意识并不比批判更缺少杀伤力。一个美稀宗的影响力,形成的大众思想钢印,是再多媒介长篇大论也难以扭转的。

甚至,讽刺性政治话语本身就是大众巧妙的躲开官方审查,并有效地隐藏其极端政治倾向的【护身符】。

最可怕的意识形态的消极对抗,第一种是集体沉默的冷暴力,崇祯皇帝品尝过官僚集团带给他的沉默绝望;第二种是群体性的故意曲解,东大二次革命中这种行为不断发生。

而讽刺性政治意识,尤其是极端观念和对立的定义标准的普遍渗透,既是一种倾向于不直接对话的冷暴力,更是一种曲解性质的软暴力。

你说你是动保环保,我就说你不爱人;你说要保卫传统和家庭,我就说你封建入脑、活在清朝。

这就指向了中西方青年无论左翼右翼、无论民族主义还是反建制主义,普遍存在着【新纳粹精神】的表达——祂们都希望,杀死对方的话语而不是拯救,审判对方的立场而不是止步于分析。
00
南柯遊人
28天前
第一个问题,中西方青年的躺平和激进理性的欲望高涨的差异,本身就是一个陷入话语混乱的伪命题。

表面上,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国内,追求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的反内卷、反婚姻、反生育的个体化生存模式,成为主流。

但事实上,美国在上世纪就流行过【美式三和大神】的嬉皮士文化,尽管看起来更放纵、更激进和非主流。

我们大可以回忆下父母辈的生活方式——忆苦思甜、没苦硬吃,才是一种【更低欲望】的生活模式——即经历了相当的物质匮乏年代后的禁欲主义。

而当下青年的所谓低欲望生活——喝着全球风行的品牌可口可乐、吃着大规模劳动人群撑起的外卖服务,玩着巨头资本企业精心打造的网游、手游和3A大作,并拥有一个独居空间和相当的精力与空闲。

这分明,是一种【最低限度的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而非相反的禁欲主义。

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低欲望生存】一直是大多数的沉默人群的被迫体验——大规模的真正的基层和底层生产者(农民工、进厂青年等),被迫低欲望、主动高内卷,是其共同特征。

而那些自我认同和被博主视为【低欲望】的青年,则是一二线城市的大资本生产产业链条上的边缘劳动力——尤其是有空闲、精力和知识能力,进行网络表达与思考的白领及大学生人群——他们自觉进入中产及精英阶层无望,而产生的集体的倦怠性的低级享乐主义的无意识目的。

并且,为了掩盖目的的失败性和失落感,祂们将这种在低增长经济下难以主动进取的【乏力】,称之为【主动的躺平而非被迫的享乐】,以此来阿Q式解构【群体缺乏抗争能力和意愿的悲惨事实】。

但同时,他们又是被动高内卷的——反对996正是一种积极的消极内卷表现,即认定自我成功完全不应当取决于劳动时长和体量,而取决于自我能力、特质与资源机会的外部性——这潜在的表明了祂们积极内卷的欲望和激情的待释放特性。

尽管这是反资本主义压榨的有效立场,但也是一种试图不负责任的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反叛和投机】意识——即成功不应通过公共劳动分配,而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下的个体化自由主义市场竞争的充分发展。

简单的说,就是人人自诩我应当年入百万,而非月入三千。但现实让我月入三千,那么我只愿发挥最低的社会价值,保卫追求享乐的最大底线(至于最大底线在哪里,又取决于个体及其社会性)。

梦想的挫败,也导致群体意识产生了对休假及婚姻等高福利制度的呼唤——一种典型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模式的轨迹表达。

因此,中西方青年本质上面对的是同一个问题——即如何长久地生活在一个高福利、高增长社会。

生活在高增长难以维持、高福利难以达到的社会,阿Q式解构才是东方青年的普遍特质——即在相当成熟保守的社会压抑和教条下,走向内化的消极自由——通过避免被审查、被社会规训审问的集体价值的坍塌、避世,来反抗、报复、发泄对外部世界的不满,并积极保卫自身有限的小资产价值的独立性与生活保值水平。

而生活在高增长波动、高福利秩序面临崩塌的社会,西方青年的不安感和恐惧反而是更深层的,祂们借助外化的激进自由——即在社会鼓励的自由主义方向上,最大化地提前宣泄和消耗自身的欲望标的,并积极赚取一切有利于个体化生活增值的机会和资源。

祂们害怕坍塌而非希望坍塌——因此,欧美青年中激进的破坏激情表达,反而是一种索求统治阶层加强秩序保护和社会资产分配稳定性的【集体无意识投射】。

比如动保环保主义诉求背后,本质上有着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缺乏过量的冗余的社会资源分配不满。反以游行背后,则是希望欧美国家政权有着掌控战争局势和维持既定秩序的威权的集体无意识投射。

换言之,东方青年渴望竞争,被迫躺平;欧美青年则渴望躺平,但被迫激进。

中西方青年,也最终在问题的交叉轨道上合流——即讽刺性政治意识与新纳粹精神崛起(未完,问题延伸及第二个问题明天再发)。

是的,我采访了齐泽克!他说:革命的本质,是创造新的欲望_哔哩哔哩_bilibili

24
南柯遊人
1月前
值得推广的做法。

当然,更值得进一步推广的,是公共场合逐步全面取消男性厕所,只提供【无性别厕所、女性厕所及残疾人厕所】三类空间设施。

既能进一步提升厕所空间利用效率,也能促进厕所城市化功能的多元区分。

毕竟,女性化妆、哺乳和生理期等独特需求的满足,都是与工业化社会生产体验息息相关的正当权益。
20
南柯遊人
1月前
黑神话能够绑架厌女➕战狼情怀大火,而王者荣耀、原神这类文化输出能力和实力,远远超出黑神话的却难以达到这样的被推崇地位。

一个很关键原因是,3A能够站在游戏工业鄙视链顶端。

而这不仅仅是其研发成本与周期更高(毕竟网游、手游维护周期更久),也不仅仅是制作难度更高,以及对硬件需求更大和更多心理空闲,反衬的玩家中产阶层属性的优越感。

这些,更多只是结果而非缘由。

真正的精神因素是,男性玩家更倾向于向单机3A游戏投射主体性的自我,而非竞技对战网游和养成系手游。

首先,3A游戏是男性占有绝对优势的【虚拟但拟真的虐杀训练和狩猎战场】。

因此,这种真实而无负罪感的虐杀,让男性各类负面的原始本能,感到无比满足。

同时,男性在现实社会中被抽象吹捧但又被具体压抑、剥夺的男性气概和英雄幻梦,也在各种【虚拟真实】的抢夺、反叛与通关中,得到自慰和被抚慰的高潮。

因此,3A游戏天然具备着排斥女性的男性宗教圣器属性。

更重要的是,男性成长过程中,往往经历着【父见子未亡,抽出七匹狼】的【受虐】经验。

这种缺乏陪伴和过于严厉的【大他者】记忆,造就了一批批具有着【精神SM】倾向和渴求父爱的男性模板。

在单机游戏里,男性可以通过被人机这种可以寄托潜意识的工具体,形成一种【自我被虐】的快感,并通过NPC的成长陪伴,完成【虐它】的反杀——即一种抽象的、模糊的受父到弑父的全过程自我按摩。

所以,单机3A游戏就像一个陪伴心中受伤缺爱男孩成长的【父亲】符号的代替品。

这种符号的膨胀外延,就变成了裤裆民族主义和男性战狼情怀的集体共鸣。

由此,黑神话的狂欢,本质上是一群缺失父爱的、精神SM爱好者的厌女圣徒的精神癫狂。
66
南柯遊人
1月前
我提名黑神话,年度最佳抽象艺术大奖。
62
南柯遊人
1月前
好事情。

极端厌女言论及其暴力行为,正被主流发达国家视为,一种应当被国家明确定义和遏制的【恐怖主义】行径。

未来,这种趋势会成为验证一个国家社会、一个民族文明,是否真正的具有捍卫现代文明及女性公共权益的重要标志之一。

同样的,一个专门以捍卫男权为噱头的政党,也在英国出现。

这也是一种历史必然,堕落地寄生于国家及社会权力机制中的【男性】,终将被完整的剔除出去。他们只能拥有为自身权力发声的权利,而非特权。

换言之,这就是在为女性力量、女性文明,更充分地介入社会及国家进步的稳定架构中,做出历史性准备。

可以预见,极端厌女症状也将会成为一种常见的、普遍的【男性认知失调症状】。它更应该成为文明社会的精神科学及治疗室,重点关注和诊治的研究对象。

像黑神话这种裹挟厌女营销和厌女情绪的商业,更会成为一种公认的【非法商业手段】。

文明正在前进,虽然步伐微小,但趋势却很明确。
00
南柯遊人
1月前
至尊宝取经成功后,发现紧箍拿不下来,恼羞成怒却被二郎神反杀,并撕裂尸体分为六个法器,交给不同的妖怪。

但事实是,二郎神因为没能抓到紫霞仙子被天庭处罚。

于是,反骨上头的二郎神与至尊宝,策划了孙悟空肉身再次假死事件。

至于三杀老情人白骨精,是因为他已经爱上了死去的紫霞仙子,所以对杀死前任表忠心,非常干脆。

并且,因为牛魔王善待他的孩子红孩儿——是的,因为孙悟空在女儿国子母河蹚过水,留下基因,而红孩儿也因此基因突变学会了三昧真火。

而大嫂又和孙悟空有一腿,所以对于牛魔王杀死紫霞仙子的事情,双方冰释前嫌,让牛魔王参与了阴谋,并许诺除掉红孩儿——这个监督牛魔王同时也是孙悟空黑历史的孽种。

最后,至尊宝成功夺舍天命人——就像当初孙悟空夺舍至尊宝一样,祛除了紧箍。便拿着月光宝盒,回到五百年前,再次大闹天宫。

这一次,他势要与紫霞仙子,再续前缘。
00